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雯雯
摘? ?要:在幼兒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生活素材融入課程設計,引導幼兒參與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促使幼兒感受生命的精彩。此外,教師還要思考如何將家庭資源融入課程建設,讓幼兒得到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課程建設? ?實施策略? ?幼兒教學
課程是幼兒教育的實施載體,課程建設是幼兒教育的基礎工程。幼兒教師應當成為教育研究者和課程建設者,主動開發(fā)課程資源,豐富幼兒課程體系。幼兒課程建設應關注幼兒發(fā)展的規(guī)律,指向幼兒的健康和諧發(fā)展。在幼兒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應當堅持生活性、游戲性、成長性等原則,認真開展幼兒教學活動,同時主動挖掘幼兒教育課程資源。筆者結合自己的幼兒教學實踐,談一談關于幼兒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一、 讓幼兒課程充滿生活氣息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應當和生活相融合。幼兒課程建設也是如此,生活是幼兒課程開發(fā)的源泉,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發(fā)展。
幼兒時期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因此幼兒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識與技能,讓幼兒快樂、健康成長才是幼兒教育的根本任務?!翱鞓飞睢笔怯變航逃淖谥贾?,也是建構與實施幼兒課程的基本理念。建構生活化的幼兒課程,意在實現(xiàn)“快樂生活”這一目標,讓幼兒成為生活的主人,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愉悅心情,體驗樂趣,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我們應當捕捉幼兒的生活細節(jié),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開發(fā)具有趣味性的活動主題,讓教學活動散發(fā)生活氣息。幼兒的一日生活非常豐富,早晨入園時分、課間活動、午餐時間、午休時段……這些時機蘊藏著生活化的課程資源,都可以成為幼兒教育生活化的素材。
例如,筆者在午餐時間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經常挑食,于是設計了“我是光盤小寶貝”主題生活課程,帶領幼兒了解什么是“光盤”,以及糧食是怎么來的,并通過觀看視頻了解生活中的糧食浪費現(xiàn)象,說一說應該怎樣節(jié)約糧食。筆者不僅組織幼兒在園內開展“光盤行動”,還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如在家或在飯店就餐時自覺“光盤”,杜絕浪費。有的幼兒獲得了生活感悟,提出:“我在平常吃飯的時候總是很浪費,不喜歡吃的東西就丟在旁邊,還會將吃不掉的東西倒掉?,F(xiàn)在,我知道這樣是浪費糧食的行為,以后我吃多少就盛多少,而且盡量做到不挑食。”通過主題課程活動,幼兒增強了節(jié)約糧食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建構生活化課程時,筆者還積極聯(lián)系幼兒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從中挖掘更多的課程資源,不斷豐富生活化的課程結構。
二、 讓幼兒課程富有游戲色彩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提出了幼兒游戲觀,他認為“游戲是兒童的生命”,游戲化是幼兒教育的必經之路。游戲既是一種娛樂方式,又是一種學習方式,幼兒在游戲中玩耍,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游戲即課程,課程即游戲,將游戲與課程相融合,符合幼兒的心智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寓教于樂,為幼兒課程的建設開辟新的路徑。游戲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煥發(fā)活力,在游戲中開動腦筋,提高活動參與度。幼兒教學課程的游戲化有助于幼兒在游戲中進行實踐,有利于發(fā)展幼兒的認知水平與思維能力。
筆者在幼兒游戲課程的建設過程中,立足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通過挖掘傳統(tǒng)游戲、創(chuàng)編新式游戲的方式,將教學資源引入游戲課程。在游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筆者注意觀察幼兒的參與情況,把握幼兒的學習生長點,調整教學行為,從而有效發(fā)揮游戲的教育作用。例如,在一個中午,筆者發(fā)現(xiàn)幾名幼兒在操場上玩踩影子的游戲,靈機一動,創(chuàng)編了“光影游戲”的課程。筆者設計了光線接力游戲、手影游戲、雙影游戲等一系列游戲,將游戲與科學探究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認識光源,探索光源、遮擋物和影子的關系,了解光對影子方向與長短變化的影響。這樣的游戲課程激發(fā)了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取得了寓學于樂的效果。此外,筆者還引導幼兒自主參與游戲設計,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大家覺得怎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影子,探索影子的奧秘呢?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吧?!庇械挠變禾岢?,可以在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里測量同一物體的影子長度是否一樣,這樣的方式得到了其他幼兒的贊同,筆者便組織大家參與游戲實踐,幫助幼兒對光影產生更深刻的認識。游戲課程革新了傳統(tǒng)的課程理念,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給幼兒提供了快樂成長的空間,避免了幼兒教育以知識教學為中心的小學化傾向。
三、 讓幼兒課程指向生命成長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鄙挥幸淮危顒拥馁|量決定著每個人的生命質量。若要使有限的生命得以彰顯價值,就要加強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關懷,旨在使人學會尊重和理解生命,學會健康、積極地生活,提高生命的質量。生命教育是指向終極關懷的重要教育理念,它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目前,考慮到當前少年兒童的健康狀況,生命教育刻不容緩,應當成為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生命課程的建設與實施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應當從幼兒階段開始受到重視。當前,幼兒生命教育的內容單薄,教學形式單一,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比較低,由此可見幼兒生命課程的建設迫在眉睫。幼兒生命課程可以以主題活動為形式,以實踐體驗為手段,引導幼兒感知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例如,筆者曾經建構了以“養(yǎng)蠶”“小蝌蚪長大了”為主題的生命課程,鼓勵幼兒親自飼養(yǎng)小動物,在飼養(yǎng)過程中感受生命的神奇,體驗生命的精彩。有的幼兒在觀察小蝌蚪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十分激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小蝌蚪真的好神奇,親眼看到它變成青蛙,就好像走進了童話故事一樣。”有的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發(fā)表感想:“我們也要像小蝌蚪一樣,健康成長?!痹诳吹接行┬◎蝌讲恍宜劳觯瑳]有長成青蛙的時候,筆者也注意引導幼兒:“我們要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蓖ㄟ^這樣的活動,幼兒對生命的感悟變得更為深刻。
四、讓幼兒課程融入家庭生活
在建設幼兒課程的時候,教師還要思考如何將課程引入幼兒的家庭生活,并有針對性地設計各種親子活動,讓家長可以挑選適合自己家庭的活動。這樣就能讓幼兒在家中延續(xù)學習,得到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
在課堂學習中,筆者安排幼兒學習了各種精彩的歌曲和舞蹈,并嘗試將課程內容和幼兒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促使幼兒將學過的藝術表演帶入生活。筆者首先用微信聯(lián)系幼兒的家長,了解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狀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推薦家庭活動。有的幼兒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和他人交流,于是筆者安排這些幼兒的家庭在一起開展“家庭俱樂部”活動,鼓勵幼兒在大家面前表演學過的歌舞,并說一說自己對歌舞的理解。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幼兒互動交流的能力,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變得更加開朗、外向。有的幼兒創(chuàng)造力尚未被開發(fā),對此家長就可以引導幼兒改編在幼兒園中學過的歌舞,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改編歌詞,再通過相同的旋律唱出來,或者設計一些新穎的舞蹈動作,并將它們融入表演中。還有的幼兒審美潛能有待開發(fā),家長就可以和幼兒一起賞析歌舞作品,并讓幼兒說一說作品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這樣的活動能讓課程建設和幼兒的家庭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教學實踐證明,將家庭活動和幼兒課程相結合,組織幼兒完成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有利于建構完整、系統(tǒng)的幼兒教育,也有助于教師和家長進行溝通,為幼兒“量身定做”各種教學策略。
總之,讓我們積極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幼兒課程體系,助力幼兒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高超.幼兒園課程教學中幼兒的成長與反思[J].當代家庭教育,2021(26):61-62.
[2]姜燕.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綻放[J].文理導航(下旬),2021(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