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福英
摘 要:九年級是一個特殊的學年段,學生不僅要向所有人展示九年的學業(yè)成果,同時還要追尋自己的第一個夢想??墒沁@其中還有好多學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基礎薄弱,信心不足,缺乏方法。作為老師,就要引領九年級畢業(yè)季的孩子走好這個階段的成長之路,去追逐他們的夢想。
關鍵詞:九年級;引領;和諧上進;自由自主;齊心協(xié)作;追夢
燈下,我在重新批閱孩子們的答題卡。期末考試統(tǒng)一舉行,但考后的結果不盡如人意,整體水平好一點的九年級(11)班沒有優(yōu)勢,整體水平弱一點的九年級(10)直接倒溜。我想手批一遍,看孩子們的問題主要出在哪里??粗且粋€個紅色的“大叉”和好多空白的地方,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恐慌中——多么聰明可愛的孩子們,交上來的卻是與他們的能力不符的試卷,這個責任在誰?——我想“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獲,只要堅持才會有奇跡發(fā)生”。
一、引領家長,助力營造和諧上進的氛圍
世界上許多事情可以等待,唯有孩子的事情不能等。一放寒假,我就開始與九年級(11)班郭××、王××、劉×等10名同學家長和九年級(10)班葛×、李×、史×等8名同學家長進行了電話聯(lián)系,了解他們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家長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郭××、王××、劉×、史×這四個孩子認真、踏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得較好,與書本接近的卷面題基本都能做出來,成績在80~95之間,但知識點靈活應用和綜合性的題,就找不到解題思路和方法。我讓家長幫孩子找一些有關這些類型的題,假期先研究著去做,若有問題,開學與老師共同協(xié)商解決。葛×、孫××、康××這三個孩子平時的學習冷熱不均,這一周非常認真踏實,下一周或許有不交作業(yè)現象,我感覺他們沒有方向,階段目標不明確。果不其然,跟他們的家長聯(lián)系后,才知道家長對孩子沒信心,孩子也就沒有學習的毅力。我給這幾個孩子家長一一分析了孩子在各方面的優(yōu)勢,鼓勵他們相信自己的孩子,給孩子規(guī)劃一個通過努力能考中的高中,并制定了一個讓孩子堅持20天做到的事情:每天一頁數學題,認真做完家長簽字,5天一個文件夾,以打卡的方式發(fā)到我的QQ中。用這種達到小目標的方式來鍛煉孩子的意志力,這幾個孩子堅持得不錯,開學后學習動力明顯增強。還有李×、馬×、李××這三個孩子,卷子答得面目全非,成績期末比期中還低。跟家長聯(lián)系后才知道他們都在外面上補習班,真是費了時間又費錢,還不撈好。你們可不知道這三個孩子的性格。馬××是動腦不動手、出了名的懶漢,李×是跟啥人學啥樣的孩子,李××是沒心沒肺,永遠長不大的一族??刹?,湊一塊了,不就是越懶越不學,越不學越差唄!我建議家長先把補習的停下來,給自己的孩子準備一套模擬卷,周末兩個小時完成,家長對著答案進行批閱,學生改錯,實在不會的看答案理思路,還不會的周一拿給我看,再共同商討解決。這三個孩子的程度不同,我讓他們做卷子時,能答自己能力范圍的題即可,孩子也愿意做。這么堅持著做了一個多月,初三一診增幅都在20~30分之間。與家長共同找到孩子問題的根源,助力促進孩子各方面的成長。
二、引領孩子,讓他們自由、自主地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提到“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教師要善于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發(fā)展最有困難的學生面前,都要向他打開他的精神發(fā)展領域,使他能在這個領域里達到頂點,顯示自己,從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最終得到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成果。面對一個個活蹦亂跳、智力正常的孩子,交上來的是面目全非的試卷,連最基本的計算都不過關,這種現狀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中考復習的策略一定要變!
1.課堂因孩子的狀態(tài)而分層——板塊教學
“一言堂”的教學只能是累了老師,害了孩子們。初三復習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應該是每個同學都非常想要知道并學會的,于是我在進行知識點復習歸納時分了兩個板塊:基礎知識板塊和拓展知識板塊?;A弱的重點掌握基礎知識,基礎已會的重點掌握拓展知識。這就好比舉重,只能舉50公斤的,你讓他舉55公斤,不僅舉不起來,還打擊了他做這件事的信心。而對重量級的運動員,他能舉起70公斤,訓練時你卻讓他舉60公斤,久而久之,就會埋沒這個運動員的潛能,最終變成平庸之輩。學習更是這樣。九年級(10)班的學生整體弱點,兩極分化嚴重,我把學生的比例分為3∶2;而九年級(11)班相對好點,學生比例分為2∶3。兩個班的學生按這個比例分組排好座位,(10)班分兩邊,(11)班一二一。舉個例子:我在引導學生復習一元二次方程這個知識點時,板塊教學如下:
第一板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解法(兩邊直接開平方法和公式法)、根的判別式的直接應用,這是所有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關注前面比例的學生。5分鐘左右復習完后,讓左邊的學生馬上記憶理解第一板塊的知識,你看他們:動腦,動手,更重要的是在用心。而在這個空檔,我跟右邊的學生進行了第二板塊。
第二板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根與系數的關系的應用,這是后面比例的學生努力要達到的知識層面。右邊的學生因基礎較好,不需要額外花時間在基礎知識上,因而將心思主要花在了拓展的知識上。這10分鐘,每個人都在想,都在動,真正實現了人人都在學能力范圍內有價值的知識。
2.作業(yè)因孩子的水平而歸類——分層布置
初三學生學習的科目多,作業(yè)量大,于是出現作業(yè)寫不完,甚至抄作業(yè)的現象。怎樣讓數學不占用太多時間,而且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采用了ABC+111的分層布置方法。學生由低到高分為ABC三類,但作業(yè)是不同層次同等數量的。每晚家庭作業(yè)數量基本控制在10道左右,時間大概40分鐘左右。比如:周末學生要做的一張模擬卷(共28道,題型分布12+4+12)我是這樣布置下去的。A組:選前8填前2解答前6;B組:選中8填中2解答9;C組:選后4,填后2,解答后5。作業(yè)匹配了,量也少了,規(guī)定時間一個小時左右完成。學生明白:只要自己踮踮腳就能做到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堅持了一個階段后,不交作業(yè)、亂寫作業(yè)的學生越來越少。
3.小測試先定后做——“各就各位準備飛”
學生只有不斷感受到成長與進步帶來的快樂,才會意氣風發(fā),才會積極進取,才會創(chuàng)造奇跡。我認為在測試卷上快速準確答出自己能力范圍的題目,這就能讓孩子們有一種滿足感和快樂感,他們才會有做下一步工作的更大動力!于是答卷前,我讓學生用掃描的方式快速勾出自己有能力答出的題,并把數量寫在卷子的左上角圈起來,以便于跟下一次做對比,通過一兩周的復習,看看自己有沒“量”的變化。我制作了兩個班的“做題數量”跟蹤表,并不是成績表的原因:這種辦法適用于最弱的孩子,哪怕上周他只做對了一道題,他也愿意這周積極嘗試去做對第二道題。九年級(10)班的張××,(11)班的劉××,就是鮮明的例子,平時考40~50分的他倆,這次一診考試數學成績都在80分以上,而其他大多數孩子的成績都比期末有明顯的提高,令人非常欣慰!
三、引領各科老師齊心協(xié)作,眾人拾柴火焰高
1.與班主任及時交流,做一個班級管理的合作伙伴、有力助手,共同承擔責任并分享班級成功的喜悅
對學困生的轉化,發(fā)揮任課老師的教育潛能,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和班主任一起,為班級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出謀劃策,對出現問題的孩子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九年級(10)班的孫××,開學自從和張××做了同桌,上課心不在焉,作業(yè)書寫亂,還偶有不交作業(yè)的現象。我仔細觀察并側面打聽,才知道張××寒假準備去西安上技術職業(yè)學校,父母不讓,開學帶著情緒來上課,并給周邊同學傳播一些負面信息,自然作為同桌的孫××很快受到影響。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班主任李老師,我倆分頭做兩個孩子的思想工作,張××意識到中途輟學的壞處,孫××為近一個多星期的空想、懶惰而后悔,之后給兩人調了座位,現在兩個孩子的狀態(tài)穩(wěn)定,一診孫××數學提升的空間很大。
2.與各任課老師經常溝通,做到協(xié)調與平衡
上初三后,我明顯感覺到九年級(11)班的孩子學習勁頭沒以前足。學生告訴我:科目多,作業(yè)多,課間排著隊要到老師那兒報到,沒有緩和時間,晚上很晚才能睡覺,于是白天就是迷迷糊糊的狀態(tài)。我趕緊與其他幾位任課老師協(xié)商,并且在我們學校突破“臨界生為零”的精神指導下,共同協(xié)調制定了如何抓、什么時間段進行以及各科作業(yè)量多少的平衡方案。例如,九年級(11)班的數學課代表劉××和趙××思維靈活,做題速度快,但不愛背英語單詞,做英語題的準確性不高。于是我跟英語老師說定,下午自習專門給他們輔導英語。反之,記憶好的孟××、宋××、張××欠缺數學思維,下午自習課我來指導他們分析解題思路。中考復習的這個階段,各任課老師共同扶持,追尋真教育!
中考臨近,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在播撒知識的同時,更主要的是把真心播種在孩子們的心間,讓老師的真心點燃孩子們每一盞希望的明燈,讓我們這些初三的孩子們自信、踏實、勇敢地走向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大膽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培養(yǎng)問題[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