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文萍
【摘要】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使用生活用品展開教學,能在貼近生活化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更易于物理實驗教學的展開。使用生活用品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實驗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科素養(yǎng)。本文就生活用品在初中物理演示實驗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為物理實驗教學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生活用品?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125-02
利用生活用品切入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拓展了教學資源的同時,也能在貼近生活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科興趣和探索積極性,轉變教師和學生過分注重書本知識的教學現(xiàn)狀。利用生活用品進行實驗教學,增加學生的物理知識的信息容量,拓寬知識應用渠道,以生活中常見的用品和器具進行實驗探究活動,提高學生手腦并用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
一、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探究的重要性
在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很多物理教師都更注重于學生對公式的死記硬背和大量習題的練習,以便于學生在考試中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但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和“題海戰(zhàn)術”,已經(jīng)不適宜當下素質教育的目標,例如,在2018年的蘇州市物理中考試卷的最后一小題:(5)在移動光屏的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在光屏上光斑外側還有一個暗環(huán),他猜想可能是凸透鏡的邊框造成的.于是他拆除邊框直接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驗證,發(fā)現(xiàn)暗環(huán)仍然存在.你認為暗環(huán)是如何形成的?若光源S在左焦點上,光屏在右焦點處,如圖乙所示,請你算出此時暗環(huán)的面積等于多少?沒有良好的實驗素養(yǎng)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大部分學生對此類題型無從下手,現(xiàn)在的題型越來越貼近生活,越來越注重實驗的過程,又例如年蘇州市2020年初二物理陽光指標學業(yè)水平調研卷中第16題,在較深的方盤內(nèi)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塊平面鏡,使太陽光通過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鏡上,并且反射到白色墻壁上,會在墻壁上觀察到光的什么現(xiàn)象?此時的平面鏡和水相當于哪種光學儀器?學生疏于對生活現(xiàn)象的認真觀察,大很多同學錯誤的認為這是平面鏡成像。我們有些老師談到學生的這些錯誤,大多數(shù)會感慨如今的學生沒有一點生活經(jīng)驗,人體正常體溫不知道,洗澡水溫度不清楚,一個雞蛋50g講過多少遍了還是會忘記!殊不知與其讓學生去背生活常識,不如教會他們利用身邊的生活物品自己去體驗,兩杯不同溫度的水讓學生自己去試,物體的質量不清楚,經(jīng)常性的拿各種生活物品放在電子秤上稱一下,同時感受一下舉起不同質量的感覺有何不同,去試去稱去做都是在完成一個簡單的物理小實驗,把學物理轉變成做物理,從實踐出提煉出的知識學生應該是終生受用的。積極挖掘生活物品完成探究實驗是演示實驗的一個補充,不僅有效改善了學生平時生活經(jīng)驗不足帶來的問題,同時也提高了師生能動性、互動性,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材料生活化的優(yōu)勢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很多理論性的概念、公式都需要借助于實驗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展開演示實驗教學就必須借助于實驗器材,除了實驗室專用的實驗器材可以完成演示實驗外,引入一些生活用品完成一些簡單實驗,也可以加深學生印象,激發(fā)他們自己動手做實驗的興趣。例如廢舊的易拉罐完成大氣壓實驗,塑料瓶、泡沫板、垃圾袋演示物體的浮沉條件等等,這些可回收垃圾雖然實驗成本低,但實驗目的一樣能達到,同時拉近物理學科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在實驗中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將實驗回歸于生活。
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授課,物理演示實驗沒有辦法在學校完成,那么學生可以利用生活用品來完成實驗探究,也讓我們深深地體驗了一把家中實驗室的滋味,例如沒有天平可以用電子秤代替,沒有量筒可以用注射器量取,油鹽醬醋的密度如何比較,廚房是最好的實驗室,正是因為這些生活用品方便易取,才能使原來的演示實驗變成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的學生實驗,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實驗開發(fā),提升動手能力和思維拓展的能力,將物理實驗豐富化、多樣化。
三、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生活用品的應用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是外部作用和主觀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教師做好教學計劃,在課堂中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做好實驗教學的課前引導,讓學生自行準備好實驗需要的生活用品,讓學生在準備過程中體驗實驗的參與感和儀式感,最大限度的給學生實驗的自由性、親歷性、體驗性,讓學生能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增加自身與物理實驗的體驗和感悟,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架構。例如在《光現(xiàn)象》和《光的折射 透鏡》的教學章節(jié)中,學生需要了解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特性以及光的傳播速度,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現(xiàn)象,并能使用凸透鏡和凹鏡的折射掌握折射規(guī)律。這兩章節(jié)的實驗教學,主要會應用到玻璃制品,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準備近視眼鏡、老花鏡、紙張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教師可以多準備幾個激光筆,讓學生利用激光筆穿過紙張、鏡片的簡便實驗來了解光的傳播方式;利用老花眼鏡片和近視眼鏡片的疊加組合,可以建構簡單的望遠鏡模型;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或者教室中有陽光的地方,來了解透鏡的折射現(xiàn)象和折射規(guī)律,學習折射入射角、折射角的表達方式。這些實驗材料的大眾化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實驗當中,充分體驗實驗與物理學科的重要性及意義。
(二)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生活用品投入物理實驗教學中,增加了教師探究性教學的途徑,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在實驗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學生對生活用品的熟悉程度較高,但對于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和運作原理了解不夠,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特性,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能力作出教學引導,確保操作安全性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摸索,讓學生充分利用當下所學投入到實驗中,在實驗的過程中掌握物理原理,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實驗情境要充分結合知識點進行,確保學生的試驗范圍在可控范圍內(nèi),不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如《用天平側物體的質量》教學章節(jié)中,學生要學會使用天平及測量方式,掌握固體和液體測量的方法。教師可以準備正規(guī)實驗儀器,讓學生利用鉛筆、橡皮、線繩來參照教師的天平來做一個簡易天平,并進行質量的測量,比較橡皮和書本以及其他常見物體的質量,對物體質量有個初步的認識。在精密的物體質量測量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再利用事先準備好的天平進行測量實驗的教學,利用標尺分度值等精密一起進行實驗教學的補充,讓學生在有對比的教學情境下,認識物理學科的嚴謹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學生既有實驗體驗,也能拓寬認知面。
(三)豐富作業(yè)形式,增加教學趣味性
除了課堂教學,課后作業(yè)鞏固也是學生提升學科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將一些簡便,容易完成的實驗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步驟和實驗方式的講解,讓學生在課后以自己動手實驗并記錄實驗過程、所得、感悟、反思和評價,這樣既減輕了學生課后作業(yè)的負擔,也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能有效提升學生在生活中對物理學科的探索興趣。例如體驗大氣壓存在實驗中,鼓勵學生充分挖掘身邊的生活物品,完成各種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同時鼓勵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反思和評價,選用哪種瓶口托住乒乓球的實驗成功率最高?乒乓球是被水吸住還是被大氣壓???你又如何驗證?被加熱的易拉罐被扁的實驗如何提高成功率?例如《壓強和浮力》的單元教學中,學會需要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了解和掌握液體壓強以及浮力的相關知識點。在基礎知識了解和學習過后,教師可以針對“物體的沉浮”為學生布置課后實驗作業(yè),讓學生利用雞蛋、水杯、食鹽等常見生活用品進行實驗作業(yè)。讓學生將雞蛋放入水杯中,不斷在水杯中加鹽,看雞蛋是否在水杯中浮起,總結液體密度對物體沉浮的影響。利用加熱垃圾袋內(nèi)空氣,觀察垃圾袋上浮的現(xiàn)象。(當然有火源的實驗一定要強調安全性教育或是在家長的監(jiān)督完成)這樣的趣味性實驗操作簡單,學生也樂于動手實踐,豐富了學生作業(yè)形式的同時,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科興趣和探究積極性。
結束語
利用生活用品進行物理實驗教學,能為課堂增添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緊跟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利用生活用品引入物理實驗教學,增強學生的物理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崔淑萍.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04):33.
[2]趙國斌.淺談如何用生活用品開發(fā)初中物理實驗課程資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205.
[3]吳國成.生活用品在初中物理實驗開發(fā)中的對策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