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只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核心素養(yǎng)的一種途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還是要立足課堂,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然而目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難以實現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的最終目標。根據相關教學經驗,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展開分析,并對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進行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途徑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其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yǎng)。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常常是將知識的傳授作為重點,忽視了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這從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應立足課堂實際,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從根本上解決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影響教學效率的眾多因素之中,學習興趣是一個核心因素。只有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進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眾所周知,道德與法治知識是比較枯燥的,對初中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教師從課堂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應做好教學設計,將枯燥的知識融入有趣的情境中來導入新課,可有效調動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繼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依法行使權利”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可在上課開始時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漫畫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第一張漫畫講述的是劉叔叔想通過買彩票中大獎,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第二張漫畫是劉叔叔買了一張彩票,想看看自己的運氣如何;第三張是劉叔叔真的中了大獎,且是最高獎項,這讓劉叔叔非常高興;第四張是劉叔叔找彩票店老板兌獎但是老板不愿意兌獎。在學生看完這四張漫畫后,教師再根據教學內容提出相關問題:“如果你是法官,你會支持劉叔叔的訴訟嗎?”學生議論紛紛。由此可見,創(chuàng)設有趣的漫畫情境,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順勢激發(fā)學生的討論欲望,促進學生相互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鋪墊,讓學生主動投入課堂學習中來,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計提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學起于思,思考是學習的開始,是學生進步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能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還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探究學習中,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生活需要法律”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提出這樣的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原始社會沒有法律,當時的人類是靠什么調節(jié)人際關系和自己的行為的?”強烈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哪些法律?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法律會怎樣?法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法律與個人有什么關系?”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
生活是學生學習知識最好的老師。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到一起,不僅能降低知識的難度,還能為教學內容增添許多生活氣息,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促進學生獲得進步與發(fā)展。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將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主動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例如,在講“關愛他人”這一課時,課堂設計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關愛他人的事情,讓每個學生說一說自己對“關愛他人”的理解,接著教師根據學生的分享與教學目標相結合,指導學生懂得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能做到心懷善意、盡己所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思想意識。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初中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有良好的導向作用,教師要想發(fā)揮課程的育人功
能,就要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加強對學生的情感灌輸及思想指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努力促進初中生的知行轉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共同收獲成長的有效場所。
參考文獻:
[1]王桂貴.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J].科技風,2020(1):28.
[2]趙學棟.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46.
[3]荊玉東.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之我見[J].才智,2019(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