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初中生的心理素質也日益受到關注。體育鍛煉是可以訓練人的競爭意識、抗壓能力等等心理素質的項目,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不斷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從初中體育教學對提升學生心理素質意義的角度出發(fā),找出了在現(xiàn)代初中體育課堂中存在著體育課時縮水、教學方式單一、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性有待提升、體育各項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等問題,最終提出了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增加體育課時、體育老師要多注重教學方式的運用、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等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
關鍵詞: 初中體育;學生心理素質;提升途徑
一、 引言
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建立完整的意識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近些年初中生壓力增大導致學生抑郁、焦慮、自殺等事件頻發(fā),我國初中生的心理問題已經(jīng)日益凸顯出來。因此注重對初中生的心理素質的提升依然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初中體育課堂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能夠緩解學生面對學業(yè)、人際交往時的心理壓力。因此,初中體育課堂應當成為初中生心理素質的提升的重要載體,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生的各項心理素質。
二、 初中體育教學對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
自我認同感是增強人自信心的有效途徑,因此初中生的自我認同感對于他們的心理素質很重要。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的自我認同感低,這樣初中生就可能存在對自身目前的學習情況、人際交往狀況和生活狀態(tài)等不滿意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在體育課堂上的日常訓練,能夠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找出自身的優(yōu)勢,增強他們對自身的認同感。這樣能夠使學生更自信、更適合的融入初中這個大環(huán)境。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一個人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對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甚至他以后人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而當代初中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處于比較欠缺的狀態(tài)。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會有很多需要團隊合作的項目,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自身在團隊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清晰的認知,并在此過程中明確相互配合的意義。
三、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體育課程對于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大部分已然注重了體育課程的關鍵作用,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體育課程中仍然存在著體育課課時量縮水狀況嚴重、體育老師的專業(yè)性有待提升、體育課堂流于形式、體育課程中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初中生慢慢喪失對學習體育的熱情和信心,這也就不利于初中生提升心理素質。
(一)體育課課時量縮水狀況嚴重
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各個學校會安排相應的體育課但是明顯課時量不足,甚至出現(xiàn)主課老師占用體育課堂的情況。雖然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但是從長遠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初中體育課時存在嚴重縮水的狀況下,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成了空話。
(二)體育老師的專業(yè)性有待提高
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初中專業(yè)性的體育老師偏少,有的體育課程甚至是其他科老師兼任體育老師,這種情況就會導致體育教學流于形式,不能對學生提出專業(yè)性的體育目標和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措施,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和提升也就無法進行下去。無論是學生的運動狀況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都會存在問題。
(三)體育課堂流于形式
據(jù)調(diào)查有很大一部分體育課程均是采用集合跑操、做廣播體操、自由活動這幾部分構成。體育課堂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nèi)容空洞的問題。有一部分體育老師覺得體育課就是放松課,讓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幾乎占用了75 % 的課堂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想通過體育課堂來加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增強學生的集體認同感等也就無從談起。
(四)體育課堂的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在初中體育課程相比于其他課程來說并不是特別受重視,相應的在體育的硬件設施配套上也略欠缺一點。現(xiàn)階段的初中生比較偏愛新鮮的東西,如果說體育課程的硬件配套設施不齊全甚至較舊的話,學生就會相應地降低他們對體育設施的使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四、 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
(一)增加相應的體育課時
初中學校應當結合教育部的要求和本學校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體育課時量,并且保證體育的課時量不被其他科目所占用。只有在體育課時量得到保障的情況下,初中生的心理素質才有可能得到提升。
(二)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體育課堂方式
體育課堂方式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來參與體育活動,從而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
老師可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從而讓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中找到自信心。因材施教的授課方式是其他學科成績提升的一種重要方法,同樣適用于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中。在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中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熱愛體育并在體育鍛煉中找回自信心,這就需要體育老師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自身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或者說對于文化課成績較好而在體育方面并不是很突出的學生來說,老師在制定課堂目標的時候盡量布置他稍微一努力就可以完成較好的體育項目,讓他在這項體育項目中擁有較好的自我成就感,這樣循序漸進不僅會使他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心理素質也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中體育課堂多注重學生抗壓能力的培養(yǎng)。近些年學生跳樓、抑郁、自殺等事件頻發(fā),這些多與學生的抗壓能力有關。學生的抗壓能力是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的體育課堂中,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設定在某些項目的訓練上制造一些困難,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抗壓能力,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有效快速的提升。同時老師還可以適當?shù)剡\用批評法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困難性,只有這樣才能磨煉他們的意志品行,使他們能夠在真正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會一擊就倒。例如在具體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有的學生在進行800米訓練的時候,按照他的速度可能是4分20秒,老師就可以說這樣的速度已經(jīng)差其他同學一大截,同時與你自身相比也是慢了好久。老師可以采用諸如此類的批評方式來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成績并不是很滿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語氣的溫和性以免起到相反的效果,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認識自身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也增強了學生的抗壓能力,使學生在面對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時能夠更好地應對。
老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溝通時人與人之間建立有效關系的橋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老師與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有一個比自己年長的傾訴對象,學生緩解自身的近期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老師可以從自身經(jīng)驗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正確方面的引導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因此有效溝通法同樣適用于初中體育課堂。初中體育老師可能比其他任課老師更能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在溝通的時候要多注重學生情緒和心理的變化。例如初中體育老師可以在一些體育測試結束以后專門找一部分同學進行溝通來隨時掌握學生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的變化。對于在本次體育測試中成績不佳并為此處于苦惱之中的學生,老師要及時對他進行開導使她增強對自身的信心,找到合適自身的鍛煉方式爭取在下一次的體育測試中取得較為優(yōu)秀的成績;對于體育成績不佳還存在敷衍態(tài)度的學生,體育老師要及時找該生進行溝通,指出她在學習上的態(tài)度問題使她能夠端正對體育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老師與學生之間及時有效的溝通是老師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最直接和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溝通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得到提升。
初中體育老師要在體育課堂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競爭意識是我們當代人必備的心理素質,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無時無刻都充滿了競爭,沒有競爭意識的人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淘汰,而體育本身就是一項充滿競爭的項目,因此初中體育老師應當抓住這個天然的優(yōu)勢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初中體育老師可以采用很多種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所存在的差距,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進步。例如體育老師可以在一項比賽前就強調(diào)勝利者可以獲得的獎品,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體育比賽的項目中,在比賽結束后立即對成績靠前的學生進行獎勵通過此種辦法來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
體育老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堅持性。堅持性對于現(xiàn)階段的初中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匯,但是它又是學生心理素質中的重要一環(huán),很多學生做事情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退縮了,而體育項目是一個需要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看見效果的項目,因此初中體育老師可以運用體育這一特有的優(yōu)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堅持性。在正確觀念的引導下來使學生克服體育運動在身體上造成的不適,久而久之,學生各方面的耐性都會增強這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來講無疑是有利的。例如在體育課堂上長跑就是訓練學生的堅持性與磨煉學生意志品質的項目,在剛開始學生遇到身體上不適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克服一些身體上的不適,這樣在后期的訓練當中學生也會主動地去適應身體上所帶來的不適感。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我并成長為新一代青年。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初中生心理素質的提升已然成為時代熱議的話題。提升初中的心理素質對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都具有深刻的影響,而體育鍛煉則是提升學生心理素質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老師應當克服體育教學的缺陷,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主要優(yōu)勢來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當然這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只有在老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初中生的心理素質才能得到提升,才能成長為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崔紅娟.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5):229.
[2]楊輝.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研究[J].教學探索,2018(9):81-83.
[3]張業(yè)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2-63.
作者簡介:
朱桐輝,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采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