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惠
摘要:近一年來,我一直在關注和學習科普圖畫書對幼兒的重大意義,那么探索科普繪本的指導策略就極其重要了。在指導幼兒閱讀繪本的時候,興趣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在閱讀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在閱讀后要聯系實際去親身實踐。
關鍵詞:幼兒;科普圖畫書; 指導策略
一直以來,圖畫書都是給幼兒認識事物簡單易懂的方式,精美的圖畫、構圖、色彩和易懂的語言能夠將其語言、情感、思想,毫無保留的傳遞給孩子,讓幼兒在無形中能夠體驗到閱讀的興趣。通過閱讀圖畫書,幼兒能夠從從體會語言的美并豐富詞語,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還能增長認知學習經驗,因為它的內容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科學等等。其中科普圖畫書更是給幼兒的一道道美味大餐,它讓幼兒享受故事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對自然的了解程度。
科普圖畫書是讓幼兒在曲折動人而又幽默有趣的故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自然科學知識,而不是生硬、枯燥的告訴幼兒關于自然科學 的知識。尤其是大班的幼兒,他們已經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在閱讀科普圖畫書時會更加感興趣,更加容易理解。比如《肚子里的火車站》用一群幫助食物消化的小精靈來示意如果吃的太多太快,它們就會游行示威、罷工抗議,肚子就會亂成一團。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方式告訴孩子們吃飯要細嚼慢咽,不可暴飲暴食,從而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統(tǒng)。《我不知道我是誰》則讓幼兒跟著主人翁小兔子,認識了兔子的住宿、飲食和體型等等,增加了孩子們對小動物的了解。
科普圖畫書對幼兒的成長帶來了如此之大的幫助,那么在幼兒園中我們應該如何指導幼兒閱讀科普圖畫書呢?
首先,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來源,尤其是對幼兒來說,培養(yǎng)他們對 科普繪本的興趣極為重要。在指導幼兒閱讀科普圖畫書時要充分認識和發(fā)揮他們的興趣,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到快樂。在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時要讓幼兒仔細觀察、大膽猜測,采用多種形式的設疑提問,提取幼兒的生活經驗。比如《一粒種子的旅行》是小朋友們喜歡的,他們去愿意觀察一些小植物沒有腳的植物們到處旅行的小方法,那么他們也就愿意看一看這本關于種子傳播的圖畫書。
其次,注重幼兒的觀察。科普圖書是以圖畫為主的藝術和邏輯性強的圖書,一些小細節(jié)的部分,都需要幼兒仔細的耐心的觀察。我們不僅要呵護還要培養(yǎng)幼兒愛觀察的小習慣。
科普繪本有的是整圖、大圖,也有的一些細節(jié)的地方為了使幼兒更加清楚、細致的觀察到,是以一幅幅小圖形式再現的。比如《野地上的花園》這本圖畫書也是介紹種子旅行的方式,但是在書中有大圖,也有很多小圖像放大鏡一樣的將細小的部分再現出來。在閱讀這樣的繪本時,我們就需要帶領幼兒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的觀察,引導幼兒注意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從而提高全局概念的同時也不忘記把握重點觀察的地方。
最后,把讀與做結合??破請D畫書的閱讀不僅在于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更多的知識還需要閱讀后,具體的,實在的去觀察和動腦動手去實踐 。借助家庭、戶外燈不同的場所去拓展、延伸和實踐。就如我上面提到過的《我不知道我是誰》可以和幼兒一起飼養(yǎng)一只小兔子,去深入的觀察小兔子的生活習性。也可以帶幼兒觀察其他小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習性,了解不同動物的變化。《一粒種子的旅行》和《野地上的花園》則可以帶幼兒到公園里,草地上,森林里去發(fā)現更多種子的形態(tài)、特點和傳播方式。通過讀和做真正的達到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
科普圖畫書對幼兒的成長意義重大,它生動形象而又從容智慧的給幼兒傳達科學知識,讓純真善良的幼兒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心和情感認同,形成一種對自然的尊重,對科學的尊重,建立對我們所生存的世界的科學感情觀。而這些也是我們教育所應該達到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于慧萍《繪本為孩子插上快樂的翅膀》
[2]松居直《幸福的種子》
[3]周兢《學前兒童語言學習和展核心經驗》
(昆明市第七幼兒園?云南?昆明?6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