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潔
重視和轉化后進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也是作為教師應盡的職責。教師只有憑借強烈的責任心和真誠的愛心來溝通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聯(lián)系,去開啟學生的心扉,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目的,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后進生的存在于學校是無法回避的客觀事實,因此,對后進生的轉化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復雜的,以外因上看,有社會的不良影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還有學校教育中的方法問題;從內(nèi)因上看,主要是心理反差和矛盾得不到及時的調(diào)整和平衡,以致使后進生的心理出現(xiàn)了畸形的狀態(tài)。分析其后進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現(xiàn)入下:
一是喪失自尊心。自尊心是人們上進的動力之一,后進生的言行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指責,失去了威信,喪失了自尊心。
二是失去自信心。后進生也有良好的心愿,有自我設計和描繪的理想,但學習成績差,基礎知識功底淺,幾經(jīng)短暫的努力而終居落后,因而自卑,失去了為自己理想而奮斗的信心。
三是缺乏自控力。后進生有上進心,但習慣上自流放任,在平時的行動上往往是“失誤——檢討——失誤”的多次重復,即使決心“堅決”不干,然而一旦有適宜的氣候,就又重犯錯誤,缺乏自控的能力。
欲自尊而得不到自尊;有理想但無法實現(xiàn)理想;有上進心但得不到上進;有好勝心而不能取勝的種種矛盾,導致后進生們自卑,厭學,混日子。
正視現(xiàn)實,據(jù)其后進生的病態(tài)心理,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尊重、關懷和愛護學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好學生的前提,這對后進生的教育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應當充分肯定每個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存在的潛能,并著力于如何去挖掘這種潛能,幫助他們?nèi)淞⒆孕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后進生心目中,教師應該是位慈善的母親和嚴厲的師長,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問寒問暖,親近他們,體貼他們;在學習上嚴格地要求他們,理解他們。有些教師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嫌棄學習差的學生,這種思想在平時工作中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來,給學習差的學生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使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受到抑制。個別學生還有可能因此喪失上進心,自甘落后,還有一些教師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使得一些性格內(nèi)向、自卑感強的學生從此更加怯懦,或是喪失上進心,或是產(chǎn)生逆反心理,給教育工作帶來障礙。因此,教師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一視同仁,用愛心去溫暖學生,尤其對后進生多給一份愛心,即使是屢屢重犯的后進生,也切勿用冷落、訓斥、譏諷、挖苦的話語去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對他們應該采取小進步,大表揚,明缺點,暗批評等方法增強他們的榮譽感,以熱情關懷的鑰匙打開他們的心扉,以真摯的感情,生動的語言,嫻熟的講課技巧感染后進生,提高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重樹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充滿信心,不斷進步。
二、尋找“閃光點”,多采用激勵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生活在敵視和譏諷中,他會好斗或搗蛋;如果學生生活在受歡迎的環(huán)境中,他會鐘愛他人,積極向上。后進生不是樣樣都差,他們各有所長,雖然有的后進生學習上不如尖子生,但勞動非常塌實、肯干,還有的在文體方面表現(xiàn)較好。對于閃光點和細小的進步,教師都要因勢利導,及時給予肯定、鼓勵、贊揚和信任,并進一步為他們充分提供認識自我,展現(xiàn)才能的機會,同時因材施教,激發(fā)、鼓勵,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這是轉化后進生的工作關鍵,教師要消除后進生的自卑心理和壓抑心態(tài),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被忽視的長處,努力探索他們潛在的積極因素,并使之得到充分發(fā)揮。對后進生,要幫助他們尋找閃光點,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和支持,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溫馨,使他們充分認識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正確引導和激發(fā)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有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和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才能有效地克服自卑心理,積極努力趕上去。
三、尊重后進生的人格,鼓舞他們樹立信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力求做到與后進生的感情交流,以積極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習,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后進生最敏感也最怕別人揭自己的短處,特別是對別人的評價尤為敏感,希望別人尊重他們。作為教師,不僅自己的言行要謹慎,還要引導、發(fā)動全班同學鼓勵、幫助后進生,維護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樹立信心,以免他們自暴自棄。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對他們的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對缺點和錯誤則要批評指出。既要尊重、信任和愛護學生,又要對學生嚴格要求,使他們看到前景,受到鼓舞,讓他們抬起頭走路,逐漸消除自卑感,使學生從心理上感到老師是在真心誠意地幫助他,讓他門在信任和鼓勵的環(huán)境中,盡量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逐步形成愉悅的心境,為后進生的轉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施教的針對性
教師工作的側重往往是把抓學習放在優(yōu)等生身上,把抓管理放在后進生身上,放松了對后者的學習要求,忽視了前者的思想教育,影響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先進與落后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教育方法得當,后進生也是能“后來居上”的?!笆┙讨?,貴在引導,立足轉化,妙在開竅”。教師應對后進生的進步充滿信心,耐心地做他們的轉化工作。學生學習成績差,有的是貪玩不努力所致,自控能力差,時時管不住自己,上課小動作多,聽課不專心造成的。普遍來說,后進生對學習都缺乏興趣,因此,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成績,必須從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入手。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成分之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產(chǎn)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較為穩(wěn)定的學習情感。學生學習成績差,除了習慣差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該科沒有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基礎知識欠缺的實際,放低起點,耐心地給學生彌補知識,在正常授課的同時,進行補課,并做到及時批改作業(yè),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激發(fā)后進生內(nèi)在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探索所學知識,主動的在新舊知識之間形成認識的良性循環(huán),后進生會迎頭趕上,從而使后進生與尖子生在學習成績方面的差距逐漸縮小,以便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