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儒
摘 ?要:朗讀是小學語文學習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為此每個小學都專門安排了早讀課,其目的就是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朗讀的時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早讀課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與補充,早讀課可以起到規(guī)范小學生學習習慣的作用,更有助于學生對漢語語感的把握,以及提高學生記憶力的作用,高效的早讀應當是有趣更是有序的。
關鍵詞:早讀課;朗讀
一、早讀課探究的背景
農(nóng)村小學早讀課效果不佳,早讀課堂上魚目混珠,濫竽充數(shù),只張嘴,不發(fā)音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很多學生沒有帶著目標進行早讀,眼到口到而心未到,沒有用心,用情去讀。從古自今讀書人都很注重早讀,可見“讀”非常重要。
早讀課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和補充。早讀課之所以安排在早上,是因為這個時間段學生精力旺盛,容易記東西,學生還能通過“讀”的方式來提高語言的學習效果?!墩Z文課程標準》提到:“語文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想要在較短的早讀課當中,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早讀的效率,激活農(nóng)村小學語文早讀課的實踐探究勢在必行。
二、早讀課實踐探究的內(nèi)容
(一)早讀課存在的現(xiàn)象
早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節(jié)課,但是許多老師面對一天天的早讀思想麻木,缺乏針對性的指導。于是,早讀課上出現(xiàn)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1.有口無心地讀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眼到口到而心未到,而是有口無心的念著書,體現(xiàn)不出早讀課的意義。
2.敷衍了事地讀
有很多學生是由老師驅(qū)趕著去讀,經(jīng)常出現(xiàn)了“早讀不讀” 或者是"老師來了才讀”的被動現(xiàn)象。這樣的早讀課只會是事倍功半,那些基礎差、自覺性又差的學生,整節(jié)早讀課下來,收效甚微。
3.濫竽充數(shù)地讀
早讀課以齊讀的方式進行固然有聲有勢,但是時間久了學生會養(yǎng)成“唱讀”的習慣,不能讀出個性,讀出感情,導致基礎不好的學生學會了“濫竽充數(shù)”,早讀課全班齊讀對學習起不到積極作用。
(二)對早讀課不良現(xiàn)象的原因分析
1.早讀任務不明確
學生在早讀課上漫無目的地讀書,早讀任務不明確,不知道讀什么,東讀西讀,最后一無所獲,什么都沒有讀透徹。
2.早讀缺乏引導性
十來分鐘的早讀課,教師只是盲目跟班,對學生沒有起到引導作用,表面聽到學生瑯瑯的讀書聲,實際上學生在有口無心地讀書,沒有帶著情感去朗讀課文。這樣的早讀課學生容易養(yǎng)成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的不良習慣。
3.早讀內(nèi)容枯燥性
早讀內(nèi)容枯燥無味,學生只讀不練,沒有結合聽、說、寫的方式。很多學生讀一會兒生字表,讀一會兒詞語表,再讀一會兒課文,日復一日反復讀,讓人乏味無趣。早讀的形式只限于齊讀與自由讀之間,早讀課由一開始的熱情高漲到杳無聲息,學生讀著讀著便失去了朗讀的激情。這樣的早讀課不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和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三、早讀課在教學任務中的運用
(一)早讀課目標的制定
1.明確任務,營造氛圍
學習與識記的效果是和任務目標分不開的,因為任務目標是否明確,會直接影響人的學習記憶的能動力。許多心理實驗證明,在有意識記憶中,需要記憶的任務越明確,效果就越好。所以,早讀課上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布置好當節(jié)課的早讀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目標去完成。比如:牢記生字、詞語表、需要背誦的課文、重點句段、理解“日積月累”,預習新課內(nèi)容等。營造良好的競爭機制氛圍能夠激活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早讀課當中,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2.保證時間,提高效率
雖然學校里設置的早讀時間不足二十分鐘,但是教師應在早讀前提前到崗組織學生進行早讀,為所授的班級爭取更多的早讀時間。制定教學計劃時把每次早讀與教學進度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們明確早讀課需要讀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務量。所指定的早讀任務應該使全班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為主,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體會早讀的益處,對早讀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3.形式豐富,方法多樣
小學生缺乏耐心,做事地專注力持續(xù)時間不長,所以早讀形式多樣化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專注于早讀課。齊讀是常見的朗讀形式,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順利地完成對課文的朗讀任務。齊讀有聲有勢,有專家認為只大聲讀書的人才能發(fā)覺到自己的語音錯誤,才能很好地培養(yǎng)語感。除了全班齊讀的形式,還可以用領讀、自讀、分角色朗讀,這樣的多種朗讀方式能讓學生更有激情地參與到早讀中來。
(二)早讀課教學的實施
1.規(guī)范字音,音頻跟讀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兒童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更多來源于模仿。現(xiàn)在教學媒體所提供的課文朗讀音頻,是學生學習的樣本,把握好模仿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學生朗讀時的正確讀音、語調(diào)和語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讀課可以有選擇地讓學生跟著音頻模仿朗讀,把握句子的情感表達,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薄弱的地方,對于學生難讀的句子可以領讀。
2.培養(yǎng)優(yōu)生,發(fā)揮作用
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的朗讀水平參差不齊,在某種情況下可以由基礎知識較好,咬字清楚準確,朗讀能力強的學生領讀,這類學生在早讀課上起主導作用。除了領讀還可以幫助老師利用早讀時間檢查同學們背誦任務完成的情況,以此來督促學生以更高的質(zhì)量完成早讀任務,還能鞏固所學知識。
3.比賽形式,鼓勵幫助
早讀期間展開多種形式的朗讀或者背誦比賽機制,同桌與同桌之間PK,男生與女生之間PK,小組與小組之間PK。聽音頻朗讀,看誰讀得有感情;讀生字詞,看誰記得又快又牢;讀課文重點片段,讀“日積月累”等,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對表現(xiàn)突出或進步明顯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對落后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幫助。
4.小組合作,共同參與
作為農(nóng)村小學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到: 面對一個班三十多個學生,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享受課堂帶來的知識,很多時候只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參與了課堂的各項內(nèi)容,三分之一的學生只是旁觀者的局面。語感強且朗讀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是我們老師需要關注的重點對象。這部分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了,全班的整體朗讀水平才能提高。因此,我經(jīng)常在早讀課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早讀,每組選一位能起到帶頭作用的學生作為組長,由組長帶領本組的組員朗讀,或者實行“一對一幫帶”的活動。實踐證明這樣的小組合作形式和“一對一幫帶”的活動更有利于做好教學中的幫扶工作,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越來越多的學生也愿意參與到早讀課當中來。
(三)早讀課實踐的效果
既然在早讀課上安排了的任務,就必須要有檢驗效果這一環(huán)節(jié),才能對學生起到監(jiān)督和檢查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做好下列工作。
1.成果檢驗
早讀課我們教師要明白學生讀的目的任務。在分配任務朗讀后,為了檢驗早讀成果,老師可以利用早讀課對所讀的生字、詞語、古詩、重點語段進行聽寫。通過成果的檢驗,及時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以便今后的早讀效果能夠更加凸顯。
2.讀記結合
早讀課,讀和記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不能毫無目的地“讀”要引導學生熟記課文里精彩的好詞好句。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生讀的時候,也在教會學生懂得積累,把書本上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在今后的實踐中逐漸學會靈活運用。
四、早讀課在教學中的意義
一是早讀課是集眼、腦、口、耳為一體相互配合,把安靜書面文字用聲音表現(xiàn)出來,在朗讀的聲音中負載著思想感情,釋放了語言文字的魅力。學生想要深刻地領會作者寫在字里行間的語音節(jié)律,只能通過反復朗讀,才能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教師或?qū)W生朗讀時,五觀感知能力同時進行,大大強化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就看圖片比看文學作品印象更為容易理解一樣。所以,想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感的把握,教會學生懂得自主朗讀學習。因此,學校每周安排一定次數(shù)的早讀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早讀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客觀需要。
二是早讀課需要科任老師重視,要了解學生對生字詞字音的掌握、朗讀情感的體現(xiàn)、課文的理解及知識點運用上存在的問題,掌握了學生實際水平,才能及時幫助學生糾正。
三是早讀課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因為上早讀課沒有正課那樣嚴格,這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動力。
四是據(jù)心理學的方面描述,在早晨進行讀書,牢記生字詞、背誦課文.知識點等,能在短時間內(nèi)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形成較好的語感。因為人類記憶的高峰期是在早上,因此,抓好早讀課有非常必要的意義。
五、結語
總之,早讀課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課程資源,早讀課既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增強學生對漢語語感的把握、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又能幫助學生達到預習的效果,可見早讀課在小學教學過程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要我們用心吹響這清晨的第一聲號角,它定能成為誦文教學的華彩樂章,點燃學生面對每一天學習的渴望和熱情!作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教師,我們應該對早讀課有一個新的認識,我們有責任讓學生在早讀上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