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欣
【摘要】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雖然是一門基礎類學科,但是其功能卻是廣泛的,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常能夠常常運用到。小學數(shù)學是學生正式接觸數(shù)學學科的初始階段,很多學生并不能確切的認識數(shù)學,再加上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逐漸失去對數(shù)學的興趣。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旺盛階段,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均在發(fā)展,一些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yǎng)成,對事物的注意力時間較短,因此,為促進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結合數(shù)學教學內容,通過趣味性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成,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
趣味性教學的內涵,即為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性格特點、愛好習慣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特定的方式融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促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并產生興趣。小學生年紀小,自控力較差,也不能認識到學科知識的重要性,特別對于數(shù)學來說,這些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為此,通過趣味性教學的合理運用,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能夠保證學習和教學效果處于較高水平。
一、趣味性教學的應用優(yōu)勢
首先,趣味性教學能夠讓教學氛圍更加活躍。應試教育下,灌輸式教學是傳統(tǒng)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經常運用的方式,灌輸式即在課堂中以教師講述的方式,將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卻不考慮學生接受是否順利,這樣的教學方式下,課堂氛圍往往比較沉悶、枯燥,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沒有較大的熱情。但是趣味性教學不同,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事物,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并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學習和思考,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其次,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凸顯。教師運用趣味性教學時,最開始要做的便是對學生進行了解,比如學習能力、認知水平、性格愛好等,在了解這些信息后,對信息進行整合并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以此便在無形中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升。最后,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能有較大提升。趣味性教學的運用,學生接收和掌握知識更加容易,理解消化更加容易,同時,趣味性的課堂下,學生的精神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更容易感受數(shù)學的真正魅力。在長時間的熏陶下,學生便會在心理上消除對數(shù)學知識的恐懼,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習慣,為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二、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一)合理引導
趣味教學和數(shù)學教學的結合并不一定會有完全好的效果,需要教師做好兩者的聯(lián)結,為此便需要一個引導媒介,讓學生在對學生產生興趣的同時,加強數(shù)學學習的最終效果。一節(jié)課堂的時間有限,而教師需要在課堂開始便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產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否則后續(xù)的教學效果也無從談起。有效的引導媒介能為學生營造起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自覺便會進入數(shù)學的美妙世界?;诖耍處熞貏e注重教學中的引導媒介,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思維思考教學的各類問題,將數(shù)學界限破除,尋找良好的引導媒介。比如語文科目中的故事、猜謎等。舉例來講,在學習“圓形”這節(jié)內容的時候,教師可適當結合中秋賞月的習俗和故事,并通過月亮形狀的變化,引出中秋時會成為圓形,通過月亮的變化,讓學生對圓形產生真切的認知。
(二)豐富教學方式
數(shù)學教學趣味性的實現(xiàn),要運用豐富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發(fā)揮想象,從各個角度尋找適合課程教學的趣味內容,并將生動性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中應用。舉例來講,在“除法”這節(jié)內容的學習中,可將概念部分的講解以舞蹈的方式展現(xiàn),班級中的學生結合特定題目的要求,變換組合形式,從而形成特別的“舞蹈”,學生既能鍛煉了腦力,也能加深對知識的認知和掌握,促進教學課堂的效果。
(三)運用趣味游戲
小學生年紀小,天性愛玩兒好動,游戲對他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加入數(shù)學游戲,可以讓學生更愿意去接受新知識。為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積極運用趣味性的數(shù)學游戲,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不僅能獲得無限快樂,最重要的是掌握數(shù)學知識,并通過這些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里遇到的問題。舉例來講,在“錢幣單位”這節(jié)內容的講解中,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師可讓學生自愿選擇想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商販、消費者,學生在扮演買賣雙方的過程中,要運用到不同幣值的錢幣,從而掌握錢幣的不同單位,了解不同單位錢幣的價值。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在一旁向學生普及錢幣知識,做到寓教于樂。
(四)增加課后任務的趣味性
課堂教學固然重要,課后的鞏固也十分關鍵,直接影響學習的最終效果。因此,教師不僅要促進課堂過程的趣味性,也要保證課后任務的趣味性,改變單一的作業(yè)模式,豐富作業(yè)形式。以學生為中心,遵照教學目標設計課后任務。比如可將課后任務與學生喜歡的動畫角色相結合,不僅能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也能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激發(fā)。
三、結語
以上通過趣味性教學的優(yōu)勢分析,結合實際具體闡述了其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趣味性教學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促使學生產生較大興趣,進而更愿意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索。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發(fā)揮趣味性教學的優(yōu)勢和作用,讓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得以促進。但是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要在結合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展開,趣味性教學也不例外,只有正確運用趣味性教學,才能保證課堂開展的順利性。
參考文獻:
[1]朱露.趣味性分層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華東紙業(yè),2021,51(04):144-146.
[2]王旭東.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J].科技資訊,2020,18(06):168-169.
[3]唐正榮.論趣味性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技風,2019,(18):21.
[4]陸小蓓.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0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