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薇
摘 要:閱讀課和講讀課的板書設計可以說相似之處很多,都是根據課文內容、教學要求來考慮的。但由于兩類課文的主要任務有所區(qū)別,因此板書設計也有所不同。
關鍵詞:小學語文 板書設計 兩種課文 鍛煉提高
講讀課是要培養(yǎng)能力,訓練基本功,因此十分重視基本知識,重視規(guī)律及方法,讓學生學扎實一點;而閱讀課有兩重任務,一方面要把講讀課中學到的知識、技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因而板書設計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注意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提高。
一、三種類型課板書的設計
通過主、副板書,學生能明確課文“抓重點,抓順序、寫具體”,這對學生學了課文后自己習作是會有幫助的。下面想從具體課文來講一下板書的設計及其使用。由于小學語文課分為三個類型,因此筆者也就從三個類型來舉例。
1.講讀課
講讀課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主要課文,它擔負著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篇、聽、說、讀、寫”諸方面基本功訓練的任務。在語文課本中,每一單元都安排相當數(shù)量地講讀課文。講讀課文上的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到閱讀課文及習作例文課,因此,對講讀課文必須十分重視。語文課堂講授的類型有多種,我們的語文課文的板書設計及具體板書的時間亦應根據語文課堂講授類型而設計而逐步板書。
例如,課堂講授中關于啟發(fā)類“板書,思索的線索要提供給學生,門徑要給學生提出,而板書的其他內容則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逐步加以完善。再比如,課堂講授中關于點撥類板書,要給學生關鍵的東西,目的是順著教師的指點繼續(xù)思索、尋求,如果板書時給的內容模棱兩可,則學生無法在老師指點下學好課文。
還比如,課堂講授中關于對照“類板書,對示范性的問題要比較詳細地板書,要告訴學生一定方法及規(guī)律,然后學生根據老師的示范要求,自己學習課文,逐步補充板書,也就是平時所講的“扶”與“放”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課堂講授中的“引導、講述、講讀、評析、串講、解疑”等等,都可根據具體要求而進行不同的板書。
但是,這一板書設計就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來說,提供的材料就顯得比較單薄,根據這一板書復述課文有一定難度,下面這一板書就基本上能解決這一問題。學生根據上述板書對復述課文基本無多大困難,事實上,這一板書把課文主要內容基本上都包含在里面了。
2.閱讀課
閱讀課文的任務是讓學生把講讀課文中學到的知識技能得到鞏固和提高,并在實踐中運用,借以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是“讀讀、議議、講講、練練”,也就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懂課文,讀書時發(fā)現(xiàn)的疑問,產生的感想,通過議論進行交流,教師適當講解,點撥提高,并通過練習,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閱讀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教師在板書設計上就應充分重視,要為完成閱讀課的基本任務服務。所以閱讀課的板書設計與講讀課應有所區(qū)別,要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先讓學生閱讀全文,引起學生對事物之間聯(lián)系所產生的疑點。按系統(tǒng)論的觀點,采取吸收信息一一輸出信息一一信息反饋一一評價信息緊密聯(lián)系起來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探求知識的能力。
3.習作例文
習作例文的基本任務是讓學生“認寫”教會學生掌握寫作的一般方法及規(guī)律,從而引導學生從仿作到創(chuàng)作,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從已學的課文和課外書中獵取多種表達形式,從而提高寫作能力。根據習作例文的這些基本任務,它的板書設計顯然與講讀課文及閱讀課有所區(qū)別。它既要對課文進行分析,又要注意總結寫作方法及規(guī)律,讓學生有所借鑒,有所依托,進而達到創(chuàng)作的目的。
二、課文板書設計的注意點及要求
語文課的板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與教師的口頭講述相輔相成,它能強化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語文課的板書設計大致有以下幾個要求:
1.板書要“少而精”,要“月明星稀”,內容不要太多,要提綱挈領,重點突出,字簡意明。板書設計不能貪多,什么都要寫在黑板上,滿滿一黑板,這樣的話學生抓不住重點,對學習課文幫助不大。
2.千萬不要有頭無尾,前面教師一本正經地板書,到后面就不去管它了,空在哪里,這是不行的,至于板書中的有虛有實,
“渲染法”:就是放大字體或用彩色粉筆裝飾,以創(chuàng)設情境,催人深思,強化效果。這種板書特點突出,色彩鮮明,感染力強,能使學生牢記住。但要注意,彩色粉筆不能亂用、多用。使用彩色粉筆要注意:(1)忌顏色多而雜,黑板上五花八門,像個大花臉,學生看不出何處是重點;(2)忌彩色面廣,雖然只用一種彩色粉筆,但多處使用,滿天繁星,學生也無法從中抓住關鍵;(3)忌一種彩色到底。
“圖示法”:按教材要求和講授順序逐步完成。教師的畫圖(當然是簡筆畫)要逼真,要有藝術性,要邊講邊畫,在“動”中進行,這里要注意,必須畫得“象”,如果畫下來不像,學生會議論紛紛,對上課不利;另外學生的注意力易于集中在圖畫中,當然這是好的,但畢竟不是圖畫課要注意引導。
所以說,教師在備課時要選好板書的內容,規(guī)劃好板書的格式。板書中寫字時,尤要注意筆順、字形。教師板書時學生往往是看著你的,如果筆順出毛病,對學生今后寫字不利,字形安排難看,對學生也無好處。板書中,可將正楷與行書有機結合,巧妙搭配。比如課題,可用正楷寫,生字、詞也宜用正楷。高年級講課容量大,板書應以有規(guī)則的行書為主。以上字體,不必強求,但以工整為主。
板書設計應盡量用課文本身的語言,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和理解。教師設計的板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學生的回答與教師事先設計的板書內容相仿,但稍有不同,則應采用學生所提供的內容,不要為了一、兩個字的異同,千方百計引導學生納入自己板書的字、詞內容軌道,這無助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上提了板書設計要求,它是建筑在對教材真正掌握的基礎上的,因此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努力設計出確實有效的板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