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川
摘 要:科學是構成初中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其本質屬性是對自然界知識的探究,通過理論以及實驗的學習,引導學生去更好的認識和了解自然界,從而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新課改的頒布,對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如何開展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學是科學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所以教師在實際的科學教學中,應該充分的認識到互動教學的重要性,使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實現(xiàn)互動教學的落實,增加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促進科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1]。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實施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貫徹和深入推行,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逐漸的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互動教學就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互動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為出發(fā)點,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來快速的實現(xiàn)科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核心素養(yǎng),促進初中科學教學效率的提升。為此,教師在科學教學中,應該積極探索有效的策略實現(xiàn)課堂上的良性互動,從而不斷的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2]。
1、互動教學在初中科學課堂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應用和實現(xiàn)互動教學,是新課改下科學教學的一大重要任務和要求,互動教學的應用和落實,可以有效的推動初中科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不僅如此,還能有效的增加科學教學的趣味性,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有效的突顯科學教學的感染力,對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提升有重要幫助。傳統(tǒng)的科學教學下,課堂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單向的為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長時間的應用這種教學模式,只會嚴重損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強化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還能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額關系,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下,產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激情和動力,對學生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2、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
2.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的互動首先需要一個和諧輕松的良好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針對不同的問題與老師進行互動探究。而如果教學氛圍嚴肅,學生就會有所畏懼,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老師一直進行灌輸式的講授,沒有給與學生更多的時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也使得學生的主動性不能有效發(fā)揮。所以,初中科學課堂的互動教學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營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發(fā)散自己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和老師進行交流,對于老師的提問也可以進行互動,這樣才能更好地使課堂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2注意引導學生的思維
互動教學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他們的興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科學的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與同學和教師展開積極討論,保持學生對知識的熱情和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使學生在教學中體會到科學的樂趣。在互動課堂,教師不能盲目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要進行合理引導,并在教學中及時鍛煉學生的能力,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以《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情況》為例,先對學生提出問題:在生活中,我們將蔗糖放到水里,發(fā)現(xiàn)水變成了糖水,蔗糖融化在水中,這是為什么呢?生活中還有這樣的想象嗎?以此,將學生帶入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在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后,教師可以利用一個小實驗,先向學生提問:如果將深紫色的高錳酸鉀晶體放入水中,會有什么變化?接著,進行實驗,證實高錳酸鉀固體在水中不見了,得到了深紫色的液體,得出高錳酸鉀會溶解在水中。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像蔗糖實驗、高錳酸鉀等固體在水中可以溶解成為溶質,溶質可以是液體,可以是固體。那么,氣體可以成為溶質嗎?為學生列舉汽水中有二氧化碳、泉水中有礦物質的例子。并用果汁的例子,使學生掌握溶質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構成,學會分析溶液中的溶劑和溶質,并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溶質。在互動教學中,逐漸地引導學生向更深層次思考,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利用一些常見的例子,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
2.3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互動教學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這就需要老師不斷豐富教學方法,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靈活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課堂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是多媒體教學法,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將科學知識點直觀形象的呈現(xiàn)出來;或者是利用多媒體設置微課,在教學的開始進行導入,這樣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也可以是合作學習教學法,對于初中科學中的實驗教學,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相互之間進行互動交流,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要主動參與教學,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學習“常見的動物”時,在教學的開始,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羅列一下自己常見的動物有哪些,然后會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共同探究這些常見的動物有哪些特征,并依據(jù)特定的標準進行對比和分類。最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相關動物的視頻和圖片,給學生以視覺上的直觀感受,觀察這些常見動物的特征,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參與科學的學習興趣。
3、結語
總之,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的互動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在互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更高效的掌握教學內容,還能夠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其全面發(fā)展[3]。
參考文獻
[1]黃新新.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5):125-126.
[2]白福城.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630(04):192-193.
[3]梁秋飛.淺談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612(1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