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艷
摘 要:本文結合昆明郊區(qū)中小學語音教學現(xiàn)狀,探討運用自然拼讀在初一進行語音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自然拼讀;初一英語;語音教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按照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其中,二級語音標準,即6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為了解簡單的拼讀規(guī)律。然而,長期以來,昆明郊區(qū)大部分小學課堂對語音教學不夠重視,單詞教學只重視讀音和拼寫,缺乏對基本讀音規(guī)則的滲透,導致學生不具備相應的拼讀能力?!稑藴省分形寮壵Z音標準,即9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為根據(jù)讀音規(guī)則和音標拼讀單詞。然而,初中英語課堂只重視音標的讀音和拼寫,忽略對讀音規(guī)則的教授,學生對語音知識學習囫圇吞棗,對音標知識的掌握停留在表層,導致學生進入高中不會根據(jù)音標拼讀單詞。本文在筆者所在城市郊區(qū)小學、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的基礎上,探討運用自然拼讀法優(yōu)化語音教學的方法。
二、理論探索
自然拼讀(phonics)源自英美國家,其核心是通過培養(yǎng)音素意識建立字母與讀音之間的對應關系,提高閱讀能力。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強調(diào)對知識的理解,否定死記硬背、生吞活剝機械式的被動的復制學習。初一學生在系統(tǒng)地學習自然拼讀法時,由于他們小學階段已經(jīng)有一定的單詞量,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已有的這些知識來建構對單詞音形關系的理解,而不是對單詞字母的機械拼讀。奧蘇伯爾(1968)認為任何有意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任何有意義的學習都存在對原有知識的遷移。漢語拼音和英語音素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將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和拼讀能力正遷移到英語學習中。
三、實踐探索
按照《標準》二級和五級語音目標的要求,結合昆明城郊學校語音教學現(xiàn)狀,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筆者將語音教學分為三個階段。
1.預備階段:字母識別和音素意識結合
在初一預備級三個單元中,與字母教學同步,讓學生通過聽、說、歌曲、英文童謠等方式體會字母與讀音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教師拼讀自然滲透拼讀方法。預備單元中每一個字母都配有含有該字母基本音的單詞,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字母的同時了解該字母所在單詞中的基本音,如字母A-a配有單詞Alice、字母B-b配有單詞Bob、字母 C-c配有單詞Cindy等。
在教學字母前,就似我們學習漢語拼音之前,先學習拼音字母歌,教師先教學生自然拼讀歌(phonics song),熟悉每一個字母及它的基本音。如字母A-a及其基本音的教學:第一步教讀字母A-a,第二步教讀單詞apple、ant,第三步將字母和單詞及其基本音有節(jié)奏地讀出來,A for apple,A for ant,/a/ /a/ /a/。
字母和自然拼讀歌教學完成后,在教學新單詞時,教師就不斷滲透因素意識(phonemic awareness)。例如cat這個單詞的整體發(fā)音是由/k//a//t/三個音素組成,而不是由c,a,t三個字母組合而成。
除了意識到口語中的單詞是由音素組成,學生還要學會對單詞中的音素進行聽辨和操作(切分、組合、替換等)。如dog,音素的聽辨是指聽到dog一詞,學生立馬能辨別出這個單詞由三個因素構成,分別是/d//o//g/,接著,學生用切分法(segmenting)將dog切分為/d//o//g/。組合(blending)是指學生聽到/d//o//g/這三個音素,就能組合為dog。
2.加速階段:自然拼讀
當學生具備了字母識別能力和音素意識,就為自然拼讀打下了基礎。自然拼讀兩個關鍵步驟:字母和字母組合的音和形之間的對應關(letter-sound correspondence)、拼讀和拼寫(blending and spelling)。
學生在學習自然拼讀的過程中,能通過字母或字母組合的音形對應規(guī)則,對書面的單詞進行解碼(decode),即把書面的字母或字母組合(grapheme)轉化成單個音素(phoneme),然后再把單個音素組合起來拼讀(blend)出整個單詞。例如,學生看到單詞meat,頭腦中就利用對應規(guī)則迅速對單詞進行切分、解碼,把meat轉換成三個獨立的音素/m//ē//t/,然后再把三個音素連在一起拼讀出來。
學生學習自然拼讀后,能把聽到的單詞切分成幾個單獨的音素,再通過對應規(guī)則進行編碼(encode),即把單獨的音素轉化成對應的字母或字母組合,然后拼寫出來。例如,學生聽到單詞glad,頭腦中首先對其進行音素切分/g//l//a//d/,然后利用對應規(guī)則,進行從音到形的編碼,順利拼寫出glad。
3.應用階段:獨立閱讀
英語閱讀是拼讀能力日益成熟的催化劑。集中、系統(tǒng)地學習自然拼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但短期的密集學習遠遠不夠,如果沒有在閱讀中及時體驗和應用,很快就會被遺忘。
現(xiàn)在昆明地區(qū)郊區(qū)中學通用教材為新目標《英語》Go for it!該教材以話題為核心,關注在某一話題下的詞匯輸入和輸出,讓學生通過“用語言做事情”來學習和使用英語。這樣以話題為核心呈現(xiàn)單詞的特點,會使單詞在出現(xiàn)順序上與自然拼讀規(guī)律呈現(xiàn)單詞的順序存在不同。拼讀類讀本是學生鞏固和活化自然拼讀知識的有效載體。學生學完一個級別的拼讀規(guī)則,再使用對應級別的拼讀讀物進行內(nèi)化。因此,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筆者建議在英語綜合課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拼讀類課本,采用一種融合、滲透性地方式來學習自然拼讀。
四、結語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起點和基石。長期以來,昆明郊區(qū)中學英語教師對語音教學一直不夠重視,單詞教學只注重讀音和拼寫,缺乏對基本讀音規(guī)則的滲透。從初步感知字母與讀音之間的對應關系到音素意識的培養(yǎng),再到結合讀本掌握自然拼讀技能,循序漸進,分層達標,提高學生綜合語音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Blevins,W.Phonics from A to z:a practical guide [M]. New York:Scholastic,2006
[2]奧蘇伯爾.教育心理學:一種認知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8
[3]李金蘭.自然拼讀法在中小學英語語音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3
[4]郭鴻雁,馬曉燕.拼讀法在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寧夏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zhèn)中學為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
[5]劉寶胤. 構建科學、系統(tǒng)的自然拼讀教學體系[J].英語學習,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