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利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走入美術知識的殿堂,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帶領學生走進繪畫藝術中,在學習和實踐中構建科學、健康的美術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到各種美術活動中,以材料、工具制作美術作品,通過鑒賞、交流獲取審美體驗,感受美術教學的樂趣,從而提高美術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美術;小組合作;實踐探究
引言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組合作互動學習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提供空間和平臺,讓學生充分溝通、交流、合作和探究,從而幫助他們認識不足,明確進步的方向,提高綜合美術素養(yǎng)。本文綜合分析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小組合作互動這一教學方式的實踐應用路徑,以期提高小學美術的教學質量。
一、小組合作互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強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互動中集體意識是前提和基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美術活動,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合作能力,培養(yǎng)集體意識。小組合作互動是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參與進去,向小組學習目標共同發(fā)揮作用的。因此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應當先教會學生必備的合作技能、合作意識,讓小組互動氛圍更加親密、團結,讓成員之間能夠互相信任,進一步強化小組互動學習模式的積極影響,讓更多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同時,小組合作互動是一種規(guī)范性的團體活動,在參與小組合作之前,美術教師應當申明小組合作的相關規(guī)則、制度和方法。其一,強調小組合作中每個成員的價值和意義,讓學生具備基本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其二,強調小組合作中要分工明確,在小組學習目標中劃分子目標,以目標為導向,將每個成員的學習活動凝聚為一個整體。其三,在強調合作團結的基礎上,更要給成員獨立發(fā)揮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樹立自信,提高實踐能力
小組合作互動不僅能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美術知識,更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在互動交流、動手實踐中提高美術繪畫能力,提升自信心,收獲成就感。教師在小組合作中要做好定位,明確自身職責,加強引導,一步步幫助學生完成小組學習任務,讓每個成員都能通過小組合作得到進步和提升。而且教師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把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思想、價值觀塑造等。
(三)推動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在小組合作互動中,學生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同學,相比之下會更加敢說敢做,敢發(fā)表意見,這不僅可以給他們更加充分的發(fā)揮空間,還能推動學生之間的情誼,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共同進步,互相發(fā)現(xiàn)問題,取長補短。
而且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動中會通過和他人的溝通,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寬容、體諒、客觀評價他人的表現(xiàn)等。較為寬松、愉悅的小組互動氛圍也能推動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展現(xiàn)各自的特長、優(yōu)點,實現(xiàn)思維碰撞。
二、小學美術中小組合作互動開展的應用路徑
(一)科學構建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要求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互動交流、自主探究和實踐操作等學習流程,因此教師首先要考慮是小組的建設問題。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只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聽講,而小組合作則是要營造出自由、開放和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利用教室條件,打亂課堂座位順序。條件合適的學校也可以利用美術活動室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以民主的方式組建小組。教師也可以為分組制定規(guī)則,或者提出合適的建議。按照班級人數(shù),以4-6人為一小組,小組成員的美術成績要按照優(yōu)等、中等和差等打亂分配。活動室可以配備大型的操作臺讓學生集體學習,各組的整體水平也會更加平均,有利于學生之間關系融洽,彼此互助互惠。
(二)關注后進生,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互動要充分考慮不同層級學生的美術水平,更要強調給后進生更多的成長空間,對于部分美術基礎較差、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注重他們在小組合作中的進步和成長。由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要兼顧整體的班級學習進度,難以對少數(shù)后進生進行針對性照顧,因此在小組合作中,教師可以采用互助、互動的方式,對后進生進行適當?shù)呐囵B(yǎng)和轉化。其一,對后進生可以讓他們自由組隊,選擇自己喜歡的同學結成小組,或者擔任小組組長,而各小組的合作中也可以按照他們的能力分配一些較為基礎的任務和職責,讓他們能參與到整個小組活動中,并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鼓勵、表揚和肯定激發(fā)他們對美術學習的信心。其二,有意識地開展小組合作。在小組活動中,教師可以讓成員有意識地幫助后進生。小組成員在探討、交流或者共同完成小組任務時,可以讓美術基礎較強的學生帶動后進生,幫助他們掌握繪畫、雕刻的基本技能,而其他成員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幫助后進生提高技術,增強信心。
(三)開展多樣性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美術教學是基礎性教學,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尤其是進入中年級階段后,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美術基礎,可以自主完成手工操作和獨立繪畫等任務,因此可以采用滲透合作的方法,通過多樣性的小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在學習美術時的參與意識,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如可以組織開展手工課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讓學生通過雕塑、雕刻和剪裁等提高動手能力,并充分放飛想象。在多樣化的小組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好合作學習的策略,在分配任務時綜合考量小組成員的水平和特長,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當學生在小組互動中提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建議時,教師要對其進行鼓勵,引導小組將建議和想法實現(xiàn)出來。在小組合作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互相評價和組內評價,學生也可以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點評,分享學習心得、學習成果和創(chuàng)作靈感。
三、結語
總之,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模式是集體教育形式的一種補充方式,能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小組互動得到幫助和提升,而組內的合作和競爭也能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不僅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進步,更能拓展美術課堂教育渠道,豐富課堂教學方法,營造寬松、開放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王麗娟.小學美術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模式實踐應用[J].學周刊,2020(22):149-150.
[2]陳曉梅.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科技風,2020(07):64.
[3]姜麗敏.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0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