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鵬
摘 要:音樂是一門人類反映生活情感的藝術,小學音樂教學對學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力和想象力,還豐富學生的情感和思維。新課程改革下,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滲透經典詩詞文化教育,既是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因此,小學的音樂教師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入經典詩詞文化,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進而促進音樂教學中和詩以歌、歌以詠詩教學目標的落實。
關鍵詞:經典詩詞;小學音樂課堂;實踐研究
經典詩詞展現(xiàn)的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風采和精神,是中國歷史經典文化的結晶和精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科學合理地融入經典詩詞文化,積極組織開展以詩和歌、歌以詠詩教學活動,通過欣賞和演唱經典詩詞歌曲和音樂,引導學生感悟到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力量,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音樂文化知識的求知欲,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和人文素養(yǎng)[1]。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詩歌情境,激發(fā)學生詩歌詠唱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良好的詩歌情境,引入簡單有趣的身勢游戲,從而能夠有效調動學生詩詞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身勢游戲是指利用身體的簡單動作、聲音的音調或者音量等輔助語言安排游戲,從而能夠將音樂與古詩有效結合[2]。在經典詩詞音樂欣賞過程中增加動作表演,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增強學生音樂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吟唱《靜夜思》時,教師可以設置二聲部節(jié)奏,讓學生在詩歌朗讀的同時用拍手跺腳的身勢來練習伴奏,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此外,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投入到詩歌吟唱的學習中,除了關注詩歌的節(jié)奏,還可以通過變化速度等方式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于詩歌吟唱保持良好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欣賞詩詞吟唱,豐富學生的音樂思維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教學效率,同時也為了促進經典詩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融合,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詩詞吟唱的視頻,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聆聽。音樂教師要不斷強化學生對于經典詩詞吟唱的鑒賞能力,利用多媒體增強詩詞音樂的情境表現(xiàn),同時強化音樂的傳染力和表現(xiàn)力,豐富了學生的音樂思維。因此,在實際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學生的特點為出發(fā)點,積極融入與經典詩詞有關聯(lián)的音樂,進而激活課堂情境,借助多媒體豐富音樂的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篩選風格多樣、學生熟悉的以及適合學生詠唱的詩詞歌曲,如《靜夜思》、《春曉》、《游子吟》、《憫農》等詩詞,然后通過多媒體設計成有趣的教學軟件,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播放,并不斷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的聆聽和演唱,讓學生體會其聲、領悟其情,在營造良好的和詩以歌、歌以詠詩的學唱氛圍的同時,使學生通過多媒體音樂教學的形式在音樂中感受到古典詩詞的魅力,將音樂的表現(xiàn)內容更好的體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三、利用表演形式開展音樂,提升詩詞音樂的感染力
基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進行簡單的演唱模擬教學,不僅不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很多學生也不能夠對音樂的表現(xiàn)內容進行充分理解,基本不能領悟到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和內涵。因此,為了落實音樂教學的實際意義,音樂教師要對音樂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采用“歌表演”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更好的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小學生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十分豐富,在將經典詩詞與音樂教學結合的過程中,通過表演能夠增加古詩意境,將音樂內容形象具體化,從而加深學生對古詩詞音樂的理解、感悟和體驗。
例如,唐詩《詠鵝》,其寓意簡單有趣,同時內容簡短、意境優(yōu)美,這首唐詩所創(chuàng)作的歌曲,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古詩中的“鵝”的動作展開想象,自己進行表演動作和形式,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把這歌曲和動作表演進行融合,突出音樂藝術與其他藝術表演相輔相成的關系,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古詩詞音樂的感知效果,同時還能夠拓展音樂藝術的學習空間,提升音樂的感染力,強化學生對于音樂內容的理解效果。
總而言之,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有效的融入經典詩詞,通過詩詞與音樂的有效結合,使經典詩詞充分貫穿于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音樂與詩歌之間的轉化和替換性,將經典詩詞的魅力與優(yōu)勢展示在小學音樂課堂之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玲芬.古典詩詞歌曲走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策略初探[J].黃河之聲,2016,(10):35-36.
[2]剡秀娟.經典詩詞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詠唱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上旬,201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