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丹
摘要:數學似乎成了很多學生的噩夢,其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尤其對于剛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在小學階段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數學學習習慣,導致其剛剛步入初一階段,就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倦的情緒。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也始終無法提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成了后進生。一方面,由于缺乏對數學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自身自暴自棄,直接讓他們的數學成績持續(xù)降低。而如何使后進生的數學成績提高,成了現(xiàn)階段數學教師面臨的共同問題,本文將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后進生;轉化路徑
一、初中數學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1.概念模糊。部分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原理、概念等認識不清,究其原因,他們在課堂上經常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情況,再加上課后沒有及時預習,對數學知識的概念、原理掌握也就不扎實。
2.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標理念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也是如此,學生不能過于依賴教師,要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對知識的掌握才更全面、更深刻。但不乏部分學生,由于對數學知識不感興趣,很難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更無從談起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3.作業(yè)抄襲現(xiàn)象嚴重。后進生在課上沒有集中精力聽課,課下對作業(yè)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很難獨立完成數學作業(yè)。長此以往,便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作業(yè)抄襲現(xiàn)象。這也是他們數學成績很難得到提高的關鍵因素。
4.缺乏競爭意識。其實,不管是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還是未能及時完成課后作業(yè),這些都是后進生缺乏競爭意識的表現(xiàn)。為了應付考試,他們對數學學習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即使得到了正確答案,往往也屬于“瞎貓碰上死耗子”,并不是對知識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時間一長,學生競爭意識不斷下降,沒有學習的動力,必然導致數學成績的下滑。
二、新時期初中數學后進生的轉化路徑
1.以興趣激發(fā)為目的,調動學習積極性
在對初中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要以興趣激發(fā)為目的。只有從根本上激發(fā)起后進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他們才會自主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對此,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固化和單一的數學教學模式,以更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立足教學內容,以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注意力。尤其在對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定理的教學中,教師要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更直觀、更具體的教學內容,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學生理解,促進后進生對知識的掌握。
以“軸對稱”的教學為例,有些后進生缺乏圖形概念和空間概念。而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可以借助網絡搜集一些生活中應用到的軸對稱的實際案例,在課上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給他們,直接將對這部分知識的應用展現(xiàn)給學生,他們對軸對稱的特征和轉化也就更容易理解。教師也可以順勢鼓勵他們談一談自己在實際生活中見到的軸對稱圖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促使后進生的轉化。
2.以鼓勵為主要方式,加快轉化速度
鼓勵性教育,即教師通過自身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良好的專業(yè)素質、過硬的教學技巧、耐心的指導以及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輕松、自由的數學課堂氛圍,目的在于建立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更自信、自強地完成學習任務。而數學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促使后進生提升數學成績最關鍵的因素,這就有賴于教師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尤其要看到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以更積極、更具鼓動性的數學教學方式,幫助后進生端正數學學習態(tài)度,明確數學學習的目標。這與“分層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即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在針對后等生的教學中,教師要制定符合其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數學學習任務。以“正比例函數”的教學為例,后進生只需在認識正比例函數函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其概念、解析式特點及正確的表示方式。而當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取得進步時,哪怕只是一點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不遺余力地表揚他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如果后進生達到了中等生水平,要提升其學習等次,并對其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逐步提升后進生的轉化速度。
3.從非智力因素角度考慮,提升轉化針對性
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關系。其中非智力因素包含興趣、自制力、信心等。而后進生自信心的缺乏,是數學成績難以提升的最關鍵的因素。因此,教師可以從此處切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從后進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對此,教師要多與后進生交流,積極融入他們。在交流與溝通中,了解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并對其性格和興趣愛好等進行全面地了解,以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促進其轉化。
例如,有的學生反映“上課聽不進去”“對知識不理解,到真正做題的時候,也不知道從哪里入手”等,在真正了解了他們的問題后,教師的教學才有更清晰的思路,教學的針對性和指向性才更強。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重點關注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在課下,耐心指導。在動態(tài)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著重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總之,初中數學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建立起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立足其認知規(guī)律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加快后進生的轉化進程,以此提升整體的數學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周錦雄.初中數學中對后進生培養(yǎng)的有效措施[J].學周刊,2019(28):91.
[2]汪青.初中數學后進生轉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113-114.