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連科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化科技的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加有難度的挑戰(zhàn)。要想發(fā)展學生的語文實際運用能力,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更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發(fā)展的空間,提升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開拓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本文針對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從當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fā),提出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的幾種方案,旨在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
教師是教育的先行者、執(zhí)行者,在教育轉型的大背景下,教師無疑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要充分發(fā)掘語文教學的發(fā)展?jié)摿?,拓展發(fā)展空間,打造高效課堂,促進小學語文的發(fā)展。小學教師作為小學教育的中流砥柱,要充分意識到小學語文的重要性,讓教學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教師要通過打造高效課堂,實現(xiàn)高效教育的第一步,充分發(fā)揮教育對學生的塑造、引領作用,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從而適應社會發(fā)展,契合時代發(fā)展要求。同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高效課堂對學生的作用,以最實際、規(guī)范的方式,使學生在高效課堂中有所收獲。
一、在課堂上注重情感教育
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課堂的積極性和活躍度往往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首先,教師應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而不是高高在上。教師要學會以適當?shù)纳矸莺蛯W生交流分享,贏得學生的好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信心,鼓勵學生超越文本。其次,教師要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情緒和語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對課堂上偶然事件的控制能力,切忌把個人情緒發(fā)泄到課堂上,影響教學質量。最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來適當?shù)胤庞骋恍┯哪p松的影視片段,避免課堂氣氛的沉悶。
例如,在教學《落花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關于本課內容的圖片和微課視頻放映出來,使學生學習更具有趣味性,讓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課堂上還原故事過程,這樣不僅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同時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使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和生動有趣。當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因為緊張和害怕而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肯定的眼神和期待的目光往往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支持和鼓勵。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情緒,帶動課堂氣氛,讓課堂“活”起來,從而使得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堂,保證教師實現(xiàn)基本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二、注重思考和實踐探究
沒有學生思考的教學活動算不上成功的教學活動,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教學內容的重要部分,這就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開展探究學習。獨立思考與多維探究的關鍵是明確學習任務,多維探究即指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多維教學模式,既包括課堂講解,又包括教學互動和合作學習,要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來提升學生的實際語文運用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多樣的教學活動來啟發(fā)學生思維。學生的主動性是進行多維探究的基礎,教師要運用語言、情感及行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和時間賽跑》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大致意思后,仍有許多學生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時候教師可以舉一些有意思的記憶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講解大致主旨,而這些方法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然后,組織學生分組探究,進行思考。最后,教師在課堂上總結知識要點,深化教學成果。教師要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不能使學生固定在一種思考模式里面,而應通過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這樣不僅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獨立探究能力,更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課文的內涵,才能讓教師更好地為學生解答疑惑。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改進教學方式
語文學科是一門與社會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它所涵蓋的知識隨著時代發(fā)展越來越多。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階段中知識涵蓋量最基礎的一個階段,它需要一種工具來搭載巨大的知識量,并快速、高效、精確地傳播出去。多媒體正是迎合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應時代要求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的關鍵時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多媒體的發(fā)展愈加完善,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要求愈加急切,將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完美融合,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共同思考的方向和共同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木蘭詩》這一課時,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接受到教室為其準備的學習資源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大量關于《木蘭詩》的歷史起源、歷史故事以及其他作品。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木蘭詩》這一課時中,學到的不僅僅是《木蘭詩》中的這兩首作品,而且能增進對整個先秦文學的理解。學生通過多媒體在搜索有關這一課時的學習資源時,不僅僅會了解到廣泛的課外延伸知識,更能掌握歸納知識、整理知識的能力。學生在學習完《木蘭詩》后,可以通過多媒體提交作業(yè),從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課后教學任務的創(chuàng)新。
四、結語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掌握創(chuàng)新教學語文的方式是革新語文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實踐過程中,要注意綜合多方面的因素,立足教材,面向學生,力求達到教學質量的最高。教師在教學時,要多層次的講解、多方面的攝入,才能擺脫無效的教學活動,用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陳麗.對高效課堂與課堂高效的理解與踐行[J].教學藝術,2017(32).
[2]莫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活”起來[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