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多小學生成長在蜜罐中,他們享受父母創(chuàng)造的優(yōu)渥的物質生活,一些不太好的生活習慣導致其整體的身體素質不佳,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是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成長階段,運動的匱乏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而籃球運動既可以強化學生體能,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文章對當前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幾點教學技巧,以促進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技巧分析
一、 引言
當代小學生成長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他們有著活躍的思維,善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球是一項競技性和集體性較強的運動,其不僅有助于學生強身健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品格,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诖?,籃球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全面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對籃球課程結構進行合理調整,采用分類施教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擁有健康的體魄。
二、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籃球教學的重視
隨著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的推進與普及,我國大部分區(qū)域實現了素質化教育,當然還有一些城鄉(xiāng)結合部及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的區(qū)域,仍然采用應試教育模式,其更為注重文化課程的教學,忽視了體育教學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這樣一來,籃球課程教學勢必存在諸多問題,具體體現為:第一,籃球教學場地有限,籃球數量少,無法對破損的籃球進行及時更新;第二,籃球教學配套設施較為落后,再加上資金投入不足,籃球教學課時一再被壓縮;第三,籃球教學經常被文化課程教學占用。當然部分學校雖然保證了籃球教學課時,但籃球課程是否能夠科學化及系統(tǒng)化的開展,尚缺乏全方位的監(jiān)督與規(guī)范,以致教學過程比較隨意。
(二)缺乏專業(yè)化的師資隊伍
相較于文化課程擁有的雄厚師資力量,小學體育教學配備的教師數量較少,并且這些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更傾向于田徑方面,籃球方面的專業(yè)教師少之又少。這種師資分配情況不僅在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在中學教育中同樣存在,由于專業(yè)化的籃球教師比較匱乏,以致籃球教學逐漸成為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一種手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難以形成清晰化及完整化的籃球理念,學生無法得到系統(tǒng)化的籃球學習,更無法深入地認識及了解籃球學習的意義,以致逐漸喪失對籃球的學習興趣。此外,由于籃球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較低,無法對籃球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全面的設計,難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理念,不利于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
(三)教學目標不明確
相較于沉悶枯燥的文化課程,籃球課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玩”與“教”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在籃球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然而大多籃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突出“玩”的特點,嚴重淡化了“教”的色彩,主要體現為:第一,教學計劃缺乏系統(tǒng)性,以致教學目標模糊不清,籃球教學課堂成為學生自娛自樂的場所;第二,教學內容未能結合學生的性格及特點。要知道,學習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被充分激發(fā),籃球教學效率自然無法實現顯著性提升。
三、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有效策略
(一)加強籃球基礎技能教學
現階段的小學生成長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課余時間里,網絡是學生主要的娛樂方式,如網上沖浪、打游戲、觀看小視頻等,這些方式雖然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但是長時間的久坐不動,使其運動能力逐漸弱化,這也是當代小學生大多體型肥胖以及體能偏低的主要原因。籃球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性,提高其身體素質,使其體能在運動過程中得以強化。所謂籃球基礎技能教學是指讓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及運動能力在運動過程中得到強化。在實際籃球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對教學策略進行合理調整。
比如,在單手投籃教學課程中,大多學生存在手臂力量明顯不足的情況,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即便經過多次反復訓練,學生仍然無法將球投出,當然也有少數學生經過多次訓練之后可以成功做出投球動作,然而無法保證球回旋狀。這時籃球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無法完成單手投籃的學生,應鼓勵其采用其他投籃方式,并做好相關指導和訓練工作,在后續(x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教學方式,進一步增強學生手臂力量的訓練,幫助學生增強手臂力量,最終完成單手投籃的教學目標。另外,培養(yǎng)學生身體協(xié)調能力不能僅僅專注手臂力量的訓練,腿部力量、腰部力量等同樣不可忽視,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身體素質,對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以促進學生整體身體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二)不斷創(chuàng)新籃球教學模式
單一化的籃球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小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達到強身健體的教學目的,籃球教師應加強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首先,籃球教學可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如果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手段,難以實現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而分層教學模式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需求,通過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完成自身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強化自身身體素質。比如,籃球場上分為前鋒、中鋒和后衛(wèi),籃球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特點,對其進行科學分組,采用分類施教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際訓練中充分發(fā)揮自身所長,這樣既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
其次,籃球教學可采用游戲教學模式。籃球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因部分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令大多學生深感枯燥,這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開展?;诖耍@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在教學中引入一些對抗性及競爭性較強的游戲,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使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的籃球技戰(zhàn)術,完成各種游戲任務,以強化學生的動作技能。
最后,籃球教學也可采用合作式教學。所謂合作式教學即是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需求,將其合理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糾正學生技術動作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提高學生技術動作的應用能力,合作式教學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協(xié)同能力及配合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和分配能力。比如,在進行傳球訓練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兩人傳遞一球或兩人同時傳遞兩球,還可以讓多人傳遞一球,在此過程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同能力及快速控制能力,促進其提升籃球技能。
另外,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在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為學生直觀、形象地播放相關知識點,在降低學生理解難度的同時,為其帶來強大的視覺盛宴。學生在練習籃球各種技術動作之前,需要充分掌握相關的理論技巧,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受到不必要的傷害,而且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然而部分理論技巧無法用語言形象地表述出來,這就要求籃球教師一邊講述理論技巧,一邊為學生示范相關動作,但部分籃球教師語言表達過于生硬,難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致學生無法全面掌握動作要領。這種情況下,籃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利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視頻功能、圖片功能以及聲音功能,為學生直觀播放技術動作中的難點及細節(jié),同時還可以借助音頻功能,向學生生動且詳細地講述相應的規(guī)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籃球技術動作的訓練要領,從而促進其運動能力的提升。
(三)在籃球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籃球運動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和競技性,在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趯W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籃球運動中,不同的學生運動表現也不盡相同:對于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他們在短時間內便可以掌握新的籃球運動技巧;對于運動能力偏弱的學生而言,學習新的籃球運動技巧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籃球教師從旁反復指導及示范,以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籃球動作技巧。眾所周知,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具有超強的自尊心和勝負欲,面對屢屢失敗的籃球動作訓練,難免產生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越積越多,不僅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籃球的興趣,還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球運動對宣泄學生的負面情緒具有積極促進的作用,教師可以在籃球教學中巧妙地融入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精神及思想觀,進而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品質。
比如,在行進間運球教學中,該項訓練主要考驗的是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和運動能力,在訓練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然而在實際訓練中,大部分學生存在無法控制球的落點或無法掌握手拍球部位等問題,一部分學生經過反復訓練仍無法掌握動作要領?;趯W生這種心理,籃球教師除了要向學生詳細講述行進間運球的訓練要領之外,還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經過反復的訓練,使學生對運球技巧進行全面的掌握,另外,還可以磨煉學生的品質,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優(yōu)秀品格。
(四)培養(yǎng)學生籃球運動自我保護能力
籃球是一項體育運動,稍有不慎,學生就很容易在運動過程中受傷,因此,籃球教師應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在籃球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其身體正處于黃金成長階段,還不能承受較大的負荷,籃球是一項高負荷運動,一旦運動量超出了學生身體的承受范圍,勢必會對其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不僅如此,一些學生在籃球運動過程中容易忘乎所以,即興時刻忽略了動作要領,以致發(fā)生一些磕碰的情況,這些問題均不利于學生健康茁壯成長?;诖?,在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中,籃球教師除了講述相關理論知識之外,還應傳授學生一些必要的運動損傷處理要點。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在籃球運動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自我保護,籃球教師在教授運動損傷處理相關內容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及需求,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合理設計相關教學課件,然后以直觀的方式,將常見的籃球運動損傷視頻播放給學生,包括常見的損傷現象和原因,以及如何預防及相關處理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籃球運動中的自我保護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高年級籃球教學的目的除了培養(yǎng)學生運動能力,提高其身體素質之外,還應注重其健康品格的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動力,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和需求,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自身教學手段,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同時在籃球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掌握籃球技術動作要領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運動精神和思想觀。
參考文獻:
[1]李函.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低年級籃球教學模式的探究[J].運動,2019(1):122-123.
[2]劉揚.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籃球課程教學探析[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19(1):25.
[3]林永宏.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籃球課程教學探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4):121.
[4]林劍龍.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籃球課程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9(63):137.
[5]袁大雨.芻議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籃球教學[J].新課程研究,2019(3):59-60.
[6]楊海峰.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學生籃球教學質量提升研究[J].灌籃,2019(12):35.
作者簡介:
劉偉龍,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深溝鄉(xiāng)王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