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
摘要: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要從不同角度詮釋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內涵及意義,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獨特性和魅力性。同時,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人文精神,增進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感悟,讓學生強化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不斷增強音樂學習素養(yǎng)。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也與素質教育思想理念相吻合,能推動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音樂課堂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
關鍵詞:初中音樂;學生能力;培養(yǎng);方式;微探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031
音樂中包含著許多的文化內涵,以及歷史內涵,會展現(xiàn)出其獨特的魅力性。因此,初中音樂教師要從音樂角度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領域需求,讓學生增強感悟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在音樂課堂中要通過音樂形式的不同,展示強化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讓學生的音樂體驗意識和音樂探究欲望得到不斷提升。教師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課堂內從不同角度詮釋重點知識內容,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會保證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增強,教師要基于初中音樂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推動學生的進步。
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作用分析
首先,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日常教學中,課堂內活潑生動的音樂教學知識會幫助學生緩解在文化課學習中的壓力。其次,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會不斷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在教學改革新時期倡導素質教育思想理念,音樂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會推動學生的整體進步,讓學生增強自身素養(yǎng),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使初中學校日常教學成果與教學改革思想相吻合。最后,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會構建穩(wěn)健輕松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提升記憶力、想象力,獲取全面的發(fā)展。
二、初中音樂課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分析
1.在音樂課堂內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獨特內涵和蘊含的不同情感內容。教師可以通過音符以及旋律和節(jié)奏教學,向學生傳遞音樂中表達的不同情感內容,讓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欣賞能力得到不斷提升。教師依據(jù)不同的知識內容可以在課堂中采用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的思維意識和情感欲望得到不斷提升,促使學生積極探索音樂學習內容的本質,強化感悟能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1]。
例如,在有關“七子之歌——澳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增進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在課堂內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澳門在被占領之前,以及收復之后的對比,通過強烈的對比,以及音樂中的不同韻律,讓學生感受到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以視頻資料內容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在國人遇到困難時,以祖國為后盾。祖國為人們提供的方便以及幫助,通過歌曲中的情感以及視頻中資料的滲透,強化學生的直觀感受能力,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習增強素養(yǎng),認識到音樂的內涵和本質,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2.在音樂課堂內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讓學生在音樂領域不斷增強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無限提升。振奮人心的音樂內容形式會讓學生的實踐探索、拼搏努力欲望得到提升;輕音樂形式會幫助學生舒緩情緒、緩解壓力。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通過音樂表現(xiàn)自身的情感意識。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展示音樂學習內容的豐富多彩性,會挖掘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過程中感受音樂魅力,陶冶自身情操[2]。
例如,在有關“當兵的人”歌曲的演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音樂中鏗鏘有力的曲調,振奮學生的心理意識,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歌曲的震撼力和表現(xiàn)力。隨后,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課堂中通過編排舞蹈、編排歌舞劇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學生學會通過音樂表述自己的情感,增進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力。
3.在音樂課堂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與素質教育的思想理念相吻合。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音樂獨特、輕松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為學生搭建有利的平臺,讓學生增強創(chuàng)造力,通過音樂課堂教學增進學生的素養(yǎng)及競爭能力,讓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教學改革時期的思想,及素質教育的理念吻合,推進學生的整體進步,讓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3]。
例如,在“雪絨花”歌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指引學生以雪絨花為背景,編排音樂故事內容,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運用音樂故事將雪絨花歌曲中所包含的韻律及內容演繹出來,通過歌曲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強化想象能力和想象欲望。
三、結語
音樂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是素質教育時期的重點教學知識,會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綜合強化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因此,教師要重視音樂課堂教學知識與探索實踐內容的結合,通過不同知識點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開展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過程,推動學生的進步,讓初中生在音樂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增強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性音樂學習思維意識,逐步讓學生感知音樂學習的魅力,讓學生增強藝術需要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在社會經濟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盛行的社會中提升學生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苗苗.初中音樂課堂中的“邊緣人”——以紅寺堡區(qū)某中學音樂課堂為例[J].北方音樂,2019,39(19):200-201.
[2]陳月.春風化雨,潤養(yǎng)無聲——探討情感教育與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融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108.
[3]張瑞.領略音樂之美享受音樂之境——淺談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心得[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70-171.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大安中學74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