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于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改變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的追求越發(fā)迫切,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理念,強調生活與知識的聯(lián)系,最終引導學生把生物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效果,成了我們生物教師研究的新課題。本文從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現(xiàn)狀、生物教學生活化意義和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這三方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初探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6-0025
本著從生活走向生物、從生物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加強高中素質教育,改變高中生物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離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教學中對生活化的案例和生活現(xiàn)象等融入不足的現(xiàn)象,通過教學中新聞熱點、社會熱點與課本內容的結合,用生物學知識去解釋這些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加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性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索生物科學知識的熱情,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筆者結合自身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經驗,對在生物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進行了初步嘗試。下面是筆者關于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心得。
一、生物教學生活化現(xiàn)狀
當前,我們的生物教學較偏重于課本知識的講解,學生在課本內容的理解上還存在一定困難,主要是由于教學中生活化程度的不足,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難以有效構建生活化課堂。對于“學是為了更好的用”的理解不夠到位,認為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化內容沒有必要,或者生活化程度不足,使全體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其中,課堂效率相對低下。
二、生物教學生活化意義
正所謂“生活即教育”“實用出真知”,構建生活化課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高中教師在課程講解時也要注意融入生活化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1.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興趣
任何科目的教學中,興趣都是第一步,正如俗話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的實踐教學中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單純用理論知識進行灌輸式教育,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嘗試在生物課堂中融入生活化理念,借助生活中的材料和現(xiàn)象詮釋生物理論知識,利于學生較為容易地理解和把握生物科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2.提高學生實踐探究能力
新課改標準中明確指出,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實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這對生物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強調了當今教育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性,教師需要對于培養(yǎng)學生適應未來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知識與能力方面有所側重,進行針對性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比來看,構建生活化的生物課堂,可以有效引導學生運用生物理論知識指導生活實踐。與此同時,借助生活現(xiàn)象去詮釋課本中的理論知識,便于理解知識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物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力,推動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進程。
三、生物教學生活化措施
1.教材選取生活化
教材的選取可以從生活中常見事物入手,比如講解“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細胞會失水”時,可以選取紫色的洋蔥鱗片或者進行腌漬黃瓜觀察,講“條件反射”時可以用膝跳反應和手指無意中遭遇針刺時會先縮手后產生痛覺來進行講解,再比如“糖的發(fā)酵”可以利用葡萄酒開瓶后未及時喝完會變酸,夏天隔夜飯會產生酸味這種生活實際來舉例說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知識,使學生對生物實驗產生親近感。
2.課堂提問生活化
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提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方式,讓學生用生物學知識進行解答,強調學生的思考主動性和知識串聯(lián)性。
比如,可以讓學生調查詢問家中是否有糖尿病人。從生物學角度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病的發(fā)生,并利用生物知識制定一份糖尿病人的飲食規(guī)劃,還可以在學習“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的時候,向學生提問:“為什么發(fā)燒會感覺渾身無力?在生物學上看是因為什么?”最終得出人體正常情況下處于“酶”活性最強的最適溫度,體溫上升到39°時,酶活性降低,像是線粒體這種產生能量的細胞器造能受到影響,人就會感到渾身無力,這些都是由于溫度對“酶”活性造成了影響,從而影響人體細胞代謝速度。
3.實踐教學生活化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使用它,通過實踐活動運用課堂上的生物知識,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學有所用的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學完“染色體的復制和轉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指出色盲的發(fā)病率,分析其產生原因,以及色盲發(fā)病的男女概率和與父母攜帶色盲基因的關系,讓學生運用課本上所學的生物知識,自發(fā)地運用生物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用實踐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生物知識。
四、總結
生活化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作為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將生物知識和生活實踐相結合,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掌握生物知識的同時,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定梅.高中生物生活化模式的構建[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7).
[2]鄧偉.立足生物實驗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革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7(32).
(作者單位:遼寧省撫順市第二中學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