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傳統(tǒng)教育也在不斷改革中進行完善。新課改要求教育要圍繞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注重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和引導。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更是要圍繞語文教學的四個核心素養(yǎng)進行,在調動學生思維活躍性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文學知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因為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并且國家對于各地所施行的經濟政策不同,導致了各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從而使得教育資源的分配差異巨大。自新課改以來,對于新課改中要求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各個地區(qū)的實行程度也差異巨大。有不少學校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還停留在口頭階段,只是在課表上對語文課程的名稱進行了改變,但上課時的內容仍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對于上課的內容和教學方式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學生上課時還是采取以老師講授為基準的方式,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tài),課堂氣氛低沉,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從而使得思維不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
(一)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語文本身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對于語言的積累有著很高的要求。豐富學生的語文詞匯量和文學常識,才能使得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有機會去使用這些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對于語文的積累而言,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正確的提取文章主干和對文章內容進行層次結構的梳理和劃分,保證學生能夠在讀懂文章的前提下進行學習。只有在理解的層面上進行的教學才是有實際意義的教學。豐富的知識積累是進行語文學習的前提條件,對于后續(xù)的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已經積累的知識進行不斷的復習和使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
(二)結合實際生活
小學生因為人生經歷和思維能力都有著很大的限制作用,使得對于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難以提升。對于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一點一滴地進行積累。語文在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可以通過讓學生認識商店的標牌、廣告詞,每個人姓名的含義等進行詞匯的擴充和理解。此時需要注意,很多標牌和廣告為了使內容更好地理解和字面上的押韻,會使用錯別字等,使得詞匯本身的內容被改變。此時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和糾正。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廣告的描述和表達,從而鍛煉學生對于詞匯的使用能力。
小學生由于本身的經歷和思維能力有限,使得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較為困難。因此,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建立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礎上進行,對于文章的內容首先要有自己的理解,在文章閱讀時要充滿耐心,積極地進行思考。也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見解進行表達,在溝通和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才能夠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李晨. 探究培養(yǎng)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方法[J]. 課外語文,2021(07):63-64.
[2]徐慧玲.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 知識窗(教師版),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