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立榮
摘要:地理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是開拓學生知識視野、拓展學生地理思維的重要科目。而在核心素養(yǎng)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愈加受到重視?;诖?,以下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學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地理;情境教學初探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要包括學生文化基礎、社會意識以及自主能力等方面的內涵,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地理知識的儲備情況,更要兼顧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地理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師能夠在教育工作中,堅持對教學課程的深入鉆研和深層解讀,牢記自身的教育使命,促進地理教學內涵豐富。
一、注重情境教學要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在建設地理情境教學時,要按照以下原則進行:首先,教師建設情境時要結合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程度以及知識所包含的信息內容,運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情境建設,使情境更加貼近現實。教師要選擇具有一定思維層次的素材進行情境建設,有助于教師結合情境教學要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和層面看待、分析問題。其次,情境建設要結合教師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以便在情境中展現出地理的整體性,并可根據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進行細微、相應的調整??偟膩碚f,教師在建設教學情境時,不能只注重于知識點局部的導入,而是要將課堂整體放在情境建設的基礎上。這樣建設出的情境才更生動、豐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活躍度。教師建設的氛圍應該是讓學生感覺到舒服和興奮的,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與教師一起使課堂教學氛圍達到頂峰。情境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有助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滲透問題導學,深化學生區(qū)域認知
對初中地理教學而言,有效的問題引導能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深化學生的思想認知。因此按照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強化學生區(qū)域認知的角度,滲透問題導學教學方法,借助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效提升學生的區(qū)域認知能力。如在講解“中國區(qū)域的差異”中“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這一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深化學生的區(qū)域認識。教師可先向學生提出趣味性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提出:“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南北方最明顯的差異是什么?”學生會結合自己的認知,紛紛從南北方生活習慣、氣候差異等方面進行回答。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后,教師還要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提出針對性問題:“從教材中能看出,南北方最明顯的區(qū)域差異體現在農業(yè)方面,你能描述一下兩者的差異嗎?你覺得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南北方農業(yè)特色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你能結合所學知識嘗試對此進行解釋嗎?”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能主動參與課堂思維訓練,并且在不斷思考和探究中形成對南北方區(qū)域差異的深刻認識,有助于對學生地理區(qū)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針對性訓練。
三、關注焦點時事,做出教學改進
如果留心發(fā)現,社會中的很多新聞熱點都能在地理課本中找到理論來源。為了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借助當下某一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以便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教師將當下最熱門的問題呈現給學生,是鍛煉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師要善于將社會熱點納入自己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在進行《眾多的人口》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中穿插一些與“人口”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讓學生在理論的支撐下就這些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向學生提問:“大家是不是獨生子呢?你了解二孩政策嗎?國家為什么要推行這一政策呢?”教師提出問題以后,學生對此展開討論,各抒己見。針對學生的發(fā)言,教師要善于總結,并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鼓勵與反饋,從而引導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拋出一些具有難度與爭議的問題,引動學生學習用辯證的方法考慮某一問題。教師提問:“眾所周知,我國的人口有很多,那么我國為何還要實行‘二孩政策’呢?”教師提出這樣探究性與思辨性較強的問題以后要給予學生探究的時間。此外,教師還可以搜集其他的熱點新聞,如:人口普查、城市化、人口老齡化等問題,這種社會新聞與課本知識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學生可以通過思考與討論這些熱點話題,完成深入分析相關課程的任務。
結束語
為了實現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校必須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建設,整合優(yōu)質教學資源,減少教師的工作負擔,為其提升自我,深入研究和了解核心素養(yǎng)提供機會和空間。教師要結合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水平進行生活化的情境建設,生活化的情境可以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身邊的人、事、物,發(fā)現與地理相關的事物并進行思考,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促進其地理核心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許雪欽.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學設計探究[J].成才之路,2021(20):96-97.
[2]王敬.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學初探[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15-116.
[3]杜洋.面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地理情境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