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法恩 劉祥芹
摘 要: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高中教育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高中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立德樹人”理念逐漸被高中政治教師所重視,并被廣泛應用于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然而,不少政治教師對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并不充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我國在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立德樹人理念的應用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對高中生及政治教師的調查訪問結果提出幾點理論建議,希望能為高中政治教學改革提供一些理論支持。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政治;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42-0037-02
引 言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黨中央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時代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新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意義重大。我國傳統(tǒng)的高中教育幾乎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yōu)槲ㄒ坏慕虒W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高中政治課程的設立本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和道德修養(yǎng)。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應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教學實踐中,使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與提高學習成績并重,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一、立德樹人理念在我國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性
1.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問題突出
“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健康的思想品德無論對青少年自身的發(fā)展,還是對社會穩(wěn)定及祖國繁榮發(fā)展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高中時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個人修養(yǎng)的最佳時期,然而,迫于升學壓力,我國傳統(tǒng)的高中教育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上有所欠缺,導致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問題逐漸凸顯出來。例如,當代多數(shù)青少年安于享樂、不思進取、責任感缺失,在本該努力奮斗拼搏的年紀卻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網(wǎng)絡游戲、娛樂八卦等消磨意志的事物上,毫無家庭責任感;而在選擇努力奮斗的部分青少年中,半數(shù)以上的人把追求奢華生活視為最終奮斗目標,毫無社會責任感。另外,當今大多數(shù)高中生從小在家人的寵愛與教師的鼓勵安撫中長大,他們在潛意識里把家人及教師的無私奉獻視為理所當然,在遇到自己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時,往往會將其歸咎于他人。他們認為學習是父母、教師壓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負擔,缺乏對家人及教師的尊重和理解,更很少有人會真正理解“百善孝為先”“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千古遺訓,對父母家人、教師、朋友缺乏感恩之心[1]。
這些共性問題充分體現(xiàn)出當代很多青少年責任感缺失、道德認知差的本質,這些無論對青少年的自身發(fā)展,還是對社會進步來說都是不利的。所以,將立德樹人的理念滲透到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提升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迫在眉睫。
2.時代發(fā)展給學生道德修養(yǎng)帶來的挑戰(zhàn)
當代青少年出現(xiàn)上述問題除自身原因以外,還包括很多社會因素及家庭因素。
現(xiàn)如今,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帶動了經(jīng)濟發(fā)展,我國正逐步走向全面脫貧之路,多數(shù)家庭過上了安穩(wěn)富裕的生活,且對子女十分溺愛。相關調查表明,大多數(shù)高中生在家里很少做家務,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從來沒有做過家務,自己的內務問題也是由家長全權包攬,殊不知這并非對孩子的寵愛,而是捧殺,嚴重影響了對高中生獨立性的培養(yǎng)。
另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機遇,還有不少挑戰(zhàn),隨著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一些不良因素也逐漸凸顯,對社會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長。例如,日益增多的網(wǎng)絡游戲、娛樂明星的八卦消息等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多少青少年沉迷網(wǎng)絡游戲無法自拔,多少青春靚麗的高中生因為娛樂八卦的影響崇尚奢華無度的萎靡生活,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
所以,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意義重大,高中政治教師理應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幫助青少年在高中時期形成良好的社會及家庭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確立遠大理想,為社會發(fā)展、民族強盛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二、立德樹人理念在我國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現(xiàn)狀
自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重視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以來,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大趨勢下,高中政治教師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了加強對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有效的方法。但是各學校目前在立德樹人理念上的理論研究并不充分,高中政治教師也普遍缺乏實踐經(jīng)驗,再加上高中生學習任務繁多、升學壓力很大,將這一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并非易事[2]。
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高中政治教師認為在政治教學中貫徹立德樹人理念對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形成意義重大,有助于學生步入社會后的長遠發(fā)展,他們也樂于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考慮,愿意在這方面付出努力。但是,實際的教學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如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較多且比較復雜,課時安排較少,但是教師數(shù)量有限,教學任務繁重。在不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前提下,高中政治教師很難抽出時間和精力深入研究立德樹人理念的科學實踐路徑。另外,高中政治師資力量薄弱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研究比較深,很多教師對其理解不充分,更難以將其與立德樹人理念有機結合起來并傳授給學生。
三、立德樹人理念在我國高中政治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策略
立德樹人理念在我國教育領域其實由來已久,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但是在現(xiàn)代教育領域中一度被忽視。近年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立德樹人理念重新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將立德樹人理念與當代教學內容和時代特點相結合是困擾高中政治教師的一個難題。
1.提升高中政治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
高中政治教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準繩,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確立準確的政治定位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將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可程度,將立德樹人理念充分運用到政治教學中更是需要政治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思想品德高尚、道德素養(yǎng)優(yōu)良的榜樣。高中政治教師要努力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具備堅定的愛國情懷、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政治教師的選用上,學校應將思想道德修養(yǎng)作為硬性考核條件,或根據(jù)定期考察教師的思想品德狀況任免政治教師的職位[3]。
2.將教材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
高中政治教材內容枯燥乏味,高中生在學習政治的過程中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方法應付考試,難以將其內容與實際生活中的事件聯(lián)系起來。高中政治教師要扮演好引領者的角色,在認真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的同時,將其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結合起來,在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理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念。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讓學生在課下收集與教材學習內容相關的案例,使其在收集資料的同時更能充分理解教材中的德育價值。
3.定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迫于各方面的壓力,高中學習生活無疑是枯燥乏味的,若是能夠在繁重的學習生活之余定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對于高中生來說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高中政治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例如,關愛孤寡老人的社會公益活動、歷史遺址參觀、校園傳統(tǒng)文化活動等,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更能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繼承和發(fā)揚熱愛祖國、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提升文化自信,并在實踐中歸納、反思、體驗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高中政治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進度對實踐活動的選取加以干預,引導學生形成強烈的愛國情懷,樹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
4.根據(jù)時代變化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式
時代在不斷變化發(fā)展,我們每個人都要與時俱進。高中政治教師更要根據(jù)時代變化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摒棄傳統(tǒng)政治教學模式中的錯誤教學方法,避免進入在課堂上給學生羅列大量的知識點,課下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誤區(qū)。高中政治教師要學會抓住當代高中生的特點,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與學生平等對話、緊密交流,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在課堂上,教師要在充分準備課程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多與學生互動交流,給他們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學習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4]。
另外,科技的發(fā)展也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方式,高中政治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fā)展帶來的便利。例如,教師可以在講述愛國主義這一章節(jié)時,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放映愛國影片的片段或歷史影像資料,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深刻理解國家的含義,產生強烈的愛黨、愛國情懷。教師應在充滿現(xiàn)代科技元素的課堂上給學生營造與傳統(tǒng)政治課堂不一樣的氛圍,從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
結 語
與以往過于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理念不同的是,立德樹人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終身發(fā)展,提倡采用學習成績與思想品德培養(yǎng)并重的教學模式。高中政治學科中恰恰有很多知識點與此理念不謀而合,政治教學改革的重點就是將這些知識點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并使學生將其運用于實踐中,從而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王小玲,賈少華.“立德樹人”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學實踐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9(27):78-79.
包惠娟.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20(10):90-91
單鳳彩.高中政治教學“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67-68.
趙彥斌.關于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3):211-212.
作者簡介:張法恩(1970.4—),男,山東沂南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研究。
劉祥芹(1966.2—),女,山東沂南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