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 ?要: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提問是教學過程中主要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提問主要是指老師和學生之間在授課過程中對于課本知識進行的溝通,老師進行提問主要是將課本知識傳輸給學生,從而完成教育信息的傳播和回應(yīng),在課堂中,老師適時地進行提問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并持續(xù)保持學習積極性,從各個方面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學英文課堂中,提問是每一個老師應(yīng)該擁有的一項教學能力。本章就小學英文課堂中的老師有效提問策略進行深入研究。
關(guān)鍵詞: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策略
引言:在對小學英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教學方式是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提問,老師進行提問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同時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小學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提問為主要教學方向,但是通過研究發(fā)在,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以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提問的內(nèi)容,仍然表現(xiàn)在測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沒有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探討,同時在設(shè)計問題時,沒有設(shè)計開放性的問題,無法開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
(二)課堂提問的形式過于簡單,同時流程化較為嚴重,無法達到真正的交流意義,再提問的過程中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追問,導致提問質(zhì)量不佳,比如提問:Whoshe?等。
(三)在提問過程中,缺乏對問題的鋪墊,提問的問題沒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邏輯思維不清晰,使學生無法找尋問題的答案。比如,在沒有傳授知識時先對學生進行提問,使學生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回答,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由此可知,老師在提問的過程中缺乏經(jīng)驗,同時對教材的掌握能力不高,對問題的設(shè)計也不夠合理,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師有效提問的對策
(一)在知識的重點處設(shè)問
重點知識,通常來講,就是課本的主要內(nèi)容。由于課堂有時間限制,所以在授課時如果對課本教學內(nèi)容使用相同的時間,將會降低教學效率,降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所以,在備課時,老師需要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以及往年教學經(jīng)驗,找尋出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然后以此為主要授課內(nèi)容,從而引發(fā)出其他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二)在知識的難點處設(shè)問
在備課過程中,除了需要明確知識重點外,還需要老師進一步確定出英語教學難點,同時針對難點內(nèi)容制定出教學方案,選擇出學習容易接受的教學形式。英語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學生對詞匯的記憶,以及對語法的使用方面。所以,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的含義。
(三)在知識的過渡處提問
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教師的提問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xiàn)為等待、探索和行動?!痹趯τ⒄Z進行授課時,可以運用話題之間的連續(xù)性,在兩個話題之間進行轉(zhuǎn)接,在前一句話的基礎(chǔ)上引出第二季話,使教學方式更加簡單,同時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同時,可以在知識點的過渡處進行提問,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去掌握知識。
(四)全面的進行課堂提問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在提問前,必須先合理的分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同時再根據(jù)每位學生的掌握狀況,進行分階段發(fā)問。而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知識水平都不一樣,同時對英語知識點的接收能力有高有低,所以教師在提問時必須先充分考慮學生的接收能力。根據(jù)學生的掌握狀況,逐步開展提問。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與此同時,老師在提問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對知識的提問范圍,提問的內(nèi)容不能脫離課本內(nèi)容,同時需要廣泛的提問,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訓練。
(五)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及時恰當?shù)姆答?/p>
在英語教學中,老師需要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評價,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肯定。同時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對學生做出各種形式的評價,以引導學生主動地解決問題,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自信。而針對學習能力比較差,問題也容易錯誤的學生,老師第一時間需要對其進行鼓勵,而后在對其答案進行糾正,要做到尊重學生,進一步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進行思考,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可以保持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
結(jié)論
在對小學英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提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形式,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有著其獨特的作用,這就要求老師在提問時,需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同時提問的問題需要在學生的承受范圍之內(nèi),需要結(jié)合課本內(nèi)容進行發(fā)問,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英語交流能力,促使老師可以更近一步發(fā)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智明.高中英語教師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J].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2020(1):0287.
[2]覃紅芳.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提問策略研究[J].大觀周刊,2020(7):54-55.
[3]焦像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提問策略[J].魅力中國,2020(8):11.
[4]胡艷萍.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6):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