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娟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的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時,不僅要圍繞語言表達和英語交際的特征,而且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運用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實地檢驗出哪些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是最科學最有效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核心素養(yǎng);興趣;示范;中西文化
英語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英語教學更加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優(yōu)良品行的健美少年。英語教學以往以語言運用能力作為核心目標,其實這遠遠不夠,英語教學更重要的,是要改變學生的心智和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是通過語言來理解和表達思維意識的能力;思維品質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活動。文化意識是理解各國文化內涵,尊重文化差異。學習能力是獲得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些都貫穿在整個英語教學中,同時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
(一)教師要提升自身素質
教師是人類社會的工程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的心理素質、德才品行影響著他的教學質量和對學生的培養(yǎng)成果。因此,教師既然為人師表,就應以身立教,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我,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一些教師喜歡在課堂上接聽電話,或者坐姿不端莊、對學生責罵等等,這些不好的行為都可能會掀起班級里的模仿熱潮,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教師應該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嚴格把關,為學生的發(fā)展做好典范。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向導。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興趣的方式多種多樣。平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動畫片、話劇表演、做游戲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課堂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于不懂的地方敢于提問,平時敢于解答,讓學生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自主解決問題,這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牢牢抓住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旺盛的特點,在自己的教學模式中增添創(chuàng)意,使學生從被動變?yōu)橹鲃?,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中得到了快樂,對學習不感到乏味,自然會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主動學習能力是讓學生終身受用的能力。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和發(fā)現(xiàn),使學生學會分析和判斷。在教學新版PEP六年級下冊《Then and Now》這篇故事時,筆者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本中的新詞。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故事圖片理解cavemen;當讀到house robot時,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發(fā)現(xiàn)機器人正在做家務,這樣便輕松理解了house robot的意思;當讀到Heal the world.Make it a better place.時,學生聯(lián)系前文中人類破壞地球等這些信息,一下子猜出Heal the world.的涵義,頓時,孩子們洋溢著很有成就感的喜悅之情。
(四)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
中西文化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因此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將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把握英語的語言本質和思想內涵。英語教學應有利于學生理解外國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如在教學閩教版三年級上冊Numbers時,可以介紹中國人喜歡“8”是廣東人把“88”念成“發(fā)發(fā)”的諧音,因而備受喜愛。還可以告訴學生諸如“13”在西方國家是個不吉利的數(shù)字。在教學閩教版三年級上冊Age and Phone Numbers時,告訴學生問年齡在中國是個很常見的問題,但在西方文化這屬于個人隱私,問別人年齡是個很不禮貌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
(五)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品行
英語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滲透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英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在教學新版人教版PEP五年級上冊Unit2《My Week》時,可以先由Amy經常在家洗衣服、做飯的話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表達自己通過幫媽媽做家務的體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關愛家人、尊重長輩、熱愛生活的優(yōu)良品質。例如,教學《I am angry》時,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前半部分讓學生表現(xiàn)出自己生氣時候的行為動作。而在后半節(jié)課,教師要針對學生生氣時表現(xiàn)出的隨意摔東西、打人、罵人、踢垃圾桶等行為,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讓學生知道負面情緒給自己帶來的消極影響,并向學生傳授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使學生學會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體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及長遠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品德,并懂得對自己的言行進行約束,成為具有綜合素養(yǎng)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小艷.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4,2(210):91
[2]夏雪梅.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學校課程建設:水平劃分與干預實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3(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2
(甘肅省秦安縣興國學區(qū)邢泉小學,甘肅 天水 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