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英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為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徑。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教育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幫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法治觀念具有重要作用。而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教師應當跟隨時代的發(fā)展方向,抓住機遇,通過合理地利用自媒體平臺和技術,進一步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自媒體;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
初中教育階段是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對學生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由于受到了我國傳統(tǒng)教育形式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形式都還更趨向于舊方式,十分不利于教學的開展,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身心成長。因此,在實際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利用自媒體對教育的促進作用,為更好地展開教學活動提供路徑。
一、自媒體背景下初中道德和法治課程的特征
(一)內容多樣化
所謂自媒體,其實就是一種以網(wǎng)絡為載體,以個人為中心,以平臺發(fā)表為傳播途徑的信息發(fā)布方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往往網(wǎng)絡信息都較為豐富多樣,且快速便捷。如果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充分地對其加以應用,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書本材料、時間空間等限制,并進一步確保了教學內容的先進性。
(二)情境豐富化
在自媒體平臺中,其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十分豐富。不僅以文字的方式,還可以發(fā)布圖片或者音視頻。將此特點進一步地與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融合起來,則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書本內容,增強內容感染力,提升教學效果。
(三)時效凸顯化
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傳播速度快、時效性更強,因此在實際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結合課本內容的基礎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案例進行融合教學。這樣既可以將學習延伸至課內外,又可以進一步加強師生互動,改善教材課本的局限性和滯后性,凸顯實效性。
二、自媒體背景下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利用自媒體信息平臺,布置學習任務
在自媒體興起的時代背景下,可供人們交流互動的平臺越來越多。例如微信、微博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較多的平臺。這些自媒體平臺都具有網(wǎng)絡傳播的固有特點,傳播速度快,包含內容廣泛,且不具有時間空間局限。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不能再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學,要牢牢抓住自媒體的優(yōu)勢和特點,將課程教學從線下發(fā)展到線上,利用這些自媒體平臺開展更高效的教學。例如,在作業(yè)布置方面,教師就可以對其進行適當?shù)膬?yōu)化,不再單一地以課堂布置批改為主,可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線上布置學習任務。教師還可以通過組建微信群的方式,給學生提出一些與課本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種方式,學生更容易放松,能夠有效地減少學生對學習和作業(yè)的抵觸心理。
(二)靈活應用媒體技術,優(yōu)化教學方式
在實際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靈活地運用自媒體技術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充分利用自媒體中所富含的圖文、影視等,給予學生更為直觀的體驗,進一步增強課堂活力。如此一來,更進一步地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讓學生能夠在視覺、聽覺的雙重作用下不斷提升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自媒體平臺,如微信、盒子作業(yè)等,對學生進行在線指導或者學習成果的檢驗,便于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學生實際情況,避免因心理未能得到疏導而產生極端思想。例如,教師在教學了《學會負責》這一課時以后,教師可以在自媒體平臺、微博或者微信上發(fā)布一些與責任有關聯(lián)性的測試題,如:在日常生活中,你遇見過哪些勇于承擔道德義務的事情?而教師也要對學生的作答進行細心的評閱。如此一來,學生學習的陣地開始多元化,對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鏈接網(wǎng)絡與生活,深化道德認知
因自媒體平臺信息發(fā)布門檻低,雖自由卻也混亂,所以往往會出現(xiàn)大量的虛假消息發(fā)布和傳播。對此,教師在利用自媒體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就責任意識這一方面,教導學生不可在網(wǎng)絡中散布虛假信息,在結合現(xiàn)實案例的基礎上深化學生的道德認知。因此,在進行自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鏈接網(wǎng)絡與生活,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際問題中所產生的不同沖突碰撞進行反思,以此來為其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如在某某電視臺所爆料的假酸奶、假果凍事件,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對此實例進行剖析,而不是單一地把正確答案直接告知。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不斷地思索當中學會實事求是,正確理性看待問題的道理,從而塑造出良好的道德觀念。
綜上所述,自媒體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尤其是對于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學而言,如何培養(yǎng)青少年的正確思想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應當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jù)自媒體的特征,利用其所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與實際的教學結合起來,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及內容,以更好地促進青少年的身心成長和學習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愛兵.自媒體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優(yōu)化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2017(6):54.
[2]徐靜.在“回望”中引領兒童成長:自媒體資源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思考[J].中小學德育,2017(12):36-38.
[3]袁文婷.自媒體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優(yōu)化策略[J].好家長,2018(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