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
摘 要:教師在教學中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化學知識和基本的化學技能;化學教學中還要滲透人文教育和探索精神,學生逐漸養(yǎng)成基本的化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初中化學;變把戲;趣味性;主動性;生活實際;人文教育
不知道大家曾經(jīng)有沒有看過中央一套《知識改變命運》這個廣告,掃盲標兵馬景元用“變把戲”的教學方式,把很多的憨厚的老農(nóng)民吸引在他周圍,跟著他學習文化知識。美國的卡耐基在《成功之道全書》中這樣描述:如果你想釣魚,那你必須要清楚魚喜歡吃什么。掃盲標兵馬景元恰好就找到了最好的魚餌-——“變把戲”。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基礎的化學知識,掌握基本的化學技能,養(yǎng)成基本的化學素養(yǎng),必須要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初中學生在剛接觸化學時,大多數(shù)學生對化學實驗很有興趣,老師就要充分利用這種心理,讓大多數(shù)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首先是化學第一課,老師為學生表演化學魔術(shù);例如“白玫瑰變紅玫瑰”;把一張事先浸過酚酞且晾干的白紙,折成一朵紙玫瑰花,然后在紙花上噴灑氫氧化鈉溶液,白玫瑰就會變成紅玫瑰。同學們就會覺得很神奇?;蛘咭部梢员硌荨盁粻€的手帕”,把一張普通的手帕浸入特殊的酒精溶液(2體積酒精和1體積水)中,用鑷子夾出手帕,輕輕地把酒精擠掉,然后用坩堝鉗鉗住手帕的一角挑起點燃,邊燃燒邊抖動,燃燒一段時間后,火焰熄滅,向同學們展示:“手帕完好無損”。同學們瞬間就會被吸引,激發(fā)起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其次是平時教學時,老師可以把一些沒有危險的演示實驗與學生互動。例如鎂條的燃燒實驗就可以讓一個小組的同學來完成:一個同學講臺上展示鎂條的燃燒,另一個同學來描述鎂條燃燒的現(xiàn)象。還有就是在二氧化碳化學性質(zhì)教學時,讓兩個學生同時向兩杯石灰水中比賽吹氣、看哪位同學能最快使燒杯中的石灰水變渾濁。還有就是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分組實驗,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完成儀器的安裝,藥品的加入,氣體的收集和氣體的檢驗,讓大家觀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現(xiàn)象。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二、增強知識的趣味性。
初中化學有很多的化學概念、化學用語和化學性質(zhì)等都需要記憶,死記硬背很浪費時間,并且效果也不好。教師可以把一些知識點編成順口溜;例如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就可以編為:正一氫鋰鉀鈉銀,正二鈣鎂銅鋇鋅,氫(正)一 氧(負)二應記住,金(屬)正非(金屬)負單質(zhì)零,氯為負一最常見,鋁是正三鐵(正)二三,(正)二四六七錳才行,變價元素要認清,正負總價和為零。還有就是堿和鹽的溶解性規(guī)律可以編為口訣:鉀鈉銨鹽硝酸鹽(全溶),硫酸鹽不溶硫酸鋇,鹽酸鹽不溶氯化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堿只溶鉀鈉鋇鈣銨。這些順口溜將繁雜的化學知識變得喜聞樂見、朗朗上口,并且還通俗易懂;讓學生感覺化學知識還可以很有趣,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在歡聲笑語中學習化學知識。
三、與生活實際結(jié)合。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廚房炒菜起火時,家里通??梢杂缅伾w來蓋滅。而餐廳的大廚們往往把沒炒的蔬菜倒入鍋里,然后迅速的翻炒,這里就應用到了滅火的原理:隔絕空氣和降低可燃物的溫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小心會被小刀割傷,這個時候我們通常是在傷口上涂抹碘酒,這是因為細菌和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質(zhì),在傷口上涂抹碘酒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防止傷口感染。生活中的鋼條通常要刷紅色或白色的漆,是因為刷漆可以防止鋼鐵生銹。還有就是家里的開水壺,用了一段時間后,水壺內(nèi)部都有厚厚的一層白色物質(zhì),這個物質(zhì)就是水垢,這個時候我們所學到酸的化學性質(zhì)加以運用;告訴學生可以用家里的食醋或者白醋來清洗,清洗后開水壺變得光亮潔凈。還有就是墳場中的“鬼火”現(xiàn)象,是人死亡以后,人體中的磷逐漸轉(zhuǎn)變?yōu)殪⒒瘹錃怏w,在高溫的條件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自發(fā)燃燒產(chǎn)生的火焰,并不是所謂的“鬼火”。生活中很多的現(xiàn)象都可以用化學知識來解釋,并且化學還能解決人類的能源危機和環(huán)保問題等。
四、化學人文教育。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我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青銅器,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火藥和造紙的國家,在宋代我們的工人就熟練的使用濕法煉銅工藝來制造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1926年我國的化學家候德榜在氨堿法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更為先進的聯(lián)合制堿法,打破了其他國家對制堿行業(yè)的壟斷,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shù)的發(fā)展。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化學工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jié)晶牛胰島素。我國鋼鐵產(chǎn)量連續(xù)多年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總產(chǎn)量的30%以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石化集團,2018年世界企業(yè)500強中排名第二位。雖然我國的化學工藝已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有些核心的化學工藝、技術(shù)距離先進的發(fā)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新時代的中學生要有勇于拼搏、勇攀登科學的高峰的探索精神,擔負起新時代賦予我們青年的歷史重任。
教學是一門高超藝術(shù),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初中化學教師要想方設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過程中愉悅感和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就能取得教育教學的良好效果,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 山東教育出版社 九年級化學上下冊
[2] 2018年《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化學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