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土池
【摘要】基于應試理念的影響,普遍高中院校會將教育工作的重心全部放在文化課方面,期望學生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因此,針對體育教育方面,一直都缺乏足夠的重視。長此以往,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每況愈下,同時也缺少應有的體育意識,如此自然對其個人發(fā)展沒有任何幫助。因此,高中體育教師理應轉變自身想法,除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技能傳遞之外,還要讀學生的體育意識進行培養(yǎng),讓其認識到體育鍛煉的意義所在。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高中體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存在的問題,并對于具體方法方面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高中體育? ?終身體育意識?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164-01
引言:對于高中體育教學而言,早期由于教師應用的方法存在缺陷,造成普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不強,未能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因此,教師便需要針對教學方法不斷優(yōu)化,促使學生們可以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之中,增強自身綜合水平。
一、高中體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體育意識的認知存在缺陷
從目前來看,普遍高中學生對于體育意識方面并沒有充分認知。很多學生的個人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覺得參與體育運動,主要目的便是保持身體健康,而對于真正的加害者并未做到有效理解,特別是掌握的相關知識,更是少之又少。當前我國提出了終身體育理念,許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任何觸及。正是這一情況,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帶來了諸多影響。
(二)學生未能形成良好習慣
由于普遍高中學生會將自身注意力全部放在高考方面,因此學業(yè)壓力非常大。每天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各科知識復習,根本沒有任何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即便部分學生明白體育運動的價值,也愿意進行嘗試,但基本上每周也只能抽出一到兩天時間,做一些簡單的運動。顯然,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心理,顯然對自身發(fā)展沒有任何益處,學生們自然也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影響了自身的發(fā)展。
二、培養(yǎng)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具體方法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
體育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通過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促使學生有效參與進來,激發(fā)潛在的興趣。一般來說,學??梢曰趯W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齡特點,對教學條件不斷優(yōu)化。諸如,可以準備設置一些健康教育課,引導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此外,除了運動意外,還可以設置一些體育活動,豐富其形式,促使學生們內(nèi)心的壓力能夠全部釋放出來,并且還能起到身體鍛煉的效果。而對于運動項目本身,學校同樣需要加強宣傳,諸如廣播或者宣傳欄,促使學生們能夠料及到最新的項目內(nèi)容。不僅如此,在課余時間,學校還可以邀請一些知名體育教育家或者從業(yè)者,在學校內(nèi)部開展講座,告知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體育意識的價值,進而促使學生們的思維模式得到轉變。
(二)提升教學活動的豐富度
一般來說,體育課的場地都以操場為主。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理應盡可能嘗試多種不同的方法,以此提升教學質量。尤其是內(nèi)容部分,盡量選一些學生們較為感興趣的項目,之后再將體育運動和健康教育滲透進來,促使學生們加深對于體育教學的認知程度。促使其在內(nèi)心層面有所認知,同時還能形成良好的個人意識。
例如,普遍學生喜歡球類運動。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在教室中為學生們播放一些知名NBA運動員的比賽視頻,諸如杜蘭特、庫里以及萊昂納德等,促使學生們能夠有效體會到籃球運動的魅力。之后再進行實踐教學的時候,通過引導學生模仿運動員的動作,逐步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了解籃球運動的規(guī)則。這樣一來,學生們潛在的學習興趣就能得到有效激發(fā)。即便沒有教師安排,在課余時間,學生們也會自主嘗試進行籃球運動鍛煉,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意識。
(三)引導學生樹立理念
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理應對學生進行協(xié)助,讓其形成良好的個人觀念。畢竟很多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知較為淺薄,并未明白終身理念的價值。所以教師需要在每堂教學活動之中,不斷滲透。同時結合教學內(nèi)容,應用最為合理的方式,完成授課,促使學生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意識。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
體育運動本身便是一種實踐類項目,因此,教師便可以嘗試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參與進來,一邊練習,一邊體會運動的樂趣所在。一般來說,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小型競賽,畢竟高中學生普遍有著較強的競爭心理,渴望在各個方面與他人競爭。而比賽的方式,能夠有效滿足其自身需求。
例如,在進行足球運動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嘗試將班級分成多個小組,每組設置5名學生,以此展開比賽。每組的水平較為平均,沒有明顯差異,為競爭提供良好條件。每場只要率先進入兩球便視為勝利,每當一組勝利之后,可以繼續(xù)比賽,直到失敗,則由下一組進行替換。最終,勝場次數(shù)最多的小組為最終的贏家。依靠這種方式,學生們自然愿意積極參與進來,為小組貢獻自己的力量,進而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普遍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重視度。即便部分學生有所關注,也僅僅只是抽出一點時間,隨便做一些簡單的運動。顯然,這種理念對學生的個人成長沒有任何益處。因此,高中體育教師理應在方法層面進行調(diào)整,促使學生們轉變想法,逐步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價值所在,明白其中的意義,進而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即便沒有教師引導,同樣能夠積極參與到各種項目之中,為其個人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連彈.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000(008):115-116.
[2]賀安民.論高中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17,003(019):105,107.
[3]李葉.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8,000(02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