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生花
【摘要】作為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幼兒期,如何有效地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將幼兒的自主語言學習能力通過不同的方法激發(fā)出來極為重要。在幼兒的生活、學習、游戲過程中,讓幼兒熟練自如地掌握語言學習、表達的相關技巧。本文即從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刺激表達興趣,生活化教育糾正發(fā)音習慣,以及通過結合游戲的反復練習和使用來加強幼兒的表達和使用語言能力的習慣這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說明。
【關鍵詞】幼兒語言表達教學? 游戲化教學? 培養(yǎng)幼兒語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4-0072-02
幼兒期是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語言又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幼兒身體和心靈成長的過程中,語言和思維內外相輔促進其生長發(fā)育。所以,身為父母都會格外關注孩子語言能力的發(fā)展。當孩子從牙牙學語到能說出連貫完整帶結構的句子,從襁褓中的無目的模仿到幼兒園時期的初步系統化學習,學習語言的能力在穩(wěn)步強化,對幼兒語言學習來說是質的跳躍。而強化這種系統性學習結果的主要任務就是持續(xù)鞏固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6歲對幼兒來說,是語言學習過程中非常值得重視的黃金期,是幼兒終身駕馭語言能力最不可輕視的時間段。在這一階段,家長和老師要格外注重在幼兒語言練習方面的發(fā)揮表現,多多指引和鼓勵幼兒去說活、去交流。為幼兒創(chuàng)設想表達、能表達、主動表達的語言環(huán)境,為他們之后更好地運用語言能力奠定扎實基礎。因此,作為啟蒙者必須抓住時機,以培養(yǎng)幼兒語言學習能力為目的,通過激發(fā)幼兒興趣為以后系統性地接觸書面語言做好準備。
一、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說話的興趣
幼兒園的孩子,尤其是小班孩子普遍年齡偏小,因此剛入園時,由于周圍環(huán)境與人物的變化導致心理層面的不安,不愿意和老師說話,不愿意與同伴交流,不愿意接受新的環(huán)境。為了使幼兒能夠接受這種改變,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作為教師,在組織寓教于樂的游戲活動前,首先應積極為幼兒營造一個溫馨愉悅,能主動說話并且具有安全感的園內氛圍。教師可以主要從環(huán)境的布置,材料的選擇投放,玩具的擺放,教師親和的態(tài)度等方面做好準備,讓幼兒在一個充滿溫馨和愛的氛圍中,愿意并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與別人交流。如早晨在幼兒入園時,老師可站在教室門口迎接孩子,主動與他們微笑著打招呼:“早上好!”“你今天真漂亮!”;或者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初步減少他們對新環(huán)境的恐懼和對老師及小伙伴的陌生感。其次這種行為可以迫使孩子有意識地跟老師問好,增加孩子開口說話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對老師和幼兒園的信任。還可以在幼兒園開展的一日活動中,通過游戲多與幼兒進行身體接觸,并盡量多創(chuàng)造幼兒和老師、小伙伴之間的身體接觸的機會,滿足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使幼兒保持對幼兒園生活的濃厚興趣。通過各種方式,主動與幼兒交流,圍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內容來增加他們說話的頻次。另外,我還會在平常的語言課學習中,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進行談話活動。談話活動中,引導幼兒以一個中心話題,自由地表達個人見解,無論幼兒原有的經驗怎樣,無論幼兒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他們都可以在這個過程內將自己腦海中所想說的話說出來。例如:在“我最喜歡的生日”活動中,我根據情境創(chuàng)設,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過生日嗎?”幼兒會根據個人經驗和感受,想起對應的生日場景,自發(fā)地開始談論關于生日的各種話題。其次,根據已經有了畫面感的問題,提出第二個引導問題,“今天森林里的小兔子要過生日了,我們可以陪她一起過嗎?”這時候,大部分幼兒已經被快樂的情緒所感染,開始主動地講述、盡情地唱歌、手舞足蹈地表演,他們通過眼神、動作、語言主動跟隨游戲的節(jié)奏,積極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并和同伴愉快的分享和交流。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孩子的語言,語言在環(huán)境中得到運用。在這些看似平常的游戲活動中,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一個與實際生活貼近的近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游戲和語言交流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在游戲表演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通過這些自發(fā)性的多樣化的表演,讓語言活動課更生動。也是通過這類實踐,我觀察到幼兒在其信任和能感受到快樂的環(huán)境中,對語言的運用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語言能力的鍛煉效果顯著。
二、利用生活化教育,培養(yǎng)幼兒正確清楚的發(fā)音習慣
語言能力是兒童整個體智能發(fā)展的核心。從幼兒能夠開口說話后,讓幼兒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發(fā)音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幼兒時期,其生理結構尚未發(fā)育完全,幼兒無法做到在聽覺方面進行分辨,對自己發(fā)聲的調節(jié)也無法控制,因此大部分幼兒無法對相近的發(fā)音進行區(qū)分,在語言學習中出現將相似音節(jié)互相代替使用、發(fā)音不準及不能正確發(fā)音的行為。這時候,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同時,要引導幼兒堅持和反復實踐糾錯,在父母和老師的指導下,盡量用生活化的游戲式情景教學帶動孩子的學習和模仿天賦,用幼兒容易接受且理解的方式,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比如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一句簡單的問答,孩子反復提問,樂此不疲,百玩不煩,盡情地體驗游戲所帶給他們的無窮樂趣,同時孩子的語言也在簡單的游戲活動中得到了發(fā)展。而對幼兒來說,最喜歡模仿和表演,他們常常會憑借著自己已有的淺顯的生活經驗,去模仿成人的話語以及說話時的語氣、口吻,甚至會惟妙惟肖地模仿他們的動作。幼兒園孩子最初的語言能力有一半是源于模仿,除了父母,教師便是幼兒模仿的主要對象。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正確的發(fā)音習慣,同時加強自身語言的規(guī)范化,讓自己的發(fā)音清楚正確,為幼兒樹立正確的模范榜樣,起到示范作用。我在平時的上課、講故事、唱歌等教育活動中,都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發(fā)音,并引導幼兒注意我的發(fā)音口型,讓幼兒感知發(fā)音的微小差異及掌握發(fā)音的方法。即便是和幼兒玩游戲、聊天時也注意自己的發(fā)音,及時糾正孩子對于個別詞語的音準,引導他們養(yǎng)成正確清楚發(fā)音的好習慣。另外,我還會將語言訓練和游戲緊密結合,角色游戲因其真實而貼近生活倍受孩子們喜歡,他們扮演著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角色,時而自言自語,不與同伴交流;時而眉飛色舞,情緒高昂,和同伴有說有笑,我們看到孩子們在游戲表演中,和同伴交往的語言也多了。游戲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進行語言學習和語音練習。
其次在游戲課程的設計方面其實可以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段來分別設置適合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定制類游戲課程內容,不同的年齡段游戲課程設計的重點不同,如針對小班低齡幼兒,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其表達興趣和完整表達的語言使用習慣,同時在游戲中多設置情景讓低齡幼兒理解語言和場景及情緒的關系;針對中班幼兒來說,適當增加游戲化課程中的不同詞性的詞語,結合在較完整的表達習慣中,讓幼兒大量運用并逐步掌握好組詞,組句等基本語言規(guī)律,嘗試訓練完整語句中的詞句替換;而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更多的是需要在游戲課程中能夠自主表達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復合句式,培養(yǎng)能夠看圖表述的一些基本語言能力,多讓他們自己表達,能夠較熟練地自由表達并且運用語言。
三、引導幼兒反復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詞匯
當有了好的語境和正確的發(fā)音示范后,對幼兒來說,如何保持該語言學習能力并且穩(wěn)健提升,對教師來說也是在幼兒整個語言教育階段的難點。在生理方面,幼兒的腦部成長實際是以右腦為主,想象力是右腦成長最外在的體現。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想象力不斷豐富的狀態(tài)下,只有提升語言學習能力才能保證孩子左右腦的均衡發(fā)展,對其未來的潛能發(fā)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去發(fā)展孩子的語言學習興趣,使他們保持有話愿說,有事愿講的狀態(tài)。
如游戲時請幼兒觀察眼前的各種玩具,再說出面前各個玩具的名稱及是否有自己喜歡的玩具,然后逐步引導幼兒說出喜歡的原因,是否可以分享一下這個玩具和自己的一些小故事等。如有的小朋友會說“我喜歡玩電動汽車,它跑起來很快,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可以繼續(xù)啟發(fā)幼兒進一步鼓勵幼兒講出和好朋友可以怎么玩等內容。有的小朋友會說“我喜歡拼圖,它是我的好幫手。”引導孩子繼續(xù)表述為什么會把它叫作小幫手呢?如果有其他的朋友想要一起玩,要如何分工等啟發(fā)性問題。這樣,孩子們在愉快的游戲中個個爭先恐后地向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講述自己心愛的玩具以及有趣的故事,通過多講多練,使他們習慣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其次,除了不斷使用語言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幫幼兒豐富他們的詞匯量,在學習、生活場景里易理解的名詞,一些易于感知的動詞,以及較難的、用來表明事物狀態(tài)性質的形容詞。并逐步加強幼兒對“把”、“個”、“輛”、“匹”等量詞的學習運用,可以在一些互動分享型課程中,有意識地增加其使用情景和重復提及率。讓幼兒在運用語言的時候更加自如,同時教學者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表達內容,當幼兒說出的內容存在一些瑕疵和問題時,首先觀察記錄是否多次出現,如果多次出現可以教幼兒一個更簡單但正確的表述法慢慢引導。
四、從詞到句,從書本到藝術多途徑促進幼兒口語發(fā)展
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多學科的交叉教育,不斷擴展幼兒的經驗,為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提供條件。當幼兒的詞匯量逐漸充實、理解能力逐漸精確時,作為教師,可引導幼兒在詞匯組合成句時合乎語言邏輯及使用規(guī)范,更完整地去表達。幼兒語言學習的發(fā)展,實則是在完整語句、復合語句出現時,才有了顯著提升。從“我,蘋果”(缺少謂語“吃”),到“我要吃紅紅的蘋果”,就是幼兒得心應手掌握語法規(guī)則的表現。除了詞匯到語句的飛躍,語言教學的形式也不單一,從生活情景教學到可讀的圖文內容,再到藝術課程對語言學習帶來的幫助,幼兒的學習途徑越來越廣泛。如歌曲教學中,歌曲是音樂和語言最完美的結合,孩子在優(yōu)美的旋律伴奏下,唱出有意義的歌詞,從中感受到音樂與語言結合之美。歌詞生動形象,幼兒透過歌詞想象出對應的美妙畫面,在欣賞歌曲后還可讓幼兒描述歌曲中的故事,通過說唱結合,培養(yǎng)幼兒理解語言的能力。音樂和語言其實是同一類藝術,都通過所發(fā)出的聲音和聲響來表達思想或者傳遞信息。而語言則是具有情緒色彩的音樂,音色、音調、節(jié)奏、韻律的不同對幼兒來說能夠感知和理解的內容也不同。所以在幼兒這個語言學習時期對幼兒的聽覺器官同時進行刺激性引導學習,可以一定程度上對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起到鞏固和發(fā)展的作用。
語言是不斷積累、豐富的過程,對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整個生長發(fā)育的周期中幼兒期語言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完善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人類成長進化過程中每一種能力的習得,都和語言有著莫大的關系。將語言能力學習得越牢固,運用得越靈活的孩子,往往其他表現能力也更出色,在未來要面臨的競爭中機會就更多。因此,利用幼兒好模仿的天性去引導,通過一些生活化場景去練習和使用,在游戲化的課程氛圍中鞏固已經學到的基礎內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幼兒的早期語言表達學習都很重要。讓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為學好傳統文化奠定更良好的基礎,身為教師,身體力行的教育和引導,對幼兒語言學習起到更好的效果。從總體來看,語言課程的多情景、多形式化,以及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去打造和設計不同的課程教學內容,為之后對幼兒語言教育教學打好基礎,并輸出可持續(xù)分享的經驗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