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丹
【摘要】整本書閱讀屬于深度學習的一種全方位閱讀方法,這個理念滲透至語文教學中充分顯現(xiàn)出更高的教育功效,對于學生讀寫能力、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指引學生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文學樂園,開拓了文學的視野。7-13歲是一個人建構語文學習基礎的黃金時期,一定要緊緊抓住這個契機,培養(yǎng)出更多語文能力強、文學素養(yǎng)高的學生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有效策略
一、小學整本書閱讀的內涵
“整本書閱讀”這一概念具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指的是“讀整本的書”,即閱讀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這里的“整本書”是針對節(jié)選與片段而言的,它本身就是一個生命體,擁有自己獨特的話語體系、思想體系以及邏輯體系[1]。另一方面指的是“一本書的完整的閱讀過程”,主張學生能夠從整本書的選擇開始關注整個閱讀過程,通過基于選、聽、賞、演、思等多角度與多方法來完成整本書籍的閱讀。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當中,可以運用“五維三讀”的閱讀模式,引導小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深度的學習與思考。其中的“五維”指的是選書、聽書、看影視、分組表演、畫思維導圖這五個不同的維度,而“三讀”則指的是初讀、聽讀和自讀這三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凇拔寰S三讀”,學生可以提高閱讀的效果,教師也可以提供有效的指導。
二、開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幾點有效策略
(一)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喚醒學生自主讀的訴求
有興趣才產生求知欲、才會在同類考核中得到最優(yōu)良的評價。教師應事先將文本內容及中心思想介紹給學生,并巧設一些懸念、設計一些情節(jié),以牽引學生的身心進入到整本書閱讀情境中,學生的閱讀動機刺激著學生滿懷熱情地探索更深的奧妙,讓書海中尋找到更多的樂趣。
例如,教師講授《寶黛初會》課文的內容時,我們都知道這個篇章節(jié)選自《紅樓夢》——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拿?,并且學生們對這部電視劇及電影也都很喜歡和熟悉,但是幾乎沒有誰能認真地讀過這本曠世之作,為了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掌握本文主旨內容,品讀分析作者行文語言的特點,感悟文中男女主角的性格和形象特征,投入深情地朗讀課文,尤其要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布置課后認真讀原著的任務,教師設置一個懸念:林黛玉將來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里會過著怎樣的生活?依此為興趣點驅動學生在課后進行《紅樓夢》這個名著的閱讀,這樣對于寶玉、黛玉的形象和命運結局會形成更深刻的認知,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庫。
(二)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妙方技巧,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多讀書、讀好書能拓展一個人的文學視野,當學生形成自主的閱讀習慣,這正是他們能樹立正確三觀的長久之計,然而小學生認知能力不強,處于初次接觸文本語言的起始階段,不能準確分析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而且對于作者的行文特點、下筆習慣等都不得而知。所以,教師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應指導學生如何實現(xiàn)高效地閱讀,掌握一套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教師講授《珍珠鳥》這節(jié)課時,對于怎樣分析掌握作者描寫珍珠鳥的語言技巧作了重點指導,以及每個段落所表達的想法和作者情感的變化,掌握“珍珠鳥:怕人——親近人——信賴人”的課文主線,接下來,教師安排學生多查閱和本文寫作手法類似,或者描寫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優(yōu)秀作品,在整本書閱讀中,摘錄生動的詞語、佳句,對重點段落進行梳理總結大意,這樣不斷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便于后期語文寫作時很容易就能寫出生動、深刻的語言,夯實了寫作的堅實基礎。
(三)制造高效閱讀的良好情境,達到整本書閱讀的實效
缺失良好的大環(huán)境,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效果就不會那么理想,好的氛圍才能造就好的閱讀成效。比如書店、圖書館等場所,都是為達到高效的閱讀效果而設置的,那么,教師制造出整本書閱讀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充滿文學氣氛、靜謐的環(huán)境下才能全身心放松安靜地讀書,相互幫助,互相督促,切實達到了整本書閱讀的效果。
這里以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例說明,我們知道這個單元里包括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塊奶酪》等幾篇童話故事,小學生很喜歡童話故事,這些題材的文本內容充滿了童話的色彩,深受他們的鐘愛,教師可將此單元內容加以拓展延伸至課外,組織學生經常去書店、圖書館或學習樂園閱讀世界著名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以及其他童話故事,將學習的視野延伸到整本書閱讀中,經過一段時間整本童話故事書閱讀,學生學習起這類題材的文章時,學習效果會更加高效,而且助力學生架構起穩(wěn)定的知識體系,分析中西方童話故事行文的特點,逐漸掌握多元的文化體系,以及中西方迥異的文化特征,教師組織整本書閱讀活動,為學生營造了靜謐的讀書氛圍,利用充足的課余時間慢慢形成了積極讀書、認真讀書的意識,自然閱讀理解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四)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分享會,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拓展
每個人都具備自己獨立的、不同于他人的思想,當兩個人的思想互換融合又多了第三種思想,也就是說意見和想法是需要互動共享的。教師在實施整本書閱讀的教學中,應組織多樣化的豐富的閱讀分享互動會,在分享讀后感過程中闡明自己的觀點,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例如,教師組織《三國演義》的整本書群體閱讀活動過程中,指引學生群體一同將三國時期幾個經典大戰(zhàn)的重要人物列總為一個結構圖,再仔細回味這幾個戰(zhàn)爭雙方交戰(zhàn)描寫的手法和刻畫人物性格命運的技巧,針對戰(zhàn)爭的取勝戰(zhàn)略、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寫、核心思想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最后每個人都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在活動中分享給大家,教師對此進行逐一點評,在點評的信息反饋中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推進了閱讀思考能力的增強。
三、結語
總的來說,整本書閱讀是一種重要的閱讀形式,突出了文本的完整性與整體性。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當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作者獨特的思想,了解作品完整的內容和嚴謹?shù)慕Y構。在閱讀設計與實踐的過程中,首先要通過導讀引入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其次要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推進閱讀進展,最后還要通過課后交流來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
參考文獻
[1]朱莉莉.基于發(fā)展性閱讀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J].寧夏教育,2014(06):58-60.
[2]王巖平.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技巧探究[J].考試周刊,2014(48):65.
[3]劉海燕.以“師生共讀整本書”為方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