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云
【摘? ? 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將生活化教學有效融入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豐富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增強小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本文對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進行介紹,并從四個方面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2-0038-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learning and living habits, but also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pupil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to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an enrich the life experience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use knowledg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rom four aspects.
【Keywords】Life-oriented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Moral and legal courses
一、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優(yōu)勢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提升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增強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具體的實施教學時,教師會將生活與教學分開,導致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產(chǎn)生脫鉤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可以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
第一,體現(xiàn)在教師只重視基礎知識的教授,以及知識技能的傳達,對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實踐造成忽視,不能提升小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
第二,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過于依賴教材,沒有結(jié)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導致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與生活彼此獨立,不能有效依托發(fā)展。
第三,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被動單一,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使小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掌握得不夠牢靠。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幫助小學生提升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踐行道德與法治知識。將道德與法治課程更貼近生活,讓小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提升,道德與法治的意識得到有效增強。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小學生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很多跟道德與法治課程有關的生活問題,比如說:小學生自身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亂扔垃圾、節(jié)約用水、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遵守公共道德、遵守交通規(guī)則、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等,這些都是可以充分體現(xiàn)生活化的道德與法治內(nèi)容。因此,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既能提高小學生的生活能力,也能有效轉(zhuǎn)換學生的思想,引導小學生從新的思維角度,感受和對待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并將其有效運用到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一)準確引導小學生用道德與法治的視角來看待生活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向?qū)W生傳授相關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正確地引導學生用道德與法治的視角,用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而深切感受并理解事實際生活跟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密切聯(lián)系。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做聰明的消費者”時,小學生要用道德與法治的視角,去“做聰明的消費者”。首先,在購物前要學會看商品的包裝,看看包裝上是否有廠名、廠址、使用說明、生產(chǎn)日期等,如果是食品就要詳細看看食品的配料表,看是否有食品添加劑的存在;如果是藥品等,就要看一看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這些重要信息;如果是電器商品,就要重點看使用說明書、保修證明書等,要檢查商品的注冊商標、安全許可證、質(zhì)檢證書等這些必要的有關安全類的信息,選擇正規(guī)的廠家購買,并索要發(fā)票。然后,在購物的過程中,要認真選擇,有效衡量,選擇對自己有用的商品進行購買。購物時,講文明、懂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做一名文明的消費者。最后,購買的商品出現(xiàn)問題時,小學生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助長不法商家的氣焰,從根源上進行維權、監(jiān)督。從而養(yǎng)成小學生的購物維權意識,通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增強小學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二)將生活細節(jié)融入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能力相對薄弱,有效運用這些知識可能會更有難度。因此,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生活中細節(jié)有效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知識點的復雜、抽象轉(zhuǎn)化得簡單、形象,便于小學生可以輕松、直觀地進行學習,并且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應用,降低學習難度,落實學習的成果。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二單元“我在這里長大”時,在組織小學生以“我能做點什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時,如果碰到公園或社區(qū)內(nèi)的健身設施被破壞了,小學生要去找到相關的人員來修理,而不是自己去動手修理,這樣既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也不能保證他人的安全,要注重量力而為,不能因為要完成教學任務,而強人所難,這也就失去了將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的教育意義。
(三)運用道德與法治知識解決生活化問題
根據(jù)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要培養(yǎng)小學生運用道德與法治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生活化實踐能力,提升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運用的技能。因此,就需要教師提供趣味性并且與小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素材,所選擇的素材要注重多樣化、所呈現(xiàn)的形式要注重多元化。
例如:學習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時,首先,教師要幫助小學生認識公共生活: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去的電影院、博物館、超市、醫(yī)院等,這些都是公共空間,人們在這些公共空間生活就形成了我們的公共生活。要讓小學生認識到,在公共生活中,我們的行為是公開的、透明的,因此,要嚴格約束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向公眾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從而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尊重他人。然后,教師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公共生活情境:一個小男孩將吃完的香蕉皮扔到了公園的地上,一位拄著拐杖的老爺爺經(jīng)過,讓學生們想一想接下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調(diào)動小學生的思維,讓小學生產(chǎn)生獨立的思考,并對這些可以想象到的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引出如何維護公共利益這一知識點。
(四)生活化教學有利于小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探究學習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是考查小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生活化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引導小學生加深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通過生活中實際發(fā)生的事情,可以引導小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道德與法治,并且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效結(jié)合,幫助小學生自主探究生活,對小學生的知識獲取有促進作用,對小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引導小學生進行生活化探究學習,使日常學習形式豐富多樣、簡單開放。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激發(fā)小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增強小學生的自主探究更深入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時,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探究課題,鼓勵小學生獨立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有效結(jié)合,充分信任小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從而全面發(fā)揮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能力,將知識應用于生活中。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要想將生活化教學法有效應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就需要教師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積極鼓勵小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實踐探索,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關于道德與法治的問題,然后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這些問題,切實提升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質(zhì)量,提升自身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金玥興.小學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
[2]曾篤學.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2019(25).
[3]朱帥.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20(40).
[4]楊小鳥.“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2013(19).
[5]程吉,劉曉艷.新課改下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9(28).
[6]張凱.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9(33).
[7]馬吉琴.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20(23).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