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一
摘 要:體驗是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獲得感性認知的一種方式,也是語文教學的特色之一。體驗式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更注重學習的過程和體驗感,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學會觀察和思考,從而獲得新知識。該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和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有效構建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是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提出有效構建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對話情景;表演情景;生活情景
體驗式教學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自覺參與、親身經歷和探索,并積極觀察、合作、思考、感悟、收集及處理信息,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法,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采用這教學模式,可提高學生閱讀自覺性,并加深其閱讀的情感體驗和閱讀記憶,更能積極主動地學習[1]。通過采用體驗式閱讀教學,教師可創(chuàng)設多種引人入勝的情景,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由自主地進入那種意境,進而品味到知識的獨特味道,獲得情感的感悟、升華及熏陶。通過創(chuàng)設交流情景、表演情景以及生活情景,豐富閱讀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并加強學生閱讀體驗,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感悟文本中的思想情感以及作者的道德情操,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
一、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營造體驗式閱讀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圍繞課文內容進行合作交流,可以使學生之間進行深切的交流,從而得到更深的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對話情景,營造體驗式閱讀氛圍,讓學生會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向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或想法,同時也能獲得別人從不同角度閱讀而獲得的體會,從而使學生在對話交流的過程中獲得不同的體驗價值,也得到情感上的感悟與享受。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既能提高語言邏輯能力,又能在對話中得到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也有利于全面了解文本知識[2]。
例如,在閱讀《誰的本領大》一文中,課文內容主要講述“風”和“太陽”都在比誰的本領更大這一故事,教師首先可借助文本中的內容,設置對話情景,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開展一個辯論會;其次,將認為風本領大的學生作為正方,將認為太陽本領大的學生作為反方,讓雙方結合一些依據(jù)證實誰本領大;然后,雙方都成為平手,都沒有爭辯出誰的本領更大,這時教師可引出閱讀內容,讓學生細細品讀;最終,所有學生閱讀完課文之后都認為是風的本領更大。在閱讀課堂中增加學生之間的對話,不但能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記憶,而且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使學生體驗到不一樣的感受,幫助學生對閱讀課文內容有全面理解。
二、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增加體驗式閱讀樂趣
小學生天生好動活潑,且專注力較差,在閱讀過程中容易分神,從而影響閱讀效率,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特性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并結合文本內容,適當引導學生參與表演,增添課堂趣味性,幫助學生深入體驗文本的人物思想和情感,這既能夠提高學生的體驗式閱讀效率,又能增強教學效益。
例如,在閱讀《天鵝的故事》課文前,教師應設計與內容相關的表演情景,讓學生在閱讀之前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形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情感。首先,教師可選擇幾名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我”、斯杰潘、天鵝,確認扮演角色后,讓學生熟讀課本,并向學生提供道具;其次,教師引導學生認真揣摩角色的心理和面部表情,保證表演質量;最后,學生呈現(xiàn)的表演都十分生動,打動人心。由此可知,在課堂上采用表演的方式,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增添一點樂趣,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加深理解,以提高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豐富體驗式閱讀情感
學生認知視野狹窄,缺乏對情感的理解和感悟,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加強體驗感,需要豐富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方式,以帶動學生的感情,讓學生能夠感悟文本所表達的情感思想。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文本素材也來源于生活,采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能調動學生的情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感悟[3]。
例如,在閱讀課文《走,我們去種樹》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去戶外種樹,學生在戶外看到翠綠的叢林、盤旋的小鳥、清澈的小溪、跳舞的燕子,感受到樹木散發(fā)出的大自然氣息;其次,指導學生小組種樹,依次完成挖坑、回填、栽植、覆土、澆水等步驟;然后,指導學生總結今天種樹的心得體會,并讓學生帶著種樹的情感閱讀課文,使其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強烈的情感共鳴。由此可見,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加深學生在閱讀時的體會,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也保障教師教學的效益。
總之,通過了解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含義,深入探討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方法策略,最終總結出三點建議,即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營造體驗式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進行深切交流中獲得體驗;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增添教學樂趣,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其在表演中獲得體驗;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其在生活實踐中獲得體驗。
參考文獻:
[1]吳麗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課堂模式構建:以“頂碗少年”教學內容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51-152.
[2]劉娜.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及其建構[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92-93.
[3]楊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2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