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因此,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原則,以馬克思社會有機體理論和恩格斯合力思想為指導,通過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主導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這三個維度,全方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證學校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三維度;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710?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4-7747(2020)10-0119-04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1]。我國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因此,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原則,以馬克思社會有機理論[2]和恩格斯合力思想[3]為指導,通過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主導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這三個維度,多管齊下、形成合力,全方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證學校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一、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我國高職院校的主要目的與使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接班人和建設者,這既是我國社會主義高職院校辦學性質(zhì)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領導權(quán)和話語權(quán)。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4]。當前,國際形勢紛繁復雜、風云多變,西方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滲透與涌入,新自由主義等各種錯誤思潮時時沖擊著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在這種嚴峻形勢下,我國高職院校必須積極應對,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堅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堅決抵制和消解各種錯誤思潮對大學生的沖擊與不良影響。
高職院校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一是要加強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1]。堅持黨對高職院校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特征,亦是辦好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政治保障。中國共產(chǎn)黨是領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辦好我國高職院校不可替代的領導力量。為此,高職院校要堅決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fā)揮黨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和政治領導作用,充分發(fā)揮黨委對學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的領導權(quán)、話語權(quán)、管理權(quán),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將黨的領導貫穿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全過程。二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不懈地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在當前,尤其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學生、啟迪學生、指導學生,使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成為廣大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正如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那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jīng)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zhì)力量”[4]。通過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為高職院校學生成長成才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三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深層的精神內(nèi)核,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引領力。黨的十八大報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凝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是黨的重要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案粡?、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概括,它居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tǒng)領作用。通過這一層面的教育,學生可以增強愛黨愛國、實現(xiàn)偉大復興夢的強大信心?!白杂伞⑵降?、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概括,是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通過這一層面的宣傳教育,學生可以深入了解與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皭蹏?、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概括,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通過這一層面的宣傳教育,大學生可以全面把握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有助于其成為有益于國家與社會的合格公民。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主導性
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教育的主體,主導性是其顯著特征,即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引領、引導的地位,發(fā)揮著謀劃、組織、實施、調(diào)控、評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作用。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功能是優(yōu)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增強教師的教育責任感與使命感。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高職院校要重視和強化教師的師德培育,讓每位教師都明確自己肩負著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接班人和建設者的社會重任,承擔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yè)培育合格人才的歷史使命。通過師德的培育與強化,每位教師都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能以博大的心胸接納、熱愛每一位學生,盡自己的最大能力教書育人,在傳授知識經(jīng)驗的同時,以德為先、立德樹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教學教育過程中積極傳播與弘揚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
二是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高職院校的教師除了具有良好的師德、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之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教育能力,即具有良好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如教師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教學教育場景,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思想火花與知識傳授。教師善于運用啟發(fā)式教育教學方式,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育教學過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在教學教育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三是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課,牢牢把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高職院校在充分發(fā)揮全體教師以德為先、教書育人的同時,要善于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的主力軍作用,守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均以公共必修課的形式開設,高職院校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教育教學主導作用,以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論科學方法論為指導,通過良好的教學形式、生動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加深對黨情、國情、社情、世情的全面了解,全面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中國共產(chǎn)黨成長與發(fā)展規(guī)律,深化學生對黨、對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與鞏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為廣大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
根據(jù)交往實踐理論,教育雙方構(gòu)成交往實踐的主體際關系。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學生也是教育的主體,而非被動的客體,學生與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構(gòu)成了交往實踐的主體際關系,兩者通過教育過程這一中介化的客體或客體化的中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交往互動的邏輯關聯(lián)。需要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主體性特征與教師的主體性特征有所不同,學生的主體性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主動性,即只有當學生主動參與教育活動之中,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到彰顯,教育活動才能獲得成效[5]。
一是要改變觀念,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性。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忌將學生視為被動的客體,輕視和忽視學生在教育過程的主觀能動性。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從而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二是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動活潑、富有成效。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強化互動式教育方式,運用討論會、讀書會、辯論會等方式,使學生在交流中提高思想認識,在探討中明晰事理,在辯論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學生與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良性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又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廣泛更真實地了解社會、了解群眾、把握國情、社情,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開拓眼界、增長知識,提升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三是優(yōu)化學生自我教育形式,提升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識與能力。高職院校應當高度重視和充分發(fā)揮學生班級組織的作用,善于調(diào)動學生班委和班級團支部的工作積極性,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使廣大學生在活動中潛移默化、接受教育。此外,高職院校也應重視發(fā)揮學生社團的作用。學生社團是指學生在學校共青團組織的指導下,為了實現(xiàn)社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愿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高職院校學生社團面廣量多,可滿足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需求。由于學生社團的成員是自愿參加的,故具有較強的主動性、積極性,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社團,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也有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43.
[2]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13.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5]夏瑩,扶榮元.教育教學過程中主體性功能論析[J].江蘇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12(3):125-128.
[責任編輯? ?劉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