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藏文小學 加佳
小學藏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學生積極的心理和良好的學習品質支撐,而小學階段的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在利用興趣教學法的過程中要致力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能使學生及時將自己的困惑與教師講述,有利于教師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及時幫助學生改正,在這樣和諧的師生氛圍中,教師應用興趣教學法才能更利于學生接受。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呈現(xiàn)差異性和不平衡性,一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很快就能掌握教師講授的要點,也有一些學生則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引導才能讓學生抓住知識點,這樣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語言的學習是多變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讓學生能認字,還要學會利用藏語文進行表達,以增強語言的實用性,而語言作為承載感情的重要載體,也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利用興趣教學法時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相應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這樣學生才能對學習活動產生強烈的興趣,并且驅使自身進行深入學習。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明白了藏語文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自身的學習欲望,進而產生學習興趣。藏語文是藏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維系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只有藏族人民掌握本民族的語言才能利用藏語文進行信息傳遞和情感表達。
學校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場所,要從外部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藏語文氛圍,學生長期在這種范圍中能主動藏語文,進而對藏語文產生興趣和學習欲望。教師在學校創(chuàng)設的外部環(huán)境基礎上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藏語文學習環(huán)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應用興趣教學法的過程中,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在情感的帶動下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將自身的思維和情感都帶入藏語文學習中。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興趣,利用學生的主觀意愿引導學生長期保持學習藏語文的熱情,深化藏語文興趣培養(yǎng)的內涵和作用,促進教師和學生間的共同發(fā)展,能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引導作用,進而在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教育與學習興趣。教師和學生間的共同發(fā)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
1.促進知識與愛的發(fā)展。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學完之后沒有良好的課后總結和復習習慣,這也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自身的感染引導學生對藏語文產生興趣,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自身的成功,擁有這樣的體驗,學生才能對藏語文產生興趣。
2.促進知識與情感發(fā)展。藏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承載著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的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藏語文感受到生活和學習中的美,這樣才能更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對于美有感受時,才愿意深入學習和探究。
3.促進知識與意義發(fā)展。正如上文所說,藏語文作為語言也存在傳遞信息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藏語文學習,感悟語言中所包含的實際用途和現(xiàn)實意義,這樣學生才能深刻感受到藏語文對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藏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用興趣教學法,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模式,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從主觀上認識到藏語文的重要性以及藏語文所承載的情感,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在保持長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一步提高藏語文興趣教學法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