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思
摘?要:作文在小學語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程,作文可以讓小學生把自己對事情的看法記錄下來,同時也是鍛煉小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的一項重要的途徑。由于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知識點僅僅停留在所學的語文知識體系當中,導致學生的作文與教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表現(xiàn)為相同的意思重復進行敘述,學生的寫作興趣不高,從而容易引發(fā)學生對學習語文作文的負面情緒。本文就課外閱讀進行研究,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7-0134-02
雖然我國倡導小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但是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在現(xiàn)今小學生們課外閱讀量小,對課外書籍不感興趣,集中在網(wǎng)絡(luò)游戲和視頻上;還有作文內(nèi)容來源渠道狹窄以及作文的教學形式陳舊等問題。通過研究分析得知,作文水平的提升取決于課外閱讀積累的大小來決定的,課外閱讀是獲取寫作積累的主要途徑,是擴大閱讀面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激發(fā)寫作潛能的主要工具。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1)作文內(nèi)容來源渠道狹窄
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以及行為能力限制了其生活的圈子,活動的范圍相對于成年人較狹窄,主要的生活范圍就是家庭和學校,這就導致了其作文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和家庭學校有關(guān)的方面,如長輩、同學、老師、學校一系列的話題,如果選擇一個他們不知曉的題目,他們就變得茫然,一片空白。因此,小學生們的作文內(nèi)容獲取渠道特別有限,基本上都是來源于家庭和學校,這就導致他們在作文的寫作上不能夠進行創(chuàng)新,總是圍繞著這兩方面的話題進行寫作。面對這種情況,讓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很好的規(guī)避這種情形,通過課外閱讀來拓展學生們的視野,讓其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從而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了更廣闊的"生活范圍",從而有了更多的素材。
(2)作文教學形式陳舊
當前的作文教學重應試,教師們把重要的方向放在學生的成績單上那個帶有數(shù)字的分數(shù),忽略了最初寫作文的最終目的。作文教學的初衷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但是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學生的分數(shù)成為了家長和老師比較看重的成分,就導致教師教學的目的是應試教育,只注重結(jié)果而忽略育人的目的。除此之外,在作文寫作上,大部分都是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把題目和結(jié)構(gòu)告訴學生,然后學生根據(jù)要求進行寫作,寫出來的作品就會缺失新鮮感,缺少靈魂,這種現(xiàn)狀忽略了學生們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枯燥無味的格式要求,讓學生的興趣蕩然無存,慢慢的就會對作文創(chuàng)作失去了興趣。
(3)學生課外閱讀量小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們的主要閱讀的渠道就是課堂上那一本語文教科書,也就是那二三十篇文章,一個學期下來也就是那么幾篇。此外家長對學生的要求也甚高,大量的課外興趣輔導班,基本上無周末,無假期,從而就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家長的教育方式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學習舞蹈、唱歌、鋼琴等形形色色的興趣愛好,從而忽略了閱讀這個古老的傳統(tǒng)。
2.課外閱讀對作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課外閱讀是獲取寫作積累的主要途徑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風俗文化、民族傳統(tǒng)以及人物傳記等,這些知識都在我們當今的社會傳播開來,人們可以從業(yè)余時間來獲取這些知識。作為小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這些課外閱讀讀物涉及到各個方面,從另一個角度看通過閱讀這些課外書籍可以作為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途徑。學生在進行寫作過程中,可以嘗試將這些內(nèi)容寫到作文中去,提升自身的作文寫作水平。
例如,學生在對《西游記》進行閱讀時,老師借助網(wǎng)上的視頻、動畫等形式,引導學生對孫悟空的經(jīng)歷的取經(jīng)困難展開聯(lián)想,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體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還可以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到"取經(jīng)"的困難,也可以在觀看視頻后,讓學生交流觀看視頻的感受,或者讓他們自己在課后把觀看視頻后的感受寫下來,此外教師在《 吹泡泡》 以及《 父親、樹林和鳥》兩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分析課文,讓學生了解《 吹泡泡》是作者冰心回憶自己小時候玩吹泡泡的游戲,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另一篇是通過父子關(guān)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了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找到文章的主旨大意。同時也通過將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介紹文章當中使用的寫作方法,并通過舉例教會學生如何在自己的作文當中運用此方法。在學習完這兩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出閱讀這兩篇課文之后的讀后感,或者是以這兩篇課文為模板,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和父母之間的一些故事,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方式,更好地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并引導學生以后在自己的作文中引進這些內(nèi)容,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1)課外閱讀是擴大閱讀面的主要途徑
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小學生的閱讀面基本上來自于語文課上的那一本教材,一個學期只有二三十篇的文章,在某些情況下,老師并不會讓學生來朗讀這些文章,而是為了趕課程直接進行講解,就導致學生對于文章的掌握不是很清晰,從而在作文寫作上面臨擇題單一。而課外閱讀能規(guī)避這些問題,課外讀物涵蓋了方方面面的事物,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課外文章,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能夠發(fā)散性的延伸出更為豐富而有深度的寫作思路。
(2)課外閱讀是激發(fā)寫作潛能的重要工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家庭和學校之外的事物充滿興趣,而讓他們接觸外面的事物最便捷的途徑就是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不僅讓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而且還會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他們?nèi)チ私庾髡叩膶懽饕鈭D,從而激發(fā)其自身的寫作潛能。此外,教師們要多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引導他們在平時閱讀課外刊物時,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多進行分析和思考,這樣才能讓他們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才能把作文寫到深刻。
(3)課外閱讀能豐富小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
小學生想要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就需要具備大量的寫作素材以及語文功底,而教材上的知識畢竟有限,因此就需要學生通過開展課外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小學語文老師要指導學生如何來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使學生并不是因為讀而讀,而是帶著閱讀目的去讀,在閱讀的同時,還要書寫閱讀筆記,將看到的佳詞美句記錄下來并化為己用。
通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為自己的寫作提供大量的素材。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定期組織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互相交流,分享他們最近課外閱讀的成果,這樣不僅能夠使教師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為了鞏固他們的閱讀效果,同時,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課外閱讀,使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學生認真仔細的閱讀,并在閱讀中將自己喜歡的語句以及段落摘抄下來,就能夠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有效的拓展,進而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使其寫作能力也得到了不斷的進步。
“不聽窗外聲音的教材”的模式不適合教學政策。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也很有害,縮短了學生們的視野。而課外閱讀是一種永遠不拖后腿的教學方式,課外閱讀不僅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也起到了促進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生個人視野的作用,課外閱讀永不落時。
參考文獻
[1]徐艷.淺談?wù)n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01):23-24
[2]陳麗君.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5(08):41-42
[3]閆秀峰.“真情實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0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