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體育學院
當下由于社會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面對著各種壓力,精神和身體都承受著較強強的負荷。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體育鍛煉的意義也突顯出來,通過有效的體育活動能夠幫助人們強壯體魄、穩(wěn)定情緒。高職學生是社會各行業(yè)所需要的技術型人才,需要有健康的身心來應對將來的工作。因此高職學校應該重視體育教學,積極進行探索革新,采取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體育意識和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做好準備。
在當下的高職學校中,學生依然要面對比較繁復的課業(yè),學生需要在短期內掌握盡可能多的職業(yè)技能,才能在進入社會后得到相應的工作機會。因此對于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拉說,體育活動只是生活娛樂和課程要求。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缺少主動和自我約束的意識,只將體育鍛煉作為日常的愛好,甚至有的學生只將體育活動作為體育課上的任務。既沒有考慮自身有無進行體育鍛煉的需求,也沒有制定合理的體育計劃,所進行的體育活動都是隨機的。另外,很多高職學生雖然喜歡體育運動,也能夠定期的參與到運動中。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沒有掌握系統(tǒng)化的體育知識,對于體育項目的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沒有形成完備的體育意識。
首先,由于學業(yè)的負擔和個人體育意識的不足,大多數(shù)的高職學生沒有固定的時間進行體育運動,在高職學校中仍廣泛存在教師將體育課程當成副科,在復習考試階段占用體育課程的行為也時常出現(xiàn)。這讓高職學生的體育運動時間被壓縮,學生難以獲得充足的鍛煉機會,甚至學生也會在主觀上輕視體育課程,不認真對待體育教師安排的任務,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1]。其次,由于對體育課程缺少正確的認知和面臨學習壓力等各種原因,高職學校的學生鍛煉運動強度不夠,除了學校強制規(guī)定的體育課程外,學生課下自覺參與運動的頻率不高,每次運動的時長和內容也難以保證,這導致學生在脫離了教師的引導后,難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無法堅持進行體育鍛煉。
高職學生當前體育意識和行為習慣方面的不足,是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的。首先,是學生家長的體育價值觀影響了學生。很多家長認為學生進入高職學校的目的是學習到更多更扎實的職業(yè)技能,以求未來進入社會能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因此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并不重視,甚至認為參加體育活動會占用學習時間,是沒有必要的,可以等到進入社會工作之后再參與體育鍛煉。由于家長這種不正確觀念的指引,很多高職學生也開始忽視體育鍛煉,在課余時間寧愿選擇玩游戲、上網(wǎng)等活動,也不愿意拿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其次,是高職學校的觀念和做法對學生的影響。高職學校一直將教授學生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作為最終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體育課程往往是不重視的,認為體育課程只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調劑,忽視了對學生體育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其實,體育運動不僅能夠使學生放松身體和心情,還能夠通過鍛煉來磨煉學生的意志,使學生養(yǎng)成堅韌拼搏的品質。因此,要養(yǎng)成高職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和行為習慣,學校必須先正視體育運動的意義,提升體育課程的質量。最后,是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對學生的影響[2]。在高職學校中,體育教師是學生認識體育學科、習得體育知識的主要對象,學生的體育意識與行為直接受到體育教師影響。而很多體育教師自身對于體育活動的觀念是錯誤的,并不看重對學生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而是以糊弄的心態(tài)對待體育課程。學生在體育課程上多是自己活動,教師并沒有發(fā)揮作用,進行適度的引導幫助。這樣學生很難深入的了解各類體育運動,也無法產(chǎn)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更難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行為習慣。
在高職學校中,學生接觸體育鍛煉的機會多是來自體育課程。但是,由于以往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高職學生對于體育課程持有無所謂的心態(tài),認為體育課程不是正課,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去學習和參與。因此,高職學校應該從體育課程入手,轉變學生的體育觀念,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首先,學校應該開設更加豐富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改變對體育課程的觀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體育課的態(tài)度從“被迫上課”轉為“我想?yún)⑴c”[3]。其次,學校應該加強體育宣傳的力度,利用運動會、校廣播站等渠道,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和充分的宣傳使學生認識到體育活動的作用和意義,使學生能夠改變體育觀念。最后,高職學校應該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程的作用,教授學生更多鍛煉身體的方法。并且,要改變體育課程松散的管理方式,將體育課程納入學校的考評中,將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重視體育運動,積極加入體育鍛煉中。
高職學生的課程較多,課時安排較為緊湊,學生很難騰出專門的時間進行體育運動,且由于學生的自律自控能力較差,即使有充分的時間,也難以利用在體育鍛煉上。因此,高職學校應該合理安排學生的在校時間,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比如學??梢岳迷绮?、課外活動、運動競賽等機會規(guī)范學生的體育運動行為[4]。且學校可以充分使用激勵機制,將學生的體育運動效果作為評價標準之一,對于有突出表現(xiàn)的學生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以此來鼓勵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此外,學校還應該鼓勵教師以身示范,只有教師投入在運動中,才能感染學生也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興趣。并且能夠在高職學校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使學生能夠落實體育規(guī)范行為,形成更好地體育運動習慣。
高職學生畢業(yè)后大多是去往各行業(yè)的前沿從事工作,要很好的完成工作,是需要良好身體素質的。因此,高職學校應該明確體育課程的任務,提升體育教學的地位。首先,高職學校的體育課程應該加強理論教學,除了教授學生的基礎性的體育知識和鍛煉方法之外,還應該增加健康教育和終身運動意識的灌輸[5]。然后,學校還應該開展多樣化的體育知識教育,比如開展體育知識問答、體育常識競賽等。最后,學校還可以邀請專業(yè)的體育運動員到學校進行講座,為學生帶來體育熱點和相關知識,深化學生對體育的認識。體育知識的習得離不開實踐,學校在利用體育課程教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該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機會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鍛煉中,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
當前的高職體育課程中,教學內容基本上是固定的,學生多是每學期統(tǒng)一學習一項或者兩項體育活動。這樣的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刻板,難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且由于學生對固定的體育課程沒有興趣,只是為應付考試而學習體育理論,并沒有實踐的興趣。因此,高職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改變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興趣需要來合理規(guī)劃課程內容。比如針對男女生的不同需求,在課上進行分組授課和練習,男生組可以學習足球、籃球等競技性較強的運動;而女同學可以學習健美操、羽毛球等運動。這樣有針對性的體育技能教學,使學生能夠對體育產(chǎn)生興趣,能夠主動將所學的鍛煉方法進行實踐練習,提升學生的鍛煉技能,并且能夠在未來的人生中能夠掌握一項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能力,能夠受益終生[6]。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強化體育意識,培養(yǎng)體育行為都離不開實踐,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練習,才能夠使學生能夠習得自主鍛煉身體的技能。因此高職學校應該提供各種便捷,讓學生能夠有更多機會接受體育鍛煉。比如,高職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體育意識和能力,學??梢詫⒔M織體育運動會等活動的機會分配給學生,比賽內容的設置、場地的布置、裁判選擇等都由學生分工合作來完成,這一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體育知識儲備,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都很有幫助。另外,體育運動并非是體育課堂的任務,而是需要多方協(xié)作,共同培養(yǎng)運動的習慣。其他課程教學中也可以根據(jù)需要積極引入體育元素,如健美操、趣味體育游戲等,讓學生隨時能夠進行體育運動,逐漸養(yǎng)成體育運動行為習慣。
當前,社會正處在發(fā)展變革的重要階段,專業(yè)技能型人員的需求也在隨之增加,高職學校已經(jīng)成為培育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高職學生要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的心態(tài)以及強壯的內心,才能承擔起行業(yè)的需要,發(fā)揮自身技能來完成工作。因此,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師以及相關工作者應該活躍思想,積極尋求發(fā)展策略,以科學的方法來端正學生的體育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使學生能夠形成受益一生的體育行為,更好的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