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瓊 宋萍
摘要: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會閱讀的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往往能夠更加自如。課程改革也要求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愛上閱讀、學會閱讀。關于如何做好這項工作,教育界產生了諸多針對閱讀教學方法的探討。近年,群文閱讀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教學實踐中脫穎而出。為此,就群文閱讀的價值進行分析,并且基于此對開展群文閱讀的具體舉措進行探討。
關鍵詞:群文閱讀;語文教學;教學策略
一、群文閱讀的價值
群文閱讀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盡管是一種新興的概念,但是它的誕生實際上是為了避免以往的閱讀教學模式的弊端。以往的閱讀教學往往只是針對某一篇文章進行精讀、細讀,一課一講,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閱讀量很小,并且讓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閱讀文本的限制,所有的教學觀點都顯得零碎并且松散,這實際上是不利于孩子們吸收閱讀內容的。群文閱讀正是針對此短板,強調進行多篇文章的統(tǒng)一學習,這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十分有價值的。
群文閱讀能夠使教師更加靈活地處理教學內容,教師可以依據某一主題、某一類型的人物等來安排上課的內容,而不再是一味地被單一的文本牽制。并且,群文閱讀也能夠使教師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來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教授的內容針對性強,能夠切實有效地幫助孩子們在閱讀方面有所提升。
群文閱讀能夠激發(fā)孩子們閱讀的興趣。以往在單一文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有些孩子對于閱讀文本非常喜歡,很快讀完之后卻無書可讀,大呼不過癮;有些孩子對閱讀文本不感興趣,根本不想閱讀。而群文閱讀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興趣濃厚者可以在相似的書籍里得到滿足,對某一本書不感興趣的同學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整體上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群文閱讀能夠幫助孩子們接觸更多的知識,當孩子們對于其中某一方面的知識感到陌生、不夠了解的時候,就更能夠沉下心來,通過閱讀找到答案,對閱讀產生興趣也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加高效地學習。
群文閱讀還有利于孩子們交流閱讀體驗,更好地成長。以往的閱讀教學模式往往給孩子們營造出非常封閉的閱讀環(huán)境,孩子們可以交流的內容很少。而在群文閱讀模式下,閱讀內容增多,閱讀的視角也隨之增多,孩子們能夠因此形成更加獨特的閱讀體驗,產生和同伴交流傾訴的欲望。而通過這樣閱讀體驗的交流,孩子們能夠學會理解同伴的心理,實現自我精神的成長。通過交流,他們也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體會到許多平時生活中沒有體悟到的道理,他們的思想會變得更加深邃,他們的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例如,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2課“文言文二則”選編了關于車胤和李白的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展示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勤奮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堅持不懈地勤奮學習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在教授《鐵杵成針》這則文言文時,筆者就采取了群文閱讀的形式,以“學習的秘密”作為議題,選取了《鑿壁偷光》和《學弈》兩則文言文,帶領學生深入文本,揭開學習的秘密:要想學有所成,必須持之以恒、勤奮、專注……顯然,如果只是局限于書本上兩篇文章的學習,孩子們的認識是淺顯的,而用群文閱讀的形式進行閱讀,正好克服了這一弊端,讓孩子們認識事物更全面、更深入。
二、群文閱讀的策略探索
要想做好群文閱讀,教師是關鍵,教師的培養(yǎng)和教學內容的設計都十分重要。
首先,在教師的培養(yǎng)方面,應該有意識地針對群文閱讀培養(yǎng)出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群文閱讀是一個非?!澳贻p化”的概念,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包含的內容體量與以往相比也顯得十分巨大。這就要求開展群文閱讀的老師要有更加開闊的眼界和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在閱讀方面有所建樹。同時,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試探這一新的閱讀教學方法的邊界,要有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閱讀教育理念。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群文閱讀的效果,所以,教師一定要吃透群文閱讀的思想精髓,把群文閱讀這種教學手段高效運用到教學中。
其次,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在選擇文章方面,要確保所選擇的文章是合理的。這意味著所選的文章能夠符合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和大部分學生的閱讀水平相適應,同時,也要和教學目標一致,能夠保證孩子們通過閱讀有所收獲。多篇文章之間盡量保持主題一致,彼此之間的區(qū)別不宜過大,使孩子們能夠通過比較閱讀來發(fā)現其中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第三,在閱讀內容確定之后,考慮到群文閱讀與之前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相比,閱讀的體量更大,思考的難度更大,教師要積極引導孩子們做好相關的預習準備工作,如字詞句的預習、搜集資料、對文章的內涵進行理解等。為了更好地做好準備工作,教師可以和家長們密切合作,將布置好的閱讀預習任務通過微信等形式告知家長,讓家長們幫助督促孩子們完成預習任務。
在課程學習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們進行自主閱讀。閱讀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即便是采用了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教師也不應該過多地對孩子們的閱讀進行干預,而是應該讓孩子們做課堂的主角,教師更多地是充當“引導者”“輔助者”的角色。對于閱讀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幫助他們更加深入、角度更加豐富地理解文章;對于閱讀能力相對弱一點的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幫助他們發(fā)現并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
此外,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教學設計中,通過群文閱讀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們在其他層面的語文素養(yǎng)。所有的語文教學形式最終都應該指向語文素養(yǎng)的沉淀積累,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好像是給這種形式裝備上了一個“加速器”,能夠使閱讀教學變得事半功倍。精巧的設計也能夠讓群文閱讀在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更加多元的作用。比如,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積極鼓勵孩子們把手中的文本大聲朗讀出來,甚至可以讓他們分角色朗讀,完成一出小小的“話劇”?!翱谡Z”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能力,相信孩子們通過朗讀能夠更加具有共情的能力,并且能夠積累一定的“話術”,這對他們今后的人際交往大有裨益。寫作能力也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如果說孩子們通過群文閱讀學會了發(fā)現和分析,那么通過寫作則能夠更好地表現出他們的思考。教師可以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啟發(fā)孩子們關注文章行文的構思和結構,適當地向孩子們講解這篇文章到底是怎么寫出來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并且鼓勵孩子們思考自己寫的時候該怎樣寫,適當給他們布置一些寫作任務。例如,在教授《“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文章時,筆者以“危機時刻”為議題,選取了《半截蠟燭》《雞毛信》兩篇文章,引導學生通過對比閱讀的方式,學習“危機時刻”的場景描寫。值得注意的是,寫作任務的布置一定要與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相符合,考慮到他們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閱歷,不能布置脫離他們生活實際的主題。優(yōu)秀的文章當然在許多層面都十分出彩,但是我們不能以這樣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們的習作,教師應該將這些精妙之處鋪展開來,在孩子們都能夠感受到其中奧妙之后,聽取孩子們的意見,關注他們對于其中哪一種寫作手法、哪一部分真正有感受,有創(chuàng)作的欲望,再結合教學目標布置寫作任務。這樣“點面結合”,才能夠保證孩子們能夠切實通過群文閱讀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總結
群文閱讀還沒有走進每個教師的課堂,但是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看到它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無論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這種閱讀教學方式都是很好的。相信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必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群文閱讀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信息化背景下群文閱讀策略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立項編號:AH2019305)
參考文獻:
[1]陳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特色課程建設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4(54).
[2]康蘭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優(yōu)化措施[J].學周刊,2020(16).
[3]桑雪梅.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