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忠
摘 要:初中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同時也是學生各項能力高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作為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好其他科目的基礎性課程,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在初中教學工作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近年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整本書閱讀”這一方法使得語文教學質(zhì)量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
關(guān)鍵詞: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初中語文;課外拓展
新課程標準對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提出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初中生每年需要至少閱讀三本名著,閱讀量應達到260萬字以上。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運用方法鼓勵或是刺激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一、充分聯(lián)系課外文章,通過閱讀了解思想
在傳統(tǒng)閱讀基礎上,初中語文閱讀的基礎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和相關(guān)閱讀材料。語文課本中的文本一般是以單篇文章或者片段的形式給出,盡管教師能夠充分合理地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講解,對其進行精準分析和深度挖掘,但由于缺少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很難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整本書閱讀”方法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并與課內(nèi)文章進行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并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新課標規(guī)定了初中生要求閱讀的書目,但在教學過程中,有關(guān)規(guī)定落實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向?qū)W生推薦一些讀物,同時讓學生做好筆記和課外閱讀注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課本當中,錄入了許多名人大家的文章和作品。例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藤野先生》等。以《孔乙己》為例,在課文中,作者用細膩的手法,通過描寫文章中的主人翁“孔乙己”的外貌、穿著打扮等,以及在生活中的種種表現(xiàn),突出了孔乙己在封建制度腐朽思想的影響下以及科舉制度的毒害作用下,在其精神上已經(jīng)凸顯出了一種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的狀態(tài),其生活也面臨著窮困潦倒、被人戲謔嘲笑的境況。整篇文章雖然不長,但足以看出作者強烈的反封建主義思想。《孔乙己》這篇文章出自魯迅的《吶喊》,而學生在課下閱讀過《吶喊》后,又可以得知:《吶喊》一書解釋了社會的深層矛盾,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濃厚的憂患意識和反封建、渴望社會變革的情緒。
二、從內(nèi)而外進行延伸,通過閱讀開闊視野
課本中的內(nèi)容具有局限性,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在講完課內(nèi)文章后,利用多種渠道或者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拓展遷移,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同時還能積累更多知識和方法,在鍛煉學生閱讀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手法。從課內(nèi)到課外進行延伸還能讓學生體驗到更加豐富的閱讀情感,獲得最真實的閱讀體驗。課內(nèi)文章節(jié)選大多為原篇目中比較精彩或是感情表達比較充沛的部分,學生閱讀過后,雖能夠體會到更為豐富的感情和思想,但是長期閱讀此類片段,便會出現(xiàn)“閱讀疲勞”。缺少原文襯托的精彩片段是不完整的,學生只有閱讀過原文才會重新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審視,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
在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新聞兩則》中有《中英香港政權(quán)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這一則新聞稿。在講述這篇新聞稿的過程中,教師不但需要對新聞中的時間地點和過程進行詳細講解,讓學生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始末,還要在講解完課本內(nèi)容后,通過知識拓展遷移,讓學生對當時的社會背景、對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進行充分了解,并向?qū)W生講述香港回歸對于我國的重大歷史意義,以及香港回歸是多么不容易,過程多么艱辛。在講述歷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穿插一些我國近代史,并與現(xiàn)代生活進行對比,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現(xiàn)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在教學相關(guān)課文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
三、及時組織讀后交流,搭建良好閱讀平臺
閱讀過后,教師應帶領學生進行課后的基本交流和溝通,并為學生搭建良好的閱讀交流平臺。教師首先要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哪些事,遇到了哪些困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向?qū)W生解答一些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疑惑,如閱讀過程中如何建立前后文之間的有效聯(lián)系,怎樣抓住文章的脈絡進行快速閱讀,提取有效的線索等。另外,學生之間也要在閱讀“整本書”過后及時交流,互相學習閱讀技巧和寫作方法,并在課后集中交流展示閱讀成果。
例如,在課余時間讀完初中生必讀書目中《城南舊事》這本書之后,首先,學生要對作者寫作的時間背景有清楚的認識;其次,學生要重點抓住書中幾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英子”即主人公遷居,“蘭姨娘”和“德先叔”私奔,宋媽被接走,父親去世等。分別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同時,學生要深入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并模仿著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讓學生在廣泛交流感想、分享閱讀的快樂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
總的來說,“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等方面的工作難度有所降低?!罢緯喿x”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與學生進行頻繁溝通交流,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大量的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