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想要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創(chuàng)設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可以緩解學生閱讀的壓力,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還可以提升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效率與質量。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開展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呢?文章從表演情境、朗誦情境、音樂情境、視頻情境、生活情境與探究情境六種小說閱讀情境教學方式入手,闡述了打造高效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
一、 引言
教師帶領初中階段學生進入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時,可以先根據小說內容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并激發(fā)學生參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興趣。接著,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小說朗誦情境,并開展小說朗誦競賽,借此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望,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小說朗誦競賽,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受小說表達的情感。然后,教師可以根據小說的內容創(chuàng)設音樂閱讀情境,通過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在音樂中閱讀小說。由此可以在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的同時,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之后,教師可以選擇與小說內容相關的視頻,并運用視頻展示這種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在創(chuàng)設視頻教學情境的同時,可以降低學生理解小說內容的難度。最后,教師可以根據小說情感與學生的生活認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與小說產生情感共鳴,在豐富學生情感的同時,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教師還需要注重探究性情境的創(chuàng)設,因為探究性情境可以使學生掌握探究和閱讀小說的技巧,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進而增強學生閱讀小說與課文的信心,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二、 創(chuàng)設小說表演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自主性
學生不具備閱讀興趣,就會抗拒閱讀教學。教師需要運用趣味的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并使學生自主進行閱讀,這樣才能使學生接受并積極參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與特點創(chuàng)設有趣味的情境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初中階段學生是具有一定表現欲望的,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小說閱讀表演情境,以此引導學生在閱讀小說后進行表演活動,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與自主性,并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劉姥姥進大觀園》前,就可以向學生介紹小說表演活動。小說表演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學生挑選課文片段進行表演,第二個部分是挑選小說《紅樓夢》的片段進行表演。教師可以對表演活動提出要求,如,服裝、場景、人物、裝扮、動作、語氣、情感等,同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并向學生說明小說表演活動的準備時長,這樣能使學生形成緊張感,并積極地組隊和進行準備。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態(tài)度,并在學生不感興趣時增加小組表演活動競賽活動,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積極地為表演活動做好準備,這樣學生在準備表演活動時,就會對課文與小說進行閱讀與探究。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表演課文片段的視頻,以此引出小說表演活動。在學生結束表演后,教師可以讓小組內的學生互相點評,以此增強學生對小說表演活動的記憶。教師這樣開展教學,可以使學生自主進行閱讀。
三、 創(chuàng)設小說朗誦情境,幫助學生感受小說情感
教師想要開展有效的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就需要聯(lián)系教材內容,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增強學生的閱讀欲望。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并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開展趣味多樣的小說閱讀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并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小說朗誦情境,由此開展小說朗誦活動。再如,教師可以在朗誦活動中增加競賽活動,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與表現的欲望,同時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小說的情感與內容。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三顧茅廬》時,可以向學生展示朗誦課文的視頻,并鼓勵學生對朗誦進行評價。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述朗誦的技巧與要求,同時提問學生:“你認為你的朗誦能力強嗎,你可以朗誦好課文嗎?”。這種方式可以激活學生的好勝心,并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朗誦競賽,并設定準備競賽的時間,使學生自主的閱讀課文。為保障閱讀質量,教師可以在學生準備朗誦競賽時提出朗誦要求。此外,在開展朗誦活動時,教師可以準備好手機或攝影機,將朗誦活動的過程錄制下來。在結束活動后,教師可以播放錄制的視頻,并讓學生結合視頻進行自我點評,使學生發(fā)現自身的不足之處。課文《三顧茅廬》是選自小說《三國演義》的,因此,教師可以再設定小說《三國演義》的朗誦競賽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小說朗誦訓練,這一過程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
四、 創(chuàng)設音樂閱讀情境,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興趣
音樂是具有感染力與吸引力的。教師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音樂閱讀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加深學生對小說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與小說的內容、情感準備音樂,并應用音樂進行課堂導入,這樣,就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就能體現音樂情境的作用。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以音樂為背景閱讀小說,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理解小說的情感與內容,從而體現音樂的感染力,并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故鄉(xiāng)》時,可以播放歌曲《鹿港小鎮(zhèn)》,借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播放歌曲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歌詞,并帶領學生對歌曲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使學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然后,教師就可以引出“故鄉(xiāng)”,并讓學生對故鄉(xiāng)進行交流,以此活躍課堂氛圍。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翻開課本,并說:“一起看看魯迅先生眼中的故鄉(xiāng)吧?!边@樣,就能導入教學,并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歌曲《鹿港小鎮(zhèn)》設為背景音樂,并根據學生閱讀課文的節(jié)奏調整音樂的快慢。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在結束教學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闡述參與音樂閱讀情境教學的感受,并向學生介紹小說《吶喊》,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在課后閱讀小說《吶喊》的興趣。教師這樣教學,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參與教學。
五、 創(chuàng)設視頻教學情境,降低學生理解小說難度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資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合理地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與方式,提高教學的效率。多媒體就是常見的教學資源之一,教師在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創(chuàng)設出教學情境。此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視頻教學情境中的視頻,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從而降低學生理解小說的難度,并提升學生閱讀小說的信心。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范進中舉》前,就可以為學生布置閱讀《儒林外史》、了解《范進中舉》與吳敬梓的課前任務。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說出課前任務的完成情況,以此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課前預習的重視,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與課前閱讀的好習慣。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儒林外史》猜測《范進中舉》的內容與主旨。接著,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課文《范進中舉》內容一致的視頻,以此驗證學生的猜測,并使學生直觀地了解課文內容。在結束視頻播放后,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總結猜測話題,再引導學生對視頻內容進行分析,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教學課文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再轉入課文教學中,并鼓勵學生在閱讀課文后講述課文內容。如此教學,能夠減輕學生閱讀小說的壓力。
六、 結合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閱讀小說能力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開展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目標之一。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觀察與小說內容相關的視頻來理解小說內容,還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與認知水平來理解小說,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此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經歷與認知來理解小說內容。當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合作的方式對文本進行閱讀與理解,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小說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我的叔叔于勒》時,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四人的小組,并為學生布置小組合作閱讀、理解課文的任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完成任務的方式進行討論,再讓學生講述完成任務的方式,以此開拓學生的思維,并使學生了解到多樣的、有效的閱讀方式。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任務時走下講臺,了解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在多數小組都完成任務時,教師就可以挑選小組朗讀課文,再讓其他小組對課文進行介紹,同時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與評價,這樣可以反映出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文水平。然后,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與情境內容相關的生活案例,以此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這樣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七、 創(chuàng)設引導探究情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
教師想要開展高效的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并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小說的習慣,就需要教授學生多樣的閱讀技巧,并讓學生在閱讀訓練中掌握閱讀技巧,同時為學生布置長期的課外閱讀任務,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引導探究小說的情境,以此引導并指導學生探究小說,這樣就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閱讀技巧。教師長期以此教學,就可以達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學《智取生辰綱》前,可以提問學生:“你是如何對課文進行課前預習的?”以此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任務中添加了解作者與小說的任務,以此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有效性。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根據教學課文提出簡單的問題,如:什么是生辰綱,為什么要取生辰綱,誰要取生辰綱?完成課前預習任務的學生是可以快速回答的,而未完成課前預習任務的學生,也會根據問題對課文進行閱讀。然后,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文的內涵與重點提出問題,并激勵學生運用閱讀的方式探究課文,這樣就能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探究。在學生完成探究,并講述探究過程與成果后,教師需要適當地對學生提出表揚與鼓勵,以此使學生獲得閱讀與探究的成就感。在結束教學后,教師可以根據《水滸傳》設計提問,并讓學生在閱讀《水滸傳》后回答問題,由此就能培養(yǎng)學生課后閱讀的習慣。教師以此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并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
八、 結語
教師開展初中語文情境教學,可以使教學具有多樣性與趣味性,也可以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效率。而小說閱讀情境教學是情境教學中的一種,教師開展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并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師長期開展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就可以使學生自主探究課文,并在課后自主閱讀小說,這樣就能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并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辛緯國.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2]周海軍.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J].新課程,2017(3).
[3]張貴華.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探討[J].知音勵志,2016(23).
[4]陳敏.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實踐探討[C]∥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大會論文集,2020.
作者簡介:方雪花,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