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瑾
摘 要:只有提升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才能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英語故事教學對提升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采用故事教學法提升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策略有:借助故事導學,創(chuàng)設語用情境;引導故事細讀,找準語用落點;組織故事表演,激活語用意識;把握故事結(jié)構(gòu),引導語用表達;組織故事復述,提升語用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英語故事;語用能力;導學;細讀;表演;復述
中圖分類號:G421;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6-0064-02
為了實現(xiàn)學生真正理解英語并能正確使用英語這一目標,教師應立足于基本詞匯、句式及語法等內(nèi)容,促使學生用英語展開熟練交流。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特別關注語用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而借助英語故事開展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提升。
一、借助故事導學,創(chuàng)設語用情境
對于學生學習語言而言,其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至關重要,這意味著英語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或模擬相應的語境。英語故事具有鮮明的情節(jié)特征,而且與語境同時發(fā)生,因此教師可將其視作創(chuàng)設語境的有效工具。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英語故事的突出特征,展開導學激思,也可以在教學初始環(huán)節(jié)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故事短片,或講解故事中的情節(jié),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所涉及的語言知識融入故事情境,使學生可以通過聽故事、看故事、讀故事及演故事自主生發(fā)學習欲望。例如,教學“I like dogs”時,教師可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穿插繪本小故事“Mary had a little lamb”,這一故事簡短有趣,講述的是一只小羊羔追隨主人Mary去上學時所發(fā)生的趣事。該故事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音樂“Mary had a little lamb”渲染歡樂的課堂氛圍。在音樂及故事情境的引領下,教師與學生共同跟唱、共同演繹故事。在此教學案例中,教師基于單元主題順勢引入教學話題,彰顯故事情境,可以使學生自主生發(fā)參與英語學習的欲望,在課堂上始終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和情感。
二、引導故事細讀,找準語用落點
教師要采取多元的方式帶領學生緊抓重點信息,了解故事梗概,然后置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中,展開全方位的深入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極為關鍵,既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又能引導學生主動跟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隱含的知識點。例如,教學“My day”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抓住故事情節(jié)的關鍵時間點,然后基于時間順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之后,帶領學生仔細品讀故事,緊抓其細節(jié),了解相關知識的用法。此外,還可以帶領學生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嘗試理解相關短語的含義,如:1)in the morning/afternoon /evening;2)go to bed,go to school,go home。為幫助學生高效掌握這部分短語的用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特殊的填空題:Mike often gets up at seven in the morning. He goes to school at 7: 40。He has lessons in the morning and afternoon。以精讀的方式完成故事閱讀,能讓學生既熟悉知識點的含義,又了解其正確用法?;诠适虑榫车姆绞揭龑W生學習、理解和運用詞匯,能夠充分展現(xiàn)故事所獨有的趣味性及情節(jié)性,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新知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將新知學習當作樂事,充滿學習動力,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三、組織故事表演,激活語用意識
教師可以基于故事組織學生展開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融入相應的故事情境,走進故事角色,產(chǎn)生心靈及情感層面的共鳴。在這一背景下,英語故事已經(jīng)不僅僅是組織英語教學的最佳素材,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教學“Seasons”時,教師可以引入英語繪本故事“Autumn is coming”,故事的主要角色是小花貓和小松鼠,主人公為了能夠在秋天收獲滿樹的“魚”,從夏天就開始“種小魚”,故事充滿童趣,令人忍俊不禁。對于這個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指導學生注意語氣的表達及情感的表現(xiàn),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及對話實踐感受文本語言所傳遞的情感。這個故事語言簡單,有些語句重復出現(xiàn),但是因為角色不同,語言出現(xiàn)的語境不同,所以表達出的情感也不同。如“We will have a lot of fish in autumn.”這句話在夏季和秋季分別出現(xiàn),語氣應有所不同。在表演前,學生們展開討論,反復揣摩語言,然后通過個性化演繹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主人公的性格特點,賦予故事新的活力。
四、把握故事結(jié)構(gòu),引導語用表達
立足整體理解故事內(nèi)容,可以幫助學生完成故事結(jié)構(gòu)的梳理。同時,學生通過了解細節(jié),并聲情并茂地再現(xiàn)文本,可以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增進理解,還能基于文本情節(jié)回憶所出現(xiàn)的短語及表達。例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這篇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簡單,但涉及一部分教學重點和難點,如動詞的過去式等。很多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時有口難開,要么不會讀,要么不會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以動畫的方式呈現(xiàn)完整的語境,使一部分不能完成自主閱讀的學生基于直觀視聽來感知文本大致內(nèi)容。教師可以立足于宏觀視角設計如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對于此問題,不必強求學生一定使用英語回答。當學生對故事形成整體感知之后,教師可以設計提問,讓學生深入發(fā)掘故事情節(jié)或細節(jié)。比如,針對獅子和老鼠,教師可以設計提問“What's the lion/mouse like?”,了解學生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只有立足整體,才能使學生深入理解局部細節(jié)。如果學生的理解并非立足于對文本的整體把握這一基礎,僅僅依靠閱讀完成判斷,則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學習行為。對于學生而言,其表達能力有限,但是針對故事情節(jié)理解大都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過于著急,不能只為了某個知識點而放棄學生對故事的整體感知,否則不利于英語語言的學習及運用。
五、組織故事復述,提升語用能力
基于故事情節(jié)掌握相關詞匯,既有助于提高學習效能,又有助于深化認知。當詞匯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學生就應當回歸文本,立足于所掌握的詞匯及語法完成對故事的復述,這既有助于回顧之前所學知識,又有助于發(fā)展語用能力。例如,教學“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故事大意,掌握相關知識點,然后讓學生對故事進行復述。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采取多元舉措,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或者鏈接學生生活,促使學生之間展開自由充分的交流,談一談自己的住所及出行時所使用的交通工具。這既能幫助學生熟悉相關詞匯的用法,又能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升。學生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還可以實現(xiàn)進一步升華,也就是對故事的演繹。用角色演繹的方式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通過人物角色更好地體會故事情節(jié),了解人物特點,發(fā)展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顧柳花.小學英語教學語用能力養(yǎng)成實踐策略[J].教書育人,2019(04).
[2]楊蓓麗.依托英語繪本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3]項玉潔.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