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分層設計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教學目標已經從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轉變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小學語文是基礎,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科目,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語言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重各個板塊的教學,特別是習作板塊。在習作教學中運用分層設計可以保證習作教學的循序漸進,同時也能滿足班級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寫作的思維僵化
寫作教學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化的過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頭腦中有內容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在當前的小學習作教學中,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和單一,教師給學生固定的寫作模版,開頭和結尾的內容沒有學生自己的思想,寫出的內容缺乏新意。小學生本身的思維發(fā)展不夠獨立,他們喜歡依賴教師,長期處于這樣的寫作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思維會僵化,不利于之后寫作教學的開展。
(二)習作教學形式化
一直以來,習作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明顯心有余而力不足。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許多新型的習作教學方式得到了應用,比如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過多外在的內容會讓習作教學失去它的本質,習作教學形式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到寫作的真正內涵,學習的寫作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習作分層設計具體策略
小學語文習作分層設計就是整個作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從最簡單的字詞句入手,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文章結構以及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習作的中心主旨。
(一)立足于語文基礎教學,研學新字
語文學習的基礎就是生字,這也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更多的生字才能在寫作過程中得心應手。因此在小學語文習作分層教學中將生字、詞組等基礎內容融入進去有助于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比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習作“他陶醉了”這一內容的習作中,主要是引導學生寫一個人陶醉、興奮或者吃驚的樣子,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寫清楚,嘗試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來表現(xiàn)人的內心。這一寫作內容對學生詞匯的積累要求比較嚴格,必須得掌握足夠多的生字或者詞匯,如神態(tài)描寫的詞匯:垂頭喪氣、大吃一驚、神采奕奕、炯炯有神等。在開展寫作教學之前,教師就要立足于語文基礎教學,引導學生研學新字,特別是語文基礎不好的學生更應該接受這方面的訓練,如開展課前的練習: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各個層次的學生相互幫助和交流,對不同的詞匯進行造句接龍,鍛煉學生們對詞匯以及生字的掌握,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造句能力,為之后的寫作鋪墊基礎。
(二)開展課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與寫作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進行小學語文習作分層設計的時候教師就要重視這一內容,從課外閱讀入手,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的素材。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方法,從不同的文章中感受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情感,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思路。比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神奇的探險之旅”這一寫作教學中,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自主編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故事,因此教師可以結合這個主題給學生們推薦課外書籍,如《神秘島》《手斧男孩》等閱讀書籍,這些書籍也是探險和冒險類的故事,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感受故事中的情節(jié)和寫作的方法,豐富他們的寫作思維。當然每一個學生閱讀后獲得的素材和情感是不一樣的,教師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推薦不同的讀物,如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就可以閱讀內容和文章結構簡單一點的讀物,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三)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把握主旨中心
要想讀懂一篇文章必須要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而要想寫好一篇作文也要體現(xiàn)出文章的主旨和中心。在小學語文習作分層設計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他們把握寫作內容的主旨和中心,從而保證習作的質量。比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有你,真好”這一習作內容教學中,需要學生通過具體的故事寫出“有你,真好”的真實感受,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利用一些問題,特別是針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利用一些直觀的問題如“你想描述的是誰?他好在什么地方?”這些問題會幫助學生分解寫作的結構,簡化他們寫作的思路,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很好的把握寫作的主旨和中心,幫助這部分學生更好地完成寫作,提升他們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結語
總的來說,積極探索和總結出小學習作教學的策略有助于提升習作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習作教學分層設計是當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關鍵,教師要認識到分層設計的重要性,靈活的設計習作課堂教學,從字詞句的分析、閱讀量的積累、問題的引導等方式讓習作分層教學有效的開展,促進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婷.小學語文習作分層設計策略談[J].吉林教育,2021(2):72-73.
[2]趙蓓.小學習作要注重差異性教學[J].考試與評價,2020(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