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旺
摘 要:當前是網絡信息時代,網絡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因此,虛擬財產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但是虛擬財產的屬性在刑法上怎么定位,卻一直沒有統(tǒng)一的觀點,這對于定罪量刑的方面,在侵犯財產案上就具有一定的難度。虛擬財產雖然也屬于財產的范疇,但和具體的財產物質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所以在進行立法的時候,還需要對虛擬財產進行針對性的保護。
關鍵詞:虛擬財產;刑法保護;刑法屬性;保護路徑
隨著網絡時代的普及,虛擬財產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在法律方面,也需要加強保護。虛擬財產是沒有具體形式的,與網絡的關系比較密切,具體的例如微信賬號、Q幣、游戲裝備等,這些物質沒有固定的形式,但是也具有傳統(tǒng)財產的價值,因此,虛擬財產也需要進行立法保護。本文基于此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以期推進虛擬財產的保護工作,加強對網絡犯罪的監(jiān)懲力度。
一、虛擬財產的刑法屬性
(一)虛擬財產的財務屬性
所謂的“虛擬財產”,在法律上的定義比較復雜,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概念,因此,虛擬財產的財務屬性也有著很寬泛的定義。簡單來說,如果法律上規(guī)定虛擬財產屬于財務范疇,那么虛擬財產就能夠受到刑法的保護;而如果法律上規(guī)定虛擬財產不屬于財務范疇,那么虛擬財產就不屬于財物,刑法也就無法受到保護。虛擬財產能不能受到保護,直接受國家刑法的影響。在我國當前的情況下,虛擬財產的屬性定義,存在著很多的爭議,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從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首先,虛擬財產是不是客觀存在的?舉個例子,玩家要獲得運營商推出的游戲幣,就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錢;其次,虛擬財產是不是實用的?有人認為虛擬財產只能用來打游戲沒有實際意義,但是它能夠滿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這就是其實用性;還有虛擬財產的可控性,也就是虛擬財產要進行賬號登錄,是需要密碼的;最后一點虛擬財產的稀缺性,對于游戲來說,有很多裝備、服裝等,都是稀缺的,價格貴、數(shù)量少。也就是說,虛擬財產是具有財務的四種基本特征的,因此也逐漸的受到認可[1]。
(二)虛擬財產的數(shù)據(jù)屬性
虛擬財產是否具有數(shù)據(jù)性,是虛擬財產刑罰屬性爭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我國的法律中,有一條是“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罪”,這種罪名和電磁屬性、計算機以及虛擬財產都有關,那么虛擬財產要歸結為電磁數(shù)據(jù),還是歸結為財產,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
二、虛擬財產保護途徑
(一)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路徑
不論是對刑法的屬性分析,還是對虛擬的財產性質的分析,我們都能夠具有一定的了解,不管是從財務的方面進行分析,還是從電磁數(shù)據(jù)的方面來看,虛擬財產都是受刑法保護的,但在實際中,雖然虛擬財產屬于刑法的體系,但是卻沒有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的明確規(guī)定。也就是說,對于虛擬財產怎么進行保護,只能依據(jù)具體的解釋,不能直接的對虛擬財產進行立法。說的清楚一點,也就是說,虛擬財產的保護還沒有直接的納入刑法的范圍,只能通過對立法解釋的擴大和完善,在對刑法進行解釋的時候,需要按照原定的規(guī)則進行,通過刑法的體系來保護虛擬財產。例如在我國的刑法之中,對于公民的私人財產是有所規(guī)定的,除了點明了一些具體的內容,還有一項“其他財產”,在這部分內容里,就包括了虛擬財產等。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降低立法的時間和工序成本,其次是可以促進刑法的穩(wěn)定[2]。除此之外,虛擬財產和很多在立法解釋的過程中,能夠和很多具體的財產相互轉化,所以在立法上也是很合理合法的。雖然通過立法解釋能夠保護虛擬財產,但是立法基礎不足,因此很多內容都是空白的,所以刑法的立法解釋應對期是很短的。因此,對于虛擬財產的保護,還需要通過修訂立法、完善法規(guī),促進刑法體系的完備。在刑法的規(guī)定之中,根據(jù)盜竊數(shù)額的不同,對于盜竊者的量刑也會有所區(qū)分,而盜竊的內容,包括了具體的物質,也包括虛擬財產,而在法律上是缺乏一定的界限的,那么在量刑上也就很難區(qū)分。因此,要保護虛擬財產,還需要相關部門按照實際情況來制定虛擬財產的計算方式,來促進虛擬財產的計算流程、計算方式和量刑,并在之后的工作中進行有效的應用實踐。
(二)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路徑
從理論上來看,雖然在刑法體系中,虛擬財產有著刑法的屬性,但是在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也是需要受到民法保護的。但是就目前的實踐來說,民法中很少涉及到相關的內容,因此,在財產保護的體系中,還是要加強對于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力度和范圍,對于民法的立法進行修訂和完善,提高對于糾紛的處理,明確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虛擬財產的立法保護。在當前的運營實踐中,網絡的發(fā)展突飛猛進,但是成熟性、完善性和安全性等,還比較差,再加上劇烈的行業(yè)競爭,導致運營商的操作實踐存在披露,玩家很容易受到損失。隨著游戲行業(yè)的發(fā)展,已經占據(jù)了我國經濟構成的重要部分,在發(fā)生虛擬財產侵犯案件的時候,對于社會會產生較大的危害,并且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立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服務,因此要隨著社會的進步進行調整,這是當代的必然要求[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法律也一直處在變化中,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存在著有形和無形的變化,因此,財產的內容也在發(fā)生變動?,F(xiàn)在是網絡時代,很多人在網絡上都有著很多的虛擬財產,而對于虛擬財產的保護,以及對網絡盜竊等案件的處理,也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證立法的完善,維護法律的公正,通過法律加強對虛擬財產的保護,有效提高法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晶君,曾曉愉.虛擬財產法律保護模式之實證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40(3):74-76.
[2]陳興良.虛擬財產的刑法屬性及其保護路徑[J].中國法學,2017(2):74-74.
[3]白崇汌.虛擬財產交易的界定及法律保護[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4):62-65.
(作者單位:泊頭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