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仕廷
摘要:在不斷革新的教學教研體系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與日俱增。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萌芽階段,在這個年齡段,他們是極易收到外界影響的,他們迫切需要正確的引導來幫助他們建立人生觀、價值觀等。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關鍵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教育工作者們需要落實到位的事。同時,如何科學高效地開展培養(yǎng)教學,也是對教師們的極大考驗。
關鍵詞:六年級;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關鍵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以及較為獨立,他們的榮辱觀已經形成。在學校中對于教師更加信服,對于教師的表揚,他們會格外欣喜并不由自主地產生自豪感,對于指責批評,也會產生沮喪感與落魄感。因此,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學生們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的養(yǎng)成是至關重要的。
一、六年級階段特征
科學表明,在10歲前人腦發(fā)育速度最快,12歲左右時,腦重幾乎和成年人相同。小學四年級,學生們大腦開始趨于成熟。小學五年級時,學生進入矛盾期,從幼稚變?yōu)槌墒欤_始選擇性接受事物,在這一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得到發(fā)展。到了至關重要的六年級,學生們的心理會發(fā)生較大變化。他們正式進入青春早期,他們的自我意識會尤為強烈,對事物產生愛恨觀念,情緒極不穩(wěn)定。因此,在這樣的發(fā)展過程中,針對六年級的學生,需要教師密切關懷培養(yǎng),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全發(fā)展。在本階段教育過程中,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關鍵能力培養(yǎng)更為重要。
二、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
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便是核心素養(yǎng)。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燈塔,指導教學工作有序進行,讓教師團隊知曉要為學生立下什么德,怎么樣去樹立以及樹立什么樣的人。關鍵能力包涵表達能力、創(chuàng)意設計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學習、抗挫折能力。能力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具備的,這是他們能夠適應社會,長遠發(fā)展的基礎。
三、核心素養(yǎng)下六年級語文教學現(xiàn)狀
教育改革浪潮無法觸及每一片沙灘,部分學校能以應試為最終目的,僅僅重視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在傳統(tǒng)教育下的教學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在新時代下的需求。教師不重視、學生不反饋,師生間缺少溝通,這更讓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大打折扣。另外,部分教研策略不夠合理,并未了解全部學生的情況,未做到因材施教。在“一鍋端”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的發(fā)展各不相同,導致許多學生“掉隊”。
四、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分析階段特點,針對性培養(yǎng)
對教師而言,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教學育人工作最高效地進行,就必須抓住學生的年級特點、年級特點。對于六年級學生的語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后討論,讓學生說出他們的心聲,提供一個舞臺供學生們表現(xiàn)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但能提升語文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提高課堂參與感以及自豪感、榮譽感。
葉圣陶先生是這樣說的:“語文教科書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養(yǎng)成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的一種憑借”。但同時,教師也不應該拘泥于語文課本每一篇文章的教學,可以將知識靈活串通起來。舉一個例子:在六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鮮明的人物角色。教師可以將《賣火柴的小女孩》《小音樂家楊科》《詹天佑》等課文串聯(lián)起來,引導學生了解每一個人物角色后,比較人物間存在的不同點。在學生們思考過后,讓學生們積極舉手發(fā)言,分享自己的看法,闡述自己的思想成果。在豐富的想象后,學生們的腦洞得到了開發(fā),求知欲得到了滿足,同時接受事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把握學科本質與實踐相結合
確切落實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在六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以讀寫為基礎,通過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以讀寫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聯(lián)系。一方面,教師在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讀后續(xù)寫來鍛煉學生寫作能力。這樣一來,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了,知識得到了儲備,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的形成。舉個例子:在讀寫融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本筆記冊,在每天一篇閱讀積累后,學生們首先需要繪制一個思維導圖,按自身理解寫出對于閱讀文獻內容的拆分,完成文獻內容的思維導圖后,學生們對于內容的把握更加充足,同時在思維導圖的記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概括與語言組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yǎng),他們會逐漸明白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是如何敘述的,在感受過程中,他們也會逐漸領悟美文的架構。在這之后,學生們再進行美詞美句的單項積累,在摘抄過程中,學生帶著對于文章的理解再次品悟優(yōu)美文字,這時他們的記憶力是最佳的,美文每句便能在記憶后運用到他們的寫作過程中。
六年級是個過渡階段,學生們即將面臨升學,因此他們的學習生活是緊張的。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教師需要增強人文建設工作。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拍照的方式記錄下學生們的點點滴滴,將照片打印出來貼在班級文化墻上。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師生關系得到改善的同時,教師能更高效的開展教學教研工作,降低了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培養(yǎng)的工作難度。
五、結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小學六年級核心素養(yǎng)以及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需要教學工作者們一絲不茍地去落實。在對于教學方案的制定上,需要靈活變通,不能一味追求應試效果,應以一種創(chuàng)新且符合班級內學生發(fā)展需求地方式來貫徹德育工作。對待六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教師要不斷自我反省,更科學合理地進行素質及能力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梁俊.小學語文六年級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培養(yǎng)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16(15):267.
[2] 周密.強化核心素養(yǎng)意識,培養(yǎng)閱讀關鍵能力——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9(01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