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鳳琴
摘 ?要:預習是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考,動手操作的能力,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能使學生終身受益,也能讓數(shù)學課堂放飛精彩
大家對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并不陌生吧,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做事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對事情的成功有十分的把握,“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這句名言也說明了,做事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做事成功的幾率才能提高。其實對于學習也一樣,只有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課堂上學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才會讓知識融會貫通。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能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能力,讓預習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并讓此習慣陪伴終生。 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關于預習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認識預習的好處
(一)預習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序曲。學生如果預習做得好,就能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學生在預習中對新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還感到很困,不理解,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便會專心致志地聽課,主動而有重點地去聽自己不會的那一部分,這樣學生聽課很有針對性,很容易攻克難點,課堂效率自然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大大的提高了。
(二)預習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對一些接受知識較慢的學生,如果不預習,課堂內容消化吸收就會有一定的困難,聽起課來也會有一定的難度,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失去對數(shù)學的信心,如果課前做到了預習,他們通過提前學習,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識,再回到課堂上學習新知識,難度對他們來說就會降低,這樣這些學習較慢的孩子就會有一些成功的感覺,有了學習的信心,便會主動參與課堂的活動,長期以來對數(shù)學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三)預習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預習就是讓學生自己去學,通過自己獨立的學習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預習就是沒有老師在的情況下,學生自己探索獲取新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正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最佳機會,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自己整理知識,自己分析探索新知,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時間一久,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就會逐步的提高。預習有這么多好處,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怎樣做好課前預習
作為小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有一定的欠缺,教師不要大放手腳,讓學生獨立去預習新知,應該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一)布置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作業(yè)
教師不要籠統(tǒng)地留下今天回去預習某頁內容的作業(yè),這樣太空洞。學生由于年齡小,自學能力存在障礙,不知如何下手,教師應根據(jù)新課的內容設計若干個小問題來讓學生根據(jù)問題進行預習,或者提出具體的要求,這樣學生才能有目的的,有針對性的去預習,另外,教師所提的要求不要過高,過大過難,不要挫傷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二)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預習
現(xiàn)在的數(shù)學知識越來越重視情境問題的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參與豐富多彩的數(shù)學活動,從而獲取數(shù)學知識。結論性的知識很少,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越來越大,這樣學生預習的空間就越來越大,有些概念性的知識如周長、面積、重量、年月日等這些內容,是可以預習的。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通過搜集資料,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來輔助新課。但是也有一些知識是不適合預習的,例如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圓柱的體積公式、圓柱和等底等高圓錐體積的關系、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等,是不適合預習的?如果提前知道了結論,知道了方法,便對課堂失去了好奇心,這樣課堂的積極性就不會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不會濃厚,不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做一個課堂的主人,自己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會更有成就感
三、交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學能力差,理解能力也有限,所以預習時往往不知道從哪開始,怎樣預習。多數(shù)孩子會認為預習就是大略的讀一下新課內容,走馬觀花的看一遍就行了。不能有效地完成預習作業(yè),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在教學中總結出以下幾點預習的方法
(一)全面認真的通讀全文
首先,對新課內容進行全面認真地閱讀,通過閱讀了解哪些知識是自己能看懂的,哪些知識是自己沒有弄懂的,感到困惑的,對于困惑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查資料,動手操作等方式,看能不能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可以記下來,有待于明天課堂上認真聽課,和同學老師共同來解決。
(二)帶著任務去預習
在學生預習前,教師可提前設計好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預習,這樣學生就有板可依,能做到有地放矢地去預習。例如,在講質量的單位時,教師布置這樣的任務,先到超市里去觀察一下,我們常用的物品的重量標簽是多少?用手掂一掂,感受其重量,然后再回到家里觀察家里生活備品中的重量標簽是多少?親手掂一下兩個物品看起來差不多大的情況下,哪個物品稍重一些?哪個物品稍輕一些?讓學生按照老師布置的任務,一步一步的進行,既豐富了生活經驗也達到了預習的目的,由于孩子們的親身體驗,新課中一定會感到學的很輕松。
總之,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預習也是能讓學生一生受益的良好習慣,教師要重視學生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讓每個學生都會預習。這樣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明顯的變化。預習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