王運豐
摘 要:隨著體育教育改革的深入,體育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被提上了新的高度,被納入中考的考試科目。體育教育不僅是帶領學生做運動,更重要的是掌握體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中學體育教師,我們要克服體育教學中的困難和阻礙,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堅持以學生為本,調動中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于參與體育活動,在教授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增強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學體育;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5-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5.017
體育課是中學階段的重要課程,既可以讓中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養(yǎng)成運動習慣,培養(yǎng)中學生的情感和品格,還會向中學生講授健康知識,引導中學生的健康行為,實現(xiàn)自身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狀況已經(jīng)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這就需要中學體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突破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將培養(yǎng)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結合日常生活,增強中學生的體育運動感受。筆者將分析現(xiàn)階段中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探討體育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最后闡述體育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為中學體育教學提供參考。
一、現(xiàn)階段中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
(一)重視程度不足,不愿參與運動
中學生面臨中考的壓力,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數(shù)學、語文等學科的學習上,對體育課根本不重視,認為體育學不學都行,只要能跑步、會跳遠就行了,所以每次體育課都無法全身心地投入,體育教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一節(jié)課下來毫無收獲。有的中學生甚至不參加體育課,自己躲在教室里學習其他學科知識,還有的學生體育鍛煉時就站在一旁,不參與集體活動,使體育教學效率偏低。中學體育課時量得不到保證,有的教師會占用體育課來進行測驗和復習,使本來就不多的體育課變得更少,久而久之,學生就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一提起體育會感到厭煩。
(二)教學理念落后,脫離學生實際
體育教學存在問題與教師也有一定的關系,有些中學體育教師剛剛畢業(yè)參加工作,他們沒有豐富的體育教學經(jīng)驗,盲目地模仿老教師的教學風格,選擇的體育教學內容也十分枯燥和無趣,教學理念也出現(xiàn)偏差,認為體育課就是帶著學生一起玩,不出現(xiàn)受傷事故就行,對體育素養(yǎng)并不關注。有些中學體育教師因循守舊,不愿意接受新理念,其教育內容和體育活動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得體育教學脫離學生實際,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學不到任何知識,反而對體育感到恐懼和壓抑。還有些中學體育教師為了方便管理學生,每節(jié)課給學生提供的體育器材和活動內容都較為簡單,這樣學生不會離開教師的視線,參與的活動也沒有危險性,但卻造成學生綜合能力下降。
(三)考核流于形式,忽視教學目標
在一些中學里,對體育課的考核十分寬松,期末考試只是組織學生跑圈,沒有設置考試試卷,而且學生的體育成績也是教師隨意填寫,并且不會告知學生家長,所以就導致中學體育考核流于形式,根本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還有的學校不設置體育考核,對于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都不關注,體育教師只是對體能好的學生給予指導和幫助,對于體能差和不愿意參與體育運動的學生漠不關心,使得中學體育教學陷入僵局。中學體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技術,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是很多時候都被教師所忽視,限制了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二、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一)形成濃厚的體育興趣,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
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體育教師要充分認可并遵循學生的個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舒適的體育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豐富的體育教學任務,開拓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鍛煉學生的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也不是僅靠體育教師講課就能培養(yǎng)的,需要中學生的真情投入,與體育教師共同克服困難,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沿著課程改革的方向努力,通過體育教學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
(二)掌握基本體育技能,養(yǎng)成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為了更好地提高中學體育教學質量,讓中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體育教師在課程設置上要下大力氣,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的培訓,釋放學生的活力,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和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學校應從傳統(tǒng)體育向健康體育轉變,提倡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將所學的體育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增強生活質量。根據(jù)中學生的愛好,形成籃球、排球、足球、武術、健美操等富有學校特色的體育項目,把運動作為未來生活的一項愛好。教師還要加強體育社團建設,開展班級、校級各層面體育聯(lián)賽,積極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建設。
(三)扎實基本的體育知識,掌握科學的鍛煉方式
體育是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中學體育教學要加強體育理論教學,改變“重智育、輕體育”的現(xiàn)象,開闊學生的眼界,強化中學生的體育觀念。生的身體發(fā)育很快,他們喜歡體育運動,卻又不懂體育,只是把體育理解為做游戲、打比賽,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和糾正,使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的基本知識和科學的鍛煉方式。體育教師要身體力行,為學生作出榜樣,由簡單的“示范”向具備高素質的“智能型”過渡,循序漸進地增強中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三、中學體育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體育情感與品格
1.關愛學生,調動學生體育情感。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和實施已迫在眉睫,關系著每一位中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沒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學校要做到體教融合,基礎能力和專項能力并重,調動學生的體育情感。那么首先就要關愛學生,在體育教學時盡量照顧的不同層次的學生,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也會使學生感到非常的開心。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設計適合學生參與的體育活動和訓練,用自己的良好情感去感染學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改變對體育課的看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建議要認真傾聽,讓中學生成為體育課的主人,提高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
2.組織競賽,塑造學生體育品質。為豐富中學生的校園生活,提高體育運動品質,體育教師要定期組織體育競賽活動,為中學生提供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營造和諧的體育運動氛圍。新課改也強調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體育教師既要教授體育基礎知識,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加對學生的品格教育,讓中學生成為具備高尚品格的人。體育競賽的形式多種多樣,體育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小組對抗賽,每一個學生都很活躍,比賽過程中養(yǎng)成了合作精神和規(guī)則意識,也增加了學生的責任感。體育教師也可以開展班級間的體育比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優(yōu)化學生之間的友誼。
(二)運動能力與習慣
1.拓展訓練,增強學生運動能力。體育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有重要意義,但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弊端凸顯,無法滿足現(xiàn)代體育教學的要求。中學體育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思想,適時引入拓展訓練內容,將拓展訓練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給中學生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針對中學生升學壓力大的情況,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利于學生釋放壓力的訓練內容,以學生的親身體驗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學生在團隊里得到體能和心智的放松,逐步獲取體育技能,提高體育意識,使學生的人格更加完善,體育教學質量也有明顯提升。
2. 陽光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動習慣。體育教師和學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體育活動為載體,不斷豐富中學生的思想,讓他們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快樂。陽光體育活動的提出,給中學體育教學帶來了重大的轉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情緒高漲,體育活動的范圍更加寬泛,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得到切實提高。中學體育教師要為學生制訂科學的體育運動計劃,做好體育技能的指導,形成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風氣,滲透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組織形式靈活,運動項目多樣,強度適宜的體育活動,使中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體育運動習慣,掀起陽光體育運動的熱潮。
(三)健康知識與行為
1.立足課堂,滲透健康體育知識。體育教學中的健康知識教育是不容忽視的,體育教學要突出健康主題,重視對學生進行體育健康知識的傳授,實現(xiàn)體育的教育功能。中學生要樹立健康意識,具備健康知識,做到科學運動,避免運動損傷,增加安全防范能力。但是很多中學生對健康知識并不了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立足課堂,結合實際案例,開展體育健康理論宣講,向中學生介紹健康運動技巧,應急處理知識,輔助保護行為等,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體育健康教育應常態(tài)化和開放化,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展示相關教育視頻,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心健康。
2.科學引導,養(yǎng)成健康體育行為。健康的體育行為是在長期的學習和運動中形成的,中學體育教師要對學生的體育行為進行科學引導,使學生獲得充足的體育鍛煉,身體機能會不斷提升,形成健康價值觀念和良好生活方式。在每次體育課開始前,體育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準備活動,減少由于肌肉劇烈收縮造成的運動損傷,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加,在體育活動中更加活躍,享受到健康體育的樂趣。以后在進行自主運動之前,學生也會先做熱身運動,這就形成了好的習慣,形成對體育的全新認識,有計劃地進行長期鍛煉。
總而言之,對于當代中學生而言,需要的不僅僅是成績,更需要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中學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上有著重要作用,體育教師應當予以重視,尊重中學生的感受和認知規(guī)律,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不斷為體育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教師還要進行科學的引導和啟發(fā),向中學生滲透健康體育知識,引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王飛雄,李先飛.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探究[J]體育世界,2019(3).
[2]王紅忠.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