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彤
摘 要:生物是一門具備實用性、綜合性特點的學科,而初中正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啟蒙階段。但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沿用講授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課堂氛圍缺乏活力,學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主觀能動性也相對較差。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積極學習新型的教學理念,加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其能真正喜歡上生物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新;學習興趣;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5-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44
生物學是現(xiàn)代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其內容涉及醫(yī)學、遺傳學、動植物學以及生命科學等多個尖端領域,學好生物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生物學的理論以及定義均相對復雜,學生理解記憶起來相對困難,因而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動力是十分重要的[1]。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新型教學理念的普及,初中生物教學水平也得到明顯的提高。但部分教師以及學生對初中生物的重視程度仍較低,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對教學效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筆者分析探討了當前初中生物教育中尚存在的問題,旨在為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提供可供參考的創(chuàng)新建議。
一、初中生物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學理念落后,對初中生物的重視度不足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中學都只看重升學率,對生物這門“副科”的重視程度偏低,導致初中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不愿意花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同時,由于生物不在中考的考試范疇,所以學生的學習意愿也普遍較低。另一方面,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能力強、專業(yè)知識扎實的教師隊伍,無論是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還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都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2]。但由于各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距較大,造成鄉(xiāng)鎮(zhèn)中學以及偏遠地區(qū)的師資力量相對缺乏。尤其是生物學科,教師的配備相對較少,工作強度和壓力較大,大多數(shù)時候只能保障教學目標的完成,缺乏足夠的精力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同時,很多中學都不注重對生物教師的培養(yǎng),缺乏制度化、科學化的培養(yǎng)方案,導致初中生物教學模式止步不前,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的提高。
(二)教學方式單一,生物課堂的學習氛圍沉悶
初中生物課程的內容相對煩瑣,且知識抽象,再加之學生是首次接觸生物知識,生物學思維尚未形成,知識消化、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因而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以染色體、基因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例,這些知識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且晦澀難懂,使得部分學生產生厭倦感。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其尋找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活躍課堂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目前一部分教師仍采用枯燥、單一的灌輸式方式開展生物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效果也是差強人意。也有一部分教師雖然愿意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但在教學過程中沒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需求,只是簡單地照搬照抄,缺乏必要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僅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以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為例,一些教師雖然能按照流程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任務,但常常會忽略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大多未經嚴謹、細致的思考便直接得到答案,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思維的目的。
(三)教學設備缺乏,開展生物實驗的機會較少
實驗是生物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大部分中學尚未完善教學實驗設備,實驗經費不足,所以常常會出現(xiàn)兩個甚至是幾個學生共用一個實驗儀器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根本來不及理解實驗過程,課堂時間就已經結束。甚至部分經濟水平落后的中學尚未設立專門的生物實驗室,導致很多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同時,雖然一些學校具備良好的實驗教學資源,但生物實驗課程的設置較少,且對科研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足,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機會較少,無法深入理解相關知識。此外,一些學生由于缺乏對生物課程的興趣,所以常常無法意識到生物實驗的重要性,只是單純地覺得實驗過程有意思。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學生能記住重要的實驗結果以及理論,但由于缺乏對知識的深層次探索,根本無法理解實驗的重要轉變過程及其內在的原理。
(四)評價方式落后,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動力
考試成績是評價學生的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為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果,需要學校與教師共同努力,加快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充分體會到努力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以及榮譽感。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初中生物教師都更加關注成績良好的學生,上課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也更愿意指定這些學生來回答。而且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兼顧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久而久之,成績較差的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被放棄的感覺,這不僅會打消其學習積極性,也會傷害其自尊心。由于學習動力不足,且學習信心喪失,其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落后。
二、加強初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為課堂的中心,轉變傳統(tǒng)的重知識教育觀念,提高對學生素質、人格教育的重視,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教師常按照整齊劃一的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對學生的需求、學情以及課堂氛圍的關注度較少?;诖?,教師應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性認識,充分把握知識的內涵,同時多渠道收集資料,充分了解學生的思維方法、知識背景以及生活經驗,選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應用于生物課堂教學中。
另外,創(chuàng)新教育具有問題性的特征,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營造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氛圍,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新知識學習的興趣,以激發(fā)其主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以光合作用相關知識的學習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課本上將綠葉比喻為制造有機物的‘工廠,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綠色植物不用‘吃東西,還能‘生存和‘生產呢?”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教材上尋找答案,并分小組進行討論,最后集中發(fā)言。待問題解決后,教師可繼續(xù)提出下一個問題,通過逐步引導,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首先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明確學生的學習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知識儲備以及教學水平,所以教師應主動提升自己,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校也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快建立起高水平的生物師資力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提升生物知識的生動性以及形象性,以幫助學生消化復雜難懂的理論知識。以細胞分解知識的學習為例,對于學生來說細胞存在于身體的各個角落,但由于看不見、摸不著,所以理解起來相對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向學生展示細胞的真實分解過程,以提高教學的直觀性以及有效性。同時,在保障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生物知識的科普視頻,以拓展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這樣不僅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也能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生物世界的美妙,以調動其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為了讓抽象的生物理論具體化,教師也應積極開展模型教學法,利用模型對一些生物學現(xiàn)象進行展現(xiàn),以幫助學生牢記重要概念。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并制作簡單的生物實驗模型。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習興趣[3]。
(三)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實驗課在初中生學習生物知識、認識生物世界中發(fā)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學校應提高對生物實驗課程的重視程度,適當增加資金投入,以完善生物教學設施,保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也應明確實驗課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課程,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的學習態(tài)度。
初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在學習過程中常呈現(xiàn)出情緒化以及無意識性的特點,在進行生物實驗時常常會被無關的內容所吸引,雖然上實驗課的意愿較高,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實驗課開始之前,教師應明確告知學生本次實驗的學習目的以及具體要求,引導其認真探究實驗內容,集中學習的注意力[4]。同時部分生物學實驗可能會受到季節(jié)、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驗選材時要基于實際情況安排合適的實驗課程,尋找適宜的實驗材料。另外,為保障實驗課程的順利開展,教師應提前進行預實驗,如果失敗,需要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探索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操作要領,以達到理想的實驗效果。
(四)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機制已經無法適應教學的需要,僅憑借考試成績也無法客觀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實踐能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創(chuàng)新評價機制,從學習態(tài)度、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幫助他們明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并給予其充分的鼓勵以及科學的引導,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生物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決不能采取放棄、任其發(fā)展的態(tài)度,應給予其針對性的輔導,并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其能真正地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加快教學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探索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以充分調動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使他們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有效促進他們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高智.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J].2017(5):195.
[2]張愛霞.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都市家教月刊, 2017(1):63.
[3]林惠玲.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課堂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考[J].考試周刊, 2018(8):149.
[4]王清偉.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 2018(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