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交流性很強的學科。情境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靈魂,分析小學英語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運用以及教學策略,對提升對話課教學質量有著建設性的意義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語言學習中,在真實語境中實踐語言,深刻熟練地掌握教學內容,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對話教學
【作者簡介】張子桉,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
小學英語對話課貫穿于小學英語PEP教材的每一單元,內容設置都是根據(jù)生活情境而來,比如和同學一起去上學、去朋友家做客等。情境是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的靈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創(chuàng)設一些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更加貼近生活,更為直觀的教學方式中,體會文本語言,有利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一、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現(xiàn)狀
隨著教育改革地不斷深入,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逐漸不能適應教學實際的需要,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已經(jīng)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就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小學階段,學生還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注意力比較難集中,對動態(tài)的有趣味性的事物較為感興趣。因此,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顯得極為重要。
但是,依然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墨守成規(guī),注重傳統(tǒng)的機械式操練,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過分關注文本意義,不重視滲透語用功能與情感內涵,忽視了與學生的真實交流和對話,不懂得變革與創(chuàng)新。有的教師雖然創(chuàng)設了情境,但是由于情境脫離生活實際,無法融入課堂教學,學生很難融入其中,顯得很死板。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演欲望。
二、創(chuàng)設情境的策略及運用——以PEP課例為例
1.模擬真實情境。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辦法把真實情境帶入教學過程中,因此,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與生活實際相符合的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以便學生更容易掌握教材內容。例如在教授“Unit 5 Whose dog is it? Part B Lets try Lets talk”時,教師在教授“Production”部分時,先通過一個問題Can Sam play with Fido now?讓學生重溫剛剛學完的對話內容,沿著熟悉的語境,拓展到一個新的情境, Sam帶Fido去公園玩,Chen Jie 打來電話詢問Fido在哪里在做些什么,Sam告訴Chen Jie Fido在公園的情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中,教師巧妙地利用課文的情境,續(xù)編Chen Jie跟Sam在公園的對話,并提供給學生語言支架,創(chuàng)編并操練新的對話,有利于學生鞏固復習本堂課的重難點,正確使用核心語言,做到語用輸出,有度有序,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而達到真實的語言交際目的。
2.運用多媒體技術、圖片等創(chuàng)設情境。在課堂上模擬真實情境時,會因為各種原因受到各種方面的限制,引入多媒體技術,將音頻、視頻等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能有效幫助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符合生活的情境。例如,在上“Unit 5 Whose dog is it? Part B Lets try Lets talk”這課時,教師可以導真實的狗叫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Chen Jie給Fido拍照片,以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doing的語言點,給學生五官以極大地沖擊,把文本知識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有助于學生掌握和正確運用語言知識點,使學生樂學、愛學。
3.學習英語歌曲、chant等內容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小學生對動態(tài)事物呈現(xiàn)關注度較高。一般課前導入會用英文歌曲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結尾會教學生chant。這些動態(tài)的內容,包含了文本中很多重要的知識點,有利于調節(jié)課堂氣氛,將枯燥的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地教給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在設計“Unit 5 Whose dog is it? Part B Lets try Lets talk”這課時,教師用一首英文歌曲《Animals, animals are everywhere》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進入角色。緊接著教師拋出一個問題Do you love animals? 成功地將學生引入以動物為主題的情境中,并與課程結尾的設計前后呼應,升華到愛動物、保護動物的主題。
三、結語
英語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大大提高學生將課本知識內化為言語運用的能力 。但是部分教師在設置情境的過程中,會忽略以學生為主,依然是教師占主導地位,而沒有顧及班里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的成績差距反而拉大。一些教師對教材的解讀不夠深入,沒有挖掘到內容的深度。有的教師一言堂,就插入一個情境,其他部分依然按照傳統(tǒng)模式較為單一,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要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創(chuàng)設出以文本內容為依托,符合生活實際的情境。
由此看來,將情境運用到小學英語對話課教學中,不僅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能將理論結合實際,充分地把課本知識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在樂中學,從而促進教學的進程,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佳佳.依托真實交際的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探究—以PEP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9(12):158-160.
[2]陳瓊瑤.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育, 20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