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英 王新霖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我國結合當前教育情況發(fā)布了全新的課程改革綱要,明確強調了教育課程改革的內容,針對課程內容結構體系進行全面的調整,構建完善的教育結構體系。新的課程改革更加關注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非常關鍵,這一點也是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重點及難點,本文以語文為案例,分析差異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差異教學;途徑闡述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各種先進的教育教學設備與教學領域實現(xiàn)了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在教學改革時,教師不斷實施現(xiàn)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方式與教學設備,差異教學備受關注。差異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長遠發(fā)展的機會,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為個人的自主成長和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整體的教學進度較慢,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一、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師資力量不足
作為教學改革的核心,教師授課尤為關鍵。但是,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大部分的授課內容較為復雜及多元,教師需要合理組織開展各種復雜工作,主動參與其中,給予學生方向指導。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差異教學比較復雜,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此來采取針對性的行動。在課程改革之后,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差異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分析學生的多元化差異,大多教師由于繁重的教學任務,力不從心,教學實力有待提升。
(二)理論基礎薄弱
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在教學改革前,教師專業(yè)學習和提升的機會比較少,大部分教師只能夠結合自身的教育經(jīng)驗開展教學活動,對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比較片面。專業(yè)知識嚴重欠缺導致教師對差異的理解比較淺顯,對差異化教學的重要要求及策略理解不夠透徹,整體的教學進度較慢。另外,有的教師沒有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質量不容樂觀。極少有教師能夠將民主和教育理念落到實處,課堂教學缺乏開放性和針對性。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遇到了諸多困難,教師無法利用原有的理論基礎給予學生詳細的解答和指導。
(三)師生互動較少
在當下語文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直接以簡單的知識講授為主,教師的教學精力有限,隨著學生數(shù)量的逐步增加,不管是前期備課階段還是授課階段,教師都面臨著較大的考驗。教師無法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只能夠通過最終的考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簡單層次的劃分,將學生劃分為優(yōu)中差。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頻率較低,教師對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的了解較為淺顯,整體的教學進度較慢。
二、小學語文差異教學途徑研究
小學語文差異化教學難度偏高,對語文教師是一個較大挑戰(zhàn),教師需要關注差異教學的實踐策略及要求,積極調整教學思路,確保對癥下藥。
(一)提升師資力量
學校需要意識到教師在專業(y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關注教師的職業(yè)提升及培訓,給予教師更多學習和深造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整體師資力量,保障教師既能夠掌握差異教學的策略及要求,還能夠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幫助,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對不同教育教學原理的分析及研究,主動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yè)基礎知識,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指導和智力支撐。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將多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落到實處,為差異教學提供更多依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存在明顯的區(qū)別,教師需要注重教育教學的全面化和多樣性,采取科學性的教育教學方式開展小學語文差異教學,順利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另外,教學活動的開展包含的細節(jié)要素比較多,教師需要徹底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
(二)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重點和必經(jīng)之路,教師個人需要意識到理論基礎對個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撐作用,積極學習同行的優(yōu)秀做法和經(jīng)驗,主動利用不同的途徑和手段豐富個人的理論知識,與學生進行交流。差異教學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關注不同理論基礎知識的應用要求,確保對癥下藥,積極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
(三)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溝通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所在,對差異教學也有著明顯的影響。師生之間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直接影響著教學改革以及整體的教學質量,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敞開心扉,主動表達個人的真實想法和情感體驗,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做到坦誠相見,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親切可信的。在開展差異化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站在學生角度,尊重學生的切身體驗和情感,學會理解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和真實感受,給予學生更多恰當可行的指導及幫助,確保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正確的教學引領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信息,在課堂教學中觀察學生的真實情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深入了解學生的心態(tài)和心理,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幫助及輔導,只有這樣才能夠彰顯差異化教學的作用及優(yōu)勢。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差異教學中,整體的教學進度較慢,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教師需要注重不斷努力和調整,主動學習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確保教學質量。其中差異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增強個人對這一教學方法的認知,結合學生個性化需求開展教學活動,充分利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水準。
參考文獻
[1]?? 王曉蘭.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實施對策闡釋[J].文理導航,2020(06):73.
[2]?? 張曉英.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2020(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