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怡
摘要:音樂合唱教學因為其獨特的價值而受到了更大的重視,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本文關注了合唱教學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基于對當前小學合唱教學問題的精準分析,提出了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力求通過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推動合唱教學發(fā)揮出積極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程;合唱教學
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表達和參與能力,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合唱教學作為一種多聲部音樂,除了具備音樂的旋律與節(jié)奏特點之外,還蘊含著和聲、復調等獨特的美感,正是這些多維的要素使合唱具備了較為突出的教育教學色彩。通過合唱教學來培養(yǎng)和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不僅對音樂學科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對個體的發(fā)展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合唱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獨特價值
1.將團隊意識和紀律意識牢牢根植在學生心中
合唱是一項非常注重成員配合的活動,任何一個成員的失誤都會給合唱活動的精彩度帶來影響。在小學階段,很多小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紀律意識還是比較淡薄的,借助合唱教學的開展,可以較好地彌補上述不足。
2.注重音樂的和諧統(tǒng)一
合唱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擯除個性,追求共性的一個教學活動,在整個的教學活動中,非常注重音樂的和諧統(tǒng)一。一方面要求個體對自身在合唱活動中的角色及定位有著清醒正確的認識。合唱活動要求個體在音樂素養(yǎng)層面保持相對一致,能夠在合唱活動中充分結合自身所演奏的橋段做好表達和配合,注重整體旋律和聲調的統(tǒng)一;
3.合唱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現(xiàn)有的小學各類學科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實踐中,愈發(fā)重視和踐行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合唱教學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合唱中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很多合唱的音樂作品可以讓學生實現(xiàn)身心、知識等多個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大有裨益的。
二、當前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師對作品的解讀相對較少
合唱教學,除了教會學生基本的讀譜識譜能力外,也應當通過對作品的解讀,培養(yǎng)起學生欣賞作品的能力,讓真善美在孩子們的心中深根發(fā)芽。現(xiàn)階段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實踐中,對作品的解讀較少,層次也不夠。一是任課教師在合唱教學活動中,滿足于學生音調的整齊劃一以及整個合唱活動的氣勢,
2.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非常滯后
在合唱教學中,除了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老師點評、學生改正方式外,也應當充分結合教學曲目以及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情況進行教學方式變革與創(chuàng)新,目前在這方面顯然存在著眾多問題。一是對音樂器材的使用相對不足,實際上恰當?shù)剡\用相應的音樂器材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起學生的音樂感。二是學生們的參與程度普遍不高,任課教師既沒有進行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也未很好地鼓勵學生組隊進行問題總結和經驗交流,這樣的話整個的學習效果同樣是無法得到有效保證的。
3.學生興趣不強參與度不高
合唱教學雖然注重整體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個體音樂素養(yǎng)的要求就低。一方面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學生們對音樂課程以及合唱課的認知還處于一種懵懂無知的狀態(tài)中,他們總體的興趣不是很強;二是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由于本身對合唱課的興趣不高,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突出存在著參與度不高的問題。他們在學習和練習中,更多地按照老師的指示進行機械式的演練。在該過程中,加上任課教師并沒有對作品進行全方位、深入的解讀。
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1.做好對作品的解讀
合唱教學并不是一種機械式的模仿是實行,同樣需要演唱者身心的投入和參與,在該過程中任課教師做好對作品的解讀就非常重要。一是要做好對作品核心內容、思想等的解讀。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合唱教學雖有興趣但在對具體作品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因此要顯著改善合唱教學效果,應當盡可能從多個維度做好對作品的解讀;二是要結合作品,對具體的唱法、音調等作出說明。在合唱教學中,機械式地向學生傳達唱法和音調等知識雖然能夠讓學生記住并熟練掌握,但由于學生缺乏對作品內容、情感等的深刻理解,自然在合唱演練中缺乏必要的感情投入,任課教師做好對作品的解讀則可以較好地避免這一點。
2.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
合唱教學雖然注重整體性,即在共性和個性之間更加追求共性,但這并不意味著音樂課程中合唱教學可以忽視學生的個性,可以不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面對當前合唱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有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善于應用各類輔助性的音樂器材。對于很多學生而言,他們對于這種音樂器材的轉換并不能做好精準的把握,因此要培養(yǎng)起學生的音樂節(jié)奏感,應當綜合運用多種音樂器材,用不同的音樂器材演繹同一段落,通過多次的練習就可以較快地讓學生掌握整個作品的節(jié)奏;二是要鼓勵學生成立小團隊,每個人輪流扮演領唱、合唱隊員等不同的角色。在具體的角色扮演中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他人的演唱是否存在錯誤和不足之處進行點評,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練習中快速得到成長。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和深度
對于任課教師而言,要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參與其中,應當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實現(xiàn)對學生參與積極性和深度的有效提高。一是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在小學音樂合唱課堂教學中,演唱的是比較經典的一些曲目。任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廣泛收集這方面的作品,然后在課堂教學開始時進行播放,為學生們帶來直觀的感受。
四、結語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進行合唱教學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著諸多問題,直接影響了整個合唱教學的實際效果。本文關注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唱教學活動的獨特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上梳理了具體合唱教學實踐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由此提出了提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效果的具體策略:一是做好對作品的解讀;二是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三是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和深度??傊?,要通過一系列舉措的實施,端正學生對合唱教學的態(tài)度,深化其對合唱教學活動的認知,保持全身心的投入,這樣才能顯著的改善效果,提升教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