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京玲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個案管理模式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護理的作用。方法:研究時間2019年月-2021年6月,接診胃癌根治術治療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前后分成兩組;對照組為開展常規(guī)護理期間,研究組為開展個案管理模式期間;組間術后臨床情況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留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個案管理模式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護理可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個案管理模式;胃癌根治術;作用
胃癌是常見惡性腫瘤,目前臨床主要治療以手術為主。傳統(tǒng)手術治療以開腹為主,隨著腔鏡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通過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成為可能。雖然微創(chuàng)手術較比傳統(tǒng)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但是胃癌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圍術期的護理工作仍不能小覷。個案護理是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基礎信息等開展具有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干預。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個案管理模式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護理的作用,研究時間2019年2月-2021年6月,接診胃癌根治術治療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現(xiàn)整理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信息
研究時間2019年2月-2021年6月,接診胃癌根治術治療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時間前后分成兩組,每組38例;對照組年齡29-74歲,平均(59.11±3.29)歲;男性20例,女性18例。研究組年齡28-73歲,平均(59.42±3.05)歲;男性21例,女性17例。上述兩組一般信息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為開展常規(guī)護理期間,按照規(guī)范護理操作進行圍術期護理。
研究組為開展個案管理模式期間,具體操作如下:患者入院后,建立個案資料信息,對其情況詳細登記掌握。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開展具有個性化的健康教育,相關聶蓉主要圍繞手術的流程,麻醉情況,積極配合的重要性等進行開展。健康教育采用多種形式,如視頻、PPT、畫冊、文字等,使患者更易懂。做好患者的術前訪視,度基礎信息,機體指標詳細記錄。做好心累疏導,采用音樂疏導法,情緒轉移法等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術前飲食指導,睡眠指導等。
術后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同時觀察患者傷口以及引流管的具體情況,并且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患者完成生活護理,促進患者從靜脈攝入營養(yǎng)過度到進食流質飲食,食物要盡量易消化、無刺激性。最后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患者進行早期活動,通過早期適當運動來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對患者進行圍術期的心理護理,改善其負面情緒,促進其疾病的康復,保證術后的恢復情況。通過對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采取不同的、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措施。
1.3觀察指標
組間術后臨床情況對比,包括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留置管時間、住院時間統(tǒng)計。
組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展開詳細分析,數(shù)量數(shù)據(jù)采用(%)體現(xiàn),x2互比檢驗,而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現(xiàn),t互比檢驗,如P值<0.05,則表示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術后臨床情況對比
研究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留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組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胃癌是我國居首位的惡性腫瘤,臨床治療手段較多,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根治性手術。該手術會將患者胃的局部或者是全部胃進行切除,在清理完周圍淋巴之后,對患者進行消化道重建術,保證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圍術期護理工作的開展非常重要。
個案護理屬于一種較新型的護理模式,通過具有針對性、連續(xù)性、個體化的護理模式,能夠使患者從被動接受護理向主動參與到自我護理中轉變,從而與護理人員建立互助合作的關系。個案護理模式首先建立患者個案檔案,對患者的基本信息等進行整理,并對護理工作、治療情況等詳細記錄,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開展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個案護理通過術前訪視,開展健康教育、心理疏導能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減少患者身體不適感;術后需要指導患者深呼吸,采用按摩、局部熱敷、播放輕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疼痛,同時依據(jù)患者胃腸功能的康復情況,科學指導飲食,輔助患者下床活動等,從而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康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留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個案護理的作用較好。
綜上所述,個案管理模式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護理可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者康復,縮短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吉莉莉. 系統(tǒng)性護理對晚期胃癌化療患者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響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 51) : 130,143.
[2] 劉淑芳. 個案護理管理模式對老年哮喘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和應對方式的影響[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 2) :258-260.
[3] 毛學勤. 個案護理管理模式對老年 COPD 患者生活質量及自我護理的影響[J].當代護士( 上旬刊) ,2016,4: 127-129.
[4] 許平平. 個案護理管理模式對胃癌病人術后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J]. 全科護理,2016,14( 16) : 1682-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