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程 楊帆 鄭家申
摘要:高校過硬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抓手。高校過硬黨支部建設需要重視領導班子融合、教育學習平臺融合、組織生活資源融合、支部成員價值理念融合,引導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新時代黨建工作融合發(fā)展,推動過硬黨支部建設融合,打造過硬領導團隊融合,創(chuàng)建全維度學習平臺融合,拓展服務實踐基地融合,整合外延與內嵌黨支部融合。以黨建工作為核心,聚焦高校中心工作,堅持高校立德樹人精神,持續(xù)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
關鍵詞:融合黨建;高校;過硬黨支部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高校黨支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教育、引領、服務學生和社會,發(fā)揮著戰(zhàn)斗堡壘的重要作用。高校過硬黨支部建設是增強黨建“硬核”能力,持續(xù)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新時代高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推進過硬黨支部建設,融合多方資源,激發(fā)基層活力,優(yōu)化師德師風建設,共享文明成功,培養(yǎng)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高素質人才。
一、高校過硬黨支部“融合”建設現(xiàn)狀
(一)黨支部建設過硬,欠缺頂層設計指導融合
高校重視過硬黨支部建設,將黨建工作融入到師德師風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工作、媒體宣傳工作、團建工作等各方面。通過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等方面建設,全面提高黨支部建設質量。各黨支部具體的指導方案相對較為獨立,支部與支部間的頂層設計融合度和優(yōu)化度較低。
(二)學習質量提升,欠缺過硬學風引導融合
高校黨支部全面提升學習質量,通過集體培訓學習、線上自學,實踐服務學習環(huán)節(jié)等,深入開展“三嚴三實”,持續(xù)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注重把學風指導落實貫穿于黨內學習生活的全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在主題教育學習中,深入學習時間較少,僅局限于專業(yè)學習研究,全維度融合學習內容不足。
(三)組織生活豐富,欠缺黨員參與度融合
高校黨支部通過開展主題鮮明、育人突出的“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和實踐活動等加強過硬黨支部建設。定期查擺問題,及時反思跟進,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實效整改。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高支部成員黨性素養(yǎng)。在民主生活質量提升和拓展方面有所欠缺,支部與支部融合度較低,基地建設融合不夠,支部成員參與積極性有待提高。
(四)服務管理細致,欠缺黨建和業(yè)務融合
高校過硬黨支部建設中展現(xiàn)出服務意識強、服務作風好、服務水平高。教師黨支部設立立德樹人先鋒崗,做好學生學習生活以及思政育人服務工作。學生黨支部設立志愿服務崗,走入社會基層,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高校黨支部做到了精細化服務管理,貼近師生,貼近實際,做到了師生滿意和認可。目前,高校黨支部仍存在“重業(yè)務輕黨建”情況,工作形式、學習生活各方面與黨建融合不充分。
二、高校過硬黨支部“融合”建設影響因素
(一)領導班子綜合能力
高校黨支部能否起到戰(zhàn)斗堡壘作用,領導班子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黨支部領導班子綜合能力過硬,將更有效的教育管理監(jiān)督支部成員和組織凝聚服務師生,帶領師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引領工作。此外,打造過硬“融合”黨支部建設需要過硬的黨支部書記,落實好“一崗雙責”、“雙帶頭人”的黨建職責。
(二)教育學習綜合平臺
堅持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結合,線上和線下學習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結合;堅持“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打造和提升過硬黨支建設活力。網(wǎng)絡學習平臺、思想育人平臺、學習場地等多方融合,并通過“學強國”“燈塔在線”“中國共產(chǎn)黨王”等,全體師生全面學習,深入思考,多效探討,提高師生黨性修養(yǎng)。
(三)組織生活資源拓展
過硬黨支部需要有“融合”的組織生活。通過“三會一課”,重視學習,突出黨性鍛煉;堅持“兩學一做”常態(tài)化,引領黨員思想建設;持續(x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chuàng)新組織實踐方式。將高校資源與外部資源融合起來,拓展師生參與度高、滿意度好的實踐和志愿服務,貼近實際,解決實效,提高師生黨性修養(yǎng),全面提升過硬黨支部建設水平。
(四)支部成員價值理念
過硬黨支部要大抓支部,嚴抓支部,每一位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將偉大“中國夢”的實現(xiàn)融入到學習生活中。高校黨支部成員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理念。通過“學習——體驗——再學習——實踐——再學習”和“批評——反思——整改——再反思——再整改”,抓好學習,抓好落實,推動支部成員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
三、高校過硬黨支部“融合”建設“新”模式
(一)推動過硬黨支部建設融合,提升高校組織活力
高校過硬黨支部需要融合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等各方面過硬黨支部建設,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構建多型支部建設融合,創(chuàng)建過硬黨支融合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廉潔型、服務型等黨支部,強化組織建設。構建多維融合多方融合,將“高校黨支部+高校黨支部”“企業(yè)黨支部+高校黨支部”“教師黨支+學生黨支部”并在特殊時期組建臨時黨支部等融合模式,融合黨建+教學工作、黨建+學生工作、黨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工作、黨建+宣傳工作、黨建+文化建設等,將資源進行有效結合,共享資源成果,提高過硬黨支部效率,提升黨支部組織活動。
(二)打造過硬領導團隊融合,提升黨建工作執(zhí)行力
黨支部領導團隊建設是扎實提升黨建工作執(zhí)行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構建政治思想、工作能力、服務能力、素質素養(yǎng)都過硬的師生黨建工作隊伍。綜合能力過硬的黨支部書記是黨支部領導核心,帶領黨支部委員教育、管理、監(jiān)督黨員和組宣、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組織黨員貫徹落實“三會一課”,制定實施組織生活會和主題教育活動,制定詳細規(guī)章制度和運行機制,充分發(fā)揮高校優(yōu)勢和特點,將“產(chǎn)、學、研”融合,以強勁的執(zhí)行力,抓好黨支部服務過硬、作風過硬,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持續(xù)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
(三)創(chuàng)建全維度學習平臺融合,提升“硬核”支部引領力
高校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將學習平臺育人、媒體宣傳平臺育人、互動交流平臺育人、實踐活動平臺育人的融合,構筑復合型的學習育人平臺。搭建高校內部支部學習融合、高校支部與高校支部學習融合,高校支部與企事業(yè)單位學習融合,形成全維度學習融合平臺。建立平臺工作機制,明確平臺工作核心,提升平臺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增強高校黨支部的歸屬感與責任感,更有助于黨員自身綜合能力全方面發(fā)展。充分利用載體平臺,豐富創(chuàng)新各項工作內容,促進黨建與業(yè)務相融合,促進業(yè)務過硬、制度過硬的黨支部,確保黨支部在各面的政治思想引領作用。
(四)拓展服務實踐基地融合,提升組織生活凝聚力
拓展黨建服務實踐基地,發(fā)揮高校黨組織與外部資源共建實踐基地融合的協(xié)同優(yōu)勢,進一步提升組織生活凝聚力。通過“學習——體驗——實踐——再學習”,積極走進社會走進生活,積極參與民主生活會和志愿服務活動,從而夯實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堡壘作用。完善品牌志愿服務活動,發(fā)揮長效機制,把握各個基地的發(fā)展特色、創(chuàng)新形式,做到“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開展精準志愿實踐項目,以點帶面,解決實際困難,擔負好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促進組織過硬、功能過硬黨支部,增強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
(五)整合外延與內嵌黨支部融合,提升黨建文化創(chuàng)新力
基于新時期高校黨支部建設的特點,既要深度整合高校黨支部內部建設體系,又要不斷豐富黨建工作外延,使二者深度融合、共享促進,增強黨支部濃厚文化的創(chuàng)新力與吸引活力。在推動高校黨支部外延建設與內嵌建設一體化融合過程中,要緊貼德育文化、科技文化、校園文化的建設發(fā)展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實現(xiàn)不同維度共同發(fā)力,保持各項工作整合的體系性,在融合建設中準確把握創(chuàng)新突破口,精準發(fā)力,促進創(chuàng)新過硬、文化過硬的黨支部,全面提升過硬黨支部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
[2]姜芳,劉志勇,謝勝利.高校過硬黨支部建設的探索和實[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8.12.
作者簡介:
陳鵬程(1986—),男,漢族,山東煙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